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斤土豆250斤豆腐,摆摊日赚9000,孔乙己成笑话,焦虑怎么破?

曾经,学历是金钱、名誉、地位的象征,《范进中举》中,范进因为考上了举人高兴的得了疯病,曾经被人人唾弃的范进一下子成为当地官府都巴结的人。

因为学历,范进实现了阶级跨越,走上了人生巅峰。

而在近代史上,一家出了几个高学历人才,就被人尊称为书香门第,令人心驰神往。

老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然而如今,学历却被拽下了神坛,成为了“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

最近,央视就“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发表了激励人心的文章,却惹了众怒!

央视正能量为什么行不通了?孔乙己的长衫真的成为了读书人的枷锁吗?到底是读书人放不下身段还是脱了长衫也不能解决读书人的困境?

95后夫妻摆摊日入9000成榜样,央视呼吁“孔乙己”们脱下长衫

3月19日,央视新闻在微博发了一段视频,这段视频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一对95后的夫妻放下了所谓的面子,他们勇敢的在浙江义乌非常繁华的地段支了个小吃摊,卖土豆和豆腐,他们全程直播了自己做生意的一天,等到凌晨收摊的时候,他们惊喜的发现,500斤土豆和250斤豆腐竟然供不应求,短短一天的光景营业额就达到了9000元!

“摆摊能够日入9000”,毫不夸张的说,人家一天的收入比很多大学生就业后一个月的收入都高,那么大学生为什么还要因为读书人的身份“端着”,宁愿做体面却收入微薄的工作,而不愿意放下“身份的禁锢”,去赚取那9000元呢?

别说大学生,就算是博士生、研究生,知道摆摊可以日入9000都免不了会心动吧!可是绝大部分人没有去是为什么?

其中的原因很简单,禁锢读书人的未必是孔乙己的长衫,还有断章取义的新闻故事!

央视说摆摊卖狼牙土豆和铁板豆腐可以日入9000,一天能卖500斤土豆和250斤豆腐,但是,我们稍微算一下账就会发现问题!

土豆和豆腐的单品价格并不高,市场价在10-15元一份左右,按照15元一份来算,9000元的营业额需要卖出600份,也就是说,需要平均每分钟卖出一份,两个人不停歇的工作10个小时才能做到。

这样的工作强度和生意的火爆程度,试问可能吗?

一方面,央视用未经求证的故事当作正能量来激励我们;另一方面,央视把个例当惯例批判了当下年轻人“脱不掉”的长衫!

这样脱离群众,不食人间烟火的央视,如何能够说服观众?

什么是“孔乙己的长衫”?

我们被呼吁抬头追寻那遥不可及的月亮,可是一低头,那些自己曾看不上的6便士被人捡了个精光。

读书人当下的困境,似乎证实了老一辈们所说的“读书无用论”。

那么读书人的困境究竟是什么?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十年寒窗、经历了千军万马过独立桥的厮杀,为的不仅是伸手就能碰到月亮,还有数不清的6便士。

想象中学历可以让我们走出大山,走进市中心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在商场挥斥方遒,在学术界指点江山,我们不需要追求6便士,因为它们会不请自来。

然而,如今的现实是“3000块钱招不到一个农名工,却能招到大学生。”

学酒店管理的出来端盘子,学建筑的在工地搬砖,学美术的在路边摆摊削起了甘蔗,如果早知道干这个,十年寒窗的意义在哪里?

