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自然,回味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是余光中老先生记忆中的乡愁,而我记忆中的乡愁在信息化的今天早已变得模糊。在宁夏盐池的最南边有这样一处村庄,又重新唤醒我内心深处深藏的那份乡愁,而这里便是全国重点旅游村——何新庄村。

何新庄村位于宁夏盐池县唯一纯山区乡麻黄山乡西北部,这里没有九寨沟仙境般的自然风光,没有黄山四绝之一云海般的冲击,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农耕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集合了各民俗文化为一体,形成了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之一,也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文化之一。何新庄村依旧保留着丰富的农耕文化。何新庄村旅游布局以何家大院为中心展开,走进院内,秤杆、爬犁、马鞍、粮票、梳妆台、灶台等数百件西北地区老物件,展现何新庄村丰富的农耕文明,瞬间就能勾起儿时的回忆。荞剁面、筱面揉揉、铁锅炖鸡、大块羊肉等深具农耕文明特色小吃是何新庄村各个农家乐厨师们的拿手好戏。抚摸各类农耕器具、品一口特色农家小吃,一份深藏内心的乡愁涌上心头,回味无穷。



窑洞是黄土高原上一种特殊且古老的民居建筑形式,有着强烈的地方特色。它源于自然,又融于自然,是先民们与大自然不断顽强抗争、改善艰苦生存条件过程中的伟大成果。何新庄村窑洞居住文化源远流长,如今,窑洞的发展受到了高楼大厦的猛烈冲击,但因其自身顽强的生命力和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优势,许多何新庄村老一辈群众居住过的窑洞,并没有被自然所摧毁,何新庄村通过修复传统窑洞资源,充分发挥窑洞冬暖夏凉特点,先后设计打造休闲休憩体验窑洞民宿40孔,并命名为何家大院,置身其中,回味以前的乡土生活,重拾历史印记,感悟淳朴的乡村生活。



王到山位于何新庄村赵记湾自然村,属黄土高原丘陵地带的一道山梁。步道上下全长999米(上550米,下449米),宽1.5米,共有平台99处,台阶1314个,有着长久、圆满的寓意。登至山顶,向北可一览何家大院全景和千亩良田、满山杏花,向南可远眺层层梯田、广阔山峦,夜晚可仰望星空,触手可及。而据说,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帝微服巡访宁夏途径此地,休息观赏。随后又到山下一户老农家中。老农一看来人派头不小,赶忙起身让座,他自己则靠在墙上坐一条三条腿的凳子上,康熙看到老农的凳子便好奇问到:“这坐上稳吗”?老农哈哈大笑说:“稳当着,就和当今的江山一样稳”。康熙一听,也非常高兴的与老农一起坐在三条腿的凳子上。临走,康熙的随从给了老农一锭银子。事后,老农和百姓得知此人是康熙皇帝,便口口相传,称此山为“王到山”。




走完何新庄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这里是农耕、乡村旅游、民俗、民宿、特色产业高度融合的生态休闲旅游村,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村,是都市人追求回归大自然、返璞归真的休憩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乡愁   黄土高原   老农   窑洞   农耕   宁夏   凳子   大院   康熙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