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讽刺闻一多徐志摩,1933年却从客船一跃而下,葬身大海,为何

“是时候结束了。”1933年12月,一名29岁的青年男子,在一艘客船上思考了很久,纵身一跃,葬身大海。

王家卫在电影《花样年华》中曾说过:“你还年轻,何必总是习惯性地去回头看呢?”然而,对于有些人来说,过去的经历却成为了他们不可磨灭的印记。其中,就包括了一位中国文学界的巨匠——闻一多。

闻一多,1904年出生于湖南省,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都曾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他也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曾经翻译过许多西方文学作品,如雨果的《悲惨世界》、斯蒂文生的《戴维·科波菲尔》等等。然而,在闻一多的传奇生命中,有一段经历让人无法理解和释怀。1933年,当时29岁的闻一多在日本度假期间,突然离奇失踪,后来经过搜索,才发现他已经从客船上一跃而下,葬身大海。

对于闻一多的死因,外界一直存在许多猜测和推测。其中,最为广泛的