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取得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系统部署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乡村振兴样板区、加快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重要任务。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立足宁夏“三农”实际,做示范、勇争先,着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努力交出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的优异答卷。

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关键在党。推动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取得新突破,涉及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面临的矛盾更加复杂,必须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一是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要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干部选拔到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长岗位上来,淬炼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二是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县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总指挥”,整合各类资源要素,组织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乡镇要把乡村振兴作为重点工作,抓好乡村振兴项目、资金落地落实;村级党支部书记要抓好村级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组织动员农民群众共同参与乡村振兴。三是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地位。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发挥农村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把产业能手、农村致富带头人吸引到党组织来,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在“农业强”上争做样板,走好农业产业振兴之路。一是强龙头。要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六特”产业发展的着力点,聚焦优势,整合资源,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对认定为国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给予一定奖励,推动形成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龙头企业梯队。二是补链条。面对宁夏农产品加工业现状,立足县域农产品加工产能,延伸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增值增效链条,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三是树品牌。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提高“六特”产业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农村美”上争做样板,走好美丽乡村建设之路。一是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实施农村地区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提升4G网络覆盖水平和接入能力,推动光纤网络向自然村延伸。二是提升推进镇级学校标准化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三是着力建设“医养结合”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互助性养老服务机构,配备住宿、餐饮、体育锻炼等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功能和服务水平。四是全面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以提高镇、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自身能力和居民就医保健需求为目标,加大投入,完善设施,优化农村医疗资源配置,切实满足广大农村群众的就医需求。五是持续提升村容村貌整治水平。突出规划先行,优化村庄布局,科学划定整治范围,统筹考虑主导产业、人居环境、生态保护等要素,重点整治城郊融合、特色保护类村庄,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在“农民富”上争做样板,走好全区农民致富之路。一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严格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优化识别政策,以集中排查和重点走访相结合,加强跟踪管理,真正做到监测对象“及时纳入帮扶、进出动态管理”。二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推进用水权、土地权、山林权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真正让农民享受到更多的改革红利。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农民分享更多财产性收益。三要重点实施农民收入提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全面落实自治区《全区居民收入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7年)》,力争公益性岗位有较大幅度增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培育一批休闲观光农业、农业公园、酒庄旅游、民俗文化体验等新业态,打造集种植、加工、文化、生态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切实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宁夏社会科学院理论研究中心 执笔:李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样板   乡村   自治区   宁夏   加工业   龙头企业   过硬   乡镇   切实   要素   收入   重点   农村   农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