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游,为何劝顾客少买东西?

近日,浙江一位导游在旅途中提醒游客谨慎购物的视频走红网络,被网友们盛赞为良心导游。

“记住,不用给我‘捧场’,什么也不用买,你们喜欢、要买,我不拦你们。”在游览苏州的旅游大巴车上,导游手拿话筒对游客说道,“看到好看的,你如果吃不准,可以问我,当面我不会说的。”

这位导游还跟游客面授机宜、对起暗号。“你在人家店门口问我是真的假的,我都会说蛮好蛮好,我说蛮好的时候你们注意了,自己上点心,我不能说不要买,不然得被打死;我要跟你说好的,你赶紧买。”

这位导游还专门提醒游客,尤其不要买那种红的黄的蓝的果子,表面都是色素。“非要买的话,你逛街的时候看到那些老太太卖的玉兰花、栀子花,两块钱一朵,你买一朵手有余香,对她来说,也是靠自己的劳动有尊严地活着,两全其美。”

“就这么几个小时的时间你买什么玉,你能分得清是玉还是石头吗?”这位导游提醒游客,如果一定要买的话,记得要发票,因为有了发票才能包退。

“旅游要以游为主,多走一些地方,少买一些东西。”这位导游的暖心劝导,让网友们直呼“这才是导游该有的样子”“遇到这样的导游,简直太幸运了”。

说实在话,办实在事。这位导游的行为值得所有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学习。

当然,不是所有的导游在旅途中都能这么实在、暖人心。

近日,“海南一导游因游客未购物大骂游客”的视频也引发了媒体和网友广泛关注。

“不听可以下车,白白伺候你们几天!”在大巴上,一游客对导游说“你不要瞧不起人”,导游激动指责该游客并怒斥道:“我瞧不起谁了?我没有跟你说话,我跟我其他客人讲话。”

导游还表示,“我无所谓,我赶紧把你们带完,我下班。可以不听可以下车,我白白伺候你们几天,我无所谓。但是司机师傅不能,师傅一天就100块,现在我要帮司机卖特产,就这么简单!”

有在场游客表示,事情发生在2月底,当时带着老人和孩子去的三亚,因为担心不方便所以报了旅行团。在行程最后一日,导游带一车游客前往玉器免税店,有人从店里立刻出来了,导游看到后情绪较激动。

“导游一上车就说,你可以不买,但没必要马上出来,屁股像插火箭一样。”目击者说,随后有个60多岁的大叔对导游说了一句“你说谁呢”,两人就呛了起来,后边一发不可收拾。

游客还表示,当时去旅游的时候也没说必须购物。导游很不高兴,可能客人都没有买,所以各种怼游客,“吵架时她还拿着话筒,车上空间本来就小,孩子吓得两个手使劲捂着耳朵。”

为何这位导游针对不购物的旅客咄咄逼人呢?

涉事旅行社工作人员表示,旅行社会带游客购买商品,但并非强制,“导游会带去免税店,但是买不买是游客自愿。”工作人员还表示导游除基本底薪外,提成全靠商品售卖赚取。“导游是没有工资的,游客如果能买点东西,对导游来说是有提成的,如果没买,那么导游一分钱就没有。”

3月18日,海口市旅游综合整治办公室发布通报,责成旅行社和涉事导游向游客赔礼道歉,对涉事旅行社责令整改,没收违法所得1200元,并处30万元的行政处罚。对涉事导游作出罚款5万元的顶格行政处罚,吊销其导游证。

这两位导游的所作所为,对比鲜明。结果也如网友所愿,劝游客理性消费的导游受到大家赞赏,而指责游客不购物的导游在网上被曝光,并受到严格处罚。

春暖花开之际,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复苏的景象。此时旅游行业相关人员应当借此东风,树立口碑做大做强;而不是挣一笔快钱就算了,狠宰游客一刀,打击游客的消费信心。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旅行社提供的旅游服务虽属于商业行为,但不能突破底线、不能违反法律。不论是对待游客态度恶劣,还是威逼游客进行消费,类似行为不应当在任何一位导游身上出现。

旅行团中游客遇到的不合理待遇,正在迅速丧失容身之地。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记录下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轻松上传到网络,并利用网络舆论解决自己的诉求。此外,各地文旅部门、执法部门也非常在意本地的声誉,对待损害游客利益的行为会严格处置、绝不姑息。

旅游行业的从业者,不论是景区工作人员、导游、司机,每个从业者都是所在地区的形象代言人。只有让旅客玩得开心、玩得放心,才能为旅游行业和所在地区增光添彩。

(素材来源:山东商报、21世纪经济报道、齐鲁晚报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导游   业者   大巴   蛮好   旅行社   顾客   司机   工作人员   游客   网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