法国的“后现代主义”与“新浪潮”

法国“后现代主义”的形成

戴高乐虽然崇尚“权威”,但他并没有将“权威”思想搬进文化管理领域,在这一时期,法国的思想文化继续沿着独特的轨迹放纵无碍地向前发展,而且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示并证明了法兰西的“伟大”。

戴高乐

不过,这种“伟大”与戴高乐所追求的“伟大”有着根本的不同,它的任务不是去颂扬法国送上去多少颗人造卫星、爆炸了多少颗原子弹、建起了多少座摩天大楼,恰恰相反,它是要把对现代文明的失望和批判推向极致。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法国文化就是通过充分贬抑戴高乐所追求的那种物质上的“伟大”而成就了其自身的“伟大”。这就是法国的“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建筑

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后现代主义在总体上不再具有当年现代主义所表现出的那种激烈的战斗色彩,而是在相当程度上以灰色幽默和玩世不恭的面目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一现象看似怪诞,其实不难理解。

现代主义文化在19世纪晚期开始出现的时候,以进步和理性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念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因此,现代主义必然具有“进攻型文化”之特征。到了20世纪中叶,现代主义已经取得绝对胜利。

现代主义文化

因此,在新时代里,那些沿着现代主义路线(逐渐被称为“后现代”路线)继续前进的新的思想家们已经没有必要摆出战斗者的姿势,后现代主义与传统价值观念之间已经形成了“猫戏老鼠”的局面。在这场游戏中,法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取得了三大标志性成果,即哲学上的结构主义、文学上的“新小说和电影上的“新浪潮”。

结构主义的出现带来的影响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e )虽然有“主义”之称,但它最初只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而出现的,其源头是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费迪南·索绪尔(Ferdinand Saussure ,1857—1913)所创立的结构语言学。

费迪南·索绪尔

索绪尔认为,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自身的内部结构,语言有自己的规律,不受外部条件的影响。首先将索绪尔的结构理论运用到其他研究领城的是法国文化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 ,1908—2009),他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即已开始发表相关论著,但其研究成果真正引起学术界关注是在他1958年出版《结构人类学》(Anthropologie structurale )之后。

在此基础上,他于1962年又发表了另一部结构人类学的经典著作《野蛮人的思想》(La Pensee sauvage )。1964年,他的4卷本《神话学》(Mythologiques ,1964—1971)也开始陆续出版。

列维-斯特劳斯作品《神话学》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理论有一个直接的批判目标,这就是由萨特发扬光大并在战而言,存在主义的哲学根基就是强调人的理性思维、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在此基础上,探讨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历史性以及人的自由等。

在存在主义看来,对于从意识中产生的问题,对其所作的解释也只能从意识中产生。结构主义则认为,存在主义存在巨大偏颇,它没有意识到,“非理性和无意识”也是人类心灵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列维—斯特劳斯看来,不同群体的人类在文化表象上看起来似有不同,但是,创造文化表象的人类心灵世界却是一致的,其基础就是人类以二元对立为创造模式的非理性、无意识。因此,野蛮人之间以及野蛮人与文明人之间在心理和文化上具有同构性,而且这种“同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体系。

列维—斯特劳斯

对于西方哲学来说,结构主义具有颠覆性意义,正是由于它的出现,西方哲学在认识论上开始转向,占据传统高地的“理性一意识范式”第一次于“非性一无意识范式”。

在列维-斯特劳斯的影响下,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众多学科领域先后掀起了“结构狂潮,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acques Lacan,1901—1981)要运用结构主义去寻找“人类无意识”的共同模式,文学批评家巴尔特(Barthes ,1915—1980)要运用结构主义去创建文学评论的基本模式,以读马克思著作而闻名的阿尔都塞(Althusser ,1918—1990)要运用结构主义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

阿尔都塞

结构主义漫天飞舞起来以后,其基本理论也就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世界观。不难看出,这种世界观是与传统的理性价值观完全不同的,它是一种决定论。结构是一个封闭的圈,不论时间之河如何向前流淌,人类也永远无法跳出这个结构之笼,因此,人类不断进步之类的观点纯属幻想。

尽管法国人对理性和进步已毫无把握,但他们还是感觉到结构主义是一种文化上的恐怖主义,因此,结构主义流行之日也就是它遭到批判之时。虽然列维-斯特劳斯等人仍在著书立说来维护自己的观点,但其市场渐失已是不可扭转的事实。

列维-斯特劳斯

20世纪70年代以后,列维一斯特劳斯甚至开始讨厌别人在他面前提到结构主义这个话题,相反,谈论二战期间他在美国做播音员之类的往事时,他却显得兴致勃勃。

当然,一些新生代的学者如社会历史学家福柯(Foucault ,1926—1984)和以文辞晦涩而闻名的哲学家德里达(Derrida ,1930—2004)等人试图对结构主义进行改良,创立所谓的“后结构主义”,但其影响终属有限。

后现代主义文化典例——“新小说”

与结构主义相似,“新小说”(Nouveau roman )也是将传统价值观念抛到九霄云外去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典例。与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不同,“新小说”作家们并不试图去反映什么现实;与20世纪早期现代主义作家也不一样,“新小说”作家们对挖掘人物之类的老技法是嗤之以鼻的。从总体上看,他们力图展示的是世界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知性。

“新小说”作家

他们的作品并没有告诉读者究竟发生了什么,而是要让读者一直去揣摩是否发生了什么。同样,这类作品并没有着意地去刻画人物,而是要让读者在“这个人物是否存在”这样一种迷茫中永远徘徊下去。

进行“新小说”创作试验的先锋人物是法国犹太女作家娜塔莉·萨洛特(Nathalie Sarraute ,1900—1999),1947年,她便发表了以欲念取代人物的小说《陌生人的肖像》(Portrait d'un inconnu ),萨特为此书作序,称之为“反小说”(anti-novel ,这一术语比后来出现的“新小说”之称似乎更准确)。

娜塔莉·萨洛特

在其随后创作的新小说中,如《马尔特罗》(Martereau ,1953年)、《天象仪》(Le Planetarium ,1959年)以及《黄金果》(Les Fruits d'or ,1963年)等,萨洛特更是将事件和人物置于可有可无之境。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一批热衷于文学试验的作家汇聚到了萨洛特的“新小说”旗帜之下,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米歇尔·布托尔(MichelButor ,1926年生),其主要作品是《米兰之行》(Passage de Milan ,1954年)、《时间的运用》(L'emploi du temps ,1956年)和《改变》(La modification ,1957年)等;

米歇尔·布托尔

罗伯—格里耶(Robbe -Grillet ,1922—2008),其最为杰出的作品是《嫉妒》(La Jalou -sie,1957年);克洛德·西蒙(Claude Simon ,1913—2005),其代表作有《佛兰德尔公路》(La route des Flandres ,1960年)、《宫殿》(Le Palace ,1962年)和《历史》(Histoire ,1967年)等,尽管西蒙于198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评论界对其作品的评价却并不是很高。

克洛德·西蒙

1999年,“新小说”旗手萨洛特以99岁高龄去世,于是评论界有人哀叹“新小说”正式“死亡”。实际上,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小说”就已经新不下去了,许多“新小说”派作家已经更换门庭而开始写起传统作品来了。

后现代主义文化——“新浪潮”电影

与“新小说”一道,“新浪潮”电影也让人切身感受到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殊冲力。“新浪潮”(nouvelle vague )本是女作家(后来从政当了妇女部长)弗朗索瓦丝·吉鲁(Francoise Giroud ,1917—2003)于1958年写的有关青年人的一本书的名称,不久,这一名称便被借用过来,用指那些以“名导演理论”为基础的新潮电影。

弗朗索瓦丝·吉鲁

“名导演理论”的首倡者是年轻影评家、后来成为“名导演”的特吕弗(Truffaut ,1932—1984,死于脑癌)。1954年,22岁的特吕弗在《电影手册》(Cahiers au cinema )杂志上发表文章,认为导演应该成为电影的真正作者。他指出,在好莱坞,制作棚、工作室和电影厂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也就只能拍出老一套的程式化的电影。

导演特吕弗

他认为,应当更自由地选择拍摄场地,应当让演员有更大的空间在导演的意图之内发挥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他希望,电影应当表现出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不应像好莱坞电影那样把一切问题都解决得干净利落、井井有条。新浪潮电影遵循了特吕弗的这些法则,因而也就以其高度视觉化的特殊风格参与了对现代文明的批判。

新浪潮电影的第一位名导演是瓦尔达(Varda ,1928年生),她是“新浪潮”导演团体中的唯一一位女性,其第一部作品是《近点》(La Pointe Courte ,1954年),随后她又陆续完成了6部新潮影片。

瓦尔达

她的这些作品每一部都不卖座,但每一部都因其艺术性而受到评论界的称颂。在瓦尔达的影响之下,一批男导演也开始了自己的艺术试验,其中取得突出成就的主要有:雷乃(Resnais ,1922年生),其最为有名的作品是《广岛之恋》(Hiroshima mon amour ,1959年)和《去年在马里安巴》(L'Annee derniere a Marienbad ,1961年);特吕弗,其名作有《四百下》(Les Quatre Cents Coups ,又译《四百击》,1959年)、《向钢琴家开枪》(Tirez sur lepianiste ,1960年)以及《茹尔与吉姆》(Jules et Jim ,1962年)等。

导演 雷乃

具有更为特殊影响力的新浪潮电影导演当数戈达尔(Godard ,1930年生),1960年,他以一部《精疲力竭》(A bout de souffle )而声誉鹊起;1967年,他又以血腥的《周末》(WeekEnd )而更红更紫。

在此间的8年中,戈达尔总共执导了24部影片,平均每年3部,而且他还在13部影片中担任了多种角色。戈达尔的影片虽然具有高度的艺术实验性,但却极具匠心,能够得到大多数观众的接受,从而也就成为“名导演理论”获得成功的一个标志。

导演 戈达尔

更为不寻常的是,戈达尔一直自认为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他认为社会变革具有其必然性。1968年5月,当法国社会已经乱作一团之时,戛纳电影节还是如期开幕,在戈达尔和特吕弗等人的强烈抗议下,5月15日,电影节草草闭幕。戈达尔等人这样说道:“当我们的同志在巴黎的街垒前倒下时,我们不能再继续过节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后现代主义   法国   斯特劳斯   戴高乐   结构主义   现代主义   导演   世纪   文化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