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因为什么获诺贝尔奖?只因发现“镜子中的你和现实不同”

综述

你知道杨振宁因为什么而获得诺贝尔奖吗?杨振宁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为我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杨振宁教授因为他显著的科研成就,不仅在国内受人尊敬,就连在国际上都享有盛名,获得许多荣誉,也为我们祖国带来许多荣耀。

众所周知,诺贝尔奖是科学界含金量极高的奖项,杨振宁教授就曾经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实际上,能够获得此奖项是因为杨振宁发现了“镜子中的我们和现实是不同的“,那么这究竟代表着什么呢?

杨振宁的经历

杨振宁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于1922年10月1日出生在安徽合肥,从小,他便展露出了极高的学习天赋。当时杨振宁的母亲会教杨振宁识字,4岁的杨振宁就能认识3000个字,让当时的大人都感到极为震撼。

长大后,杨振宁更是在粒子物理学和统计力学等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杨振宁几乎是横跨两个时代最耀眼的新星,他的存在,推动了人类物理学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物理基本建设的新征程。

杨振宁被誉为是在近现代以来,继历史上极为著名的两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和费米后,第三位具有全面知识才能的“物理界全才”。实际上,杨振宁完全也能担得起这样的夸赞。

在杨振宁一生中,他将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到了科研实验中。最初,在1938年的秋天,杨振宁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开启了自己的大学生涯。当时杨振宁是西南联大内最小的一位学生,但是他的成绩却是非常好的,常常能够得第一。

在1944年的时候,杨振宁便成功取得了庚子赔款奖学金,从西南联大毕业后就前往美国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在美国,杨振宁进入了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在期间取得了许多非凡的成就。同时,杨振宁也在美国与第一任妻子杜致礼结婚,过上了平淡且甜蜜的生活。

在1957年的时候,杨振宁就曾经携手李政道共同夺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为物理界的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在国外飘荡多年后,如今杨振宁教授也已经回到祖国,继续为祖国效力。

镜子里的秘密

在杨振宁的众多成就中,其中最为值得骄傲的就是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当时能够获得这个奖项,也是因为他发现了“镜子里的秘密”。

其实在我们平时照镜子中,也能发现一些关于镜子的端倪。

我们面对镜子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当我们上下抬头低头时,镜子里面的人与我们基本上是同步的。但是当我们举起右手的时候,镜子里的人却会将左手举起来,当我们想要再举起左手的时候,镜子里的人便会举起右手。

这便使很多人都产生疑问了:为什么镜子里面的人,只是左右行为与我们颠倒,而上下行为不会颠倒呢?

最终,这个问题被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解决。在1956年的一天,二人就曾经联合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的主要内容便是围绕着“推翻宇称守恒粒子和它们的镜像表现是完全相同的”所展开的。

但是当时由于二人的名气还不是很大,所以这项理论便遭到了很多学者的质疑。但二人并没有就此气馁,因为推翻真理的路途上总是要接受许多困难。

在长时间的研究下,二人最终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并且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能够获得这项奖项,也少不了物理学家吴健雄在1956年所做的一项辅助性实验,当时这项实验用数据强力支持了杨振宁和李政道的理论,让宇称不守恒定律变得更加具有科学性。

杨振宁和李政道

那么,宇称不守恒这个理论主要所表达的是什么呢?实际上,这就是“眼见不一定为实”的基础理论。

“宇称”是物理学中一项名词,也代表了物理学中的对称性。与一般所展示的对称性不同,杨振宁提出的对称性可以理解为一个物质在属性变换后仍然保持不变的定律。

宇称不守恒所要表达的就是在弱相互作用中,互相成为镜像物质的运动是不对称的。

这项定理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对称性的理解,世界实质上是不存在我们原本所理解的绝对镜像和对称,这一观点无疑是大大颠覆了人们原有的认知。

同时,宇称不守恒理论让科学家们在研究粒子物理以及宇宙大爆炸的理论中得到更充分的理论支持,对于人类物理学的推动具有极大的意义。

结语:未来物理学的发展

杨振宁作为我国的物理学家,对人类物理发展做出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其实在物理历史上,目前所获得的所有物理知识成就,都是靠世界上所有杰出的物理学家贡献的。

学术研究其实是没有国界的,在人类发展史中,只有集合无数人的智慧结晶才能汇成一条耀眼的知识星河。

而作为下一代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我们,也需要脚踏实地,勇于质疑真理,推动文明的发展。期待在未来的某天,人类的物理学能够取得更多的进步,我们也能够发现更多有关物理的奥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诺贝尔   镜子   对称性   物理学家   物理学   奖项   贡献   物理   现实   人类   理论   发现   杨振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