“孔乙己”是鲁迅笔下的读书人,他穷困潦倒却不愿意去做一些基层的工作维生,他饭都吃不上了,却跑去“偷书”。

成功的读书人看不起他,靠双手生活的劳动人民也看不起他,书中的“孔乙己”无疑是一个笑话。

只是时移事易,当初让我们笑出声的“孔乙己”成了千千万万个你我,如今回头再看孔乙己的故事,竟也笑出了眼泪。

“孔乙己”是谁?孔乙己是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长衫破旧不堪,但是只要穿着,就好像依然保留着尊严和风骨。

“孔乙己文学”的兴起

2023年2月,一个叫做“失意书生”的人在网上发布了这样一则言论:都说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可是它把我架在了高台上,就像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

“孔乙己文学”一经发布,就引发了巨大的网络舆论,无数感同身受的人关注转发,并以此自嘲。

就连官媒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连发几条文章,表达自己对“孔乙己文学”的看法。

人民网说:加油干,日子会越来越甜;某地官媒说:河南的麦田美如诗,看一眼都觉得治愈;央视网也表示:正视“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共青团也发表了“我不喜欢孔乙己文学”的言论。

可是,官媒们的心灵鸡汤没能抚慰大众的心灵,反而激发了大家的逆反心理。

网友表示:我当牛做马的干,老板的日子才会越来越甜;麦田的美治愈的是有闲情雅致的人,对于麦田的制造者农民来说,是日复一日的耕种,和烈日当空时的汗水。

央视的鸡汤,为什么会引起大众化的反感

央视鼓励大众脱下孔乙己的长衫,看似苦头婆心的“为你着想”的背后,还有着对学历和孔乙己们的嘲讽。

一方面,脱下长衫,读书人就会摆脱困境,收入暴涨吗?

95后夫妻摆摊日入9000,且不说9000这个数字的真实性,光是食材的处理和成本、摊位的租金、场地的人流量等等都要计算,但是这些背后的付出央视一概不提。

诚然,不少人靠着摆摊买房买车,可是每一个摆摊的人都会成功吗?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个行业都有不少人沉没在巨浪中,只是人生海海,失败就像一滴水汇入大海一样,无人在意。

若是靠着一个成功的案例,就得出脱下长衫就有光明未来的结论是不是过于草率?

另一方面,读书人都穿着长衫吗?

有人追求功名利禄,有人追求学术荣耀,也有人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读书人和非读书人一样,汇集着性格各异,追求不同的人,有人靠着读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功成名就;也有人毕业即失业,困顿不前;更有人早早脱下来长衫,为生活奔波。

读书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学历。

学历在以前是人人仰望的太阳,如今却一定程度上成了烂白菜,司空见惯。

以前,国家百废待兴,急需人才,官方呼吁大家学习,将学历捧得高高的,让“大学生”三个字成为骄傲。

如今,那批被教育“读书改变命运”的人成长起来,到了摘的成果的时候,媒体却说:不要让学历成为你的负累,踏踏实实的从底层做起,跑外卖、摆地摊也能实现人生价值。

我们从来不歧视任何行业,但是如今的风向就像小时候说“只生一个好”,长大了却鼓励大家生三胎一样,坑的始终是同一批人,曾经画过的大饼不给兑现,还画了新的大饼让人吃,很多人难免会有一种被骗的感觉。

曾经不学无术,被老师说没出息的人早早进入了社会,熟悉了工厂流水线,知道了摆摊送快递,有些甚至通过多年积累走上了高层。

而那群被老师和校长们夸奖是祖国未来的希望的青年们,却要走上早早辍学的同学们的老路,还比人家少了数年的工作经验,那么少年读书是为了什么?

读书人可以脱下长衫,幸运的人可以走出自己的路,不幸的人不过是被人用学历嘲讽,让“读书无用论”走进更多人的心里,可是这样,就能解决社会的就业压力了吗?

作为官媒,发布的内容应该具有权威性,提倡的风向应该具备可行性,而不是用个例来麻痹网友的眼睛,用高谈阔论的言语毁掉别人的十年寒窗。

教育乃国之大计,如今当代读书人的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正在接受教育的祖国花骨朵们又为什么读书?

读书是为了充实心灵,成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但是当温饱都不能满足的时候,还有多少人在乎精神意义?

孔乙己们该有脱下长衫的勇气,也有穿着长衫的自由,而如何繁荣读书人的市场,让社会雅俗共赏才是应该考虑的核心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豆腐   土豆   便士   寒窗   长衫   读书人   焦虑   困境   央视   学历   笑话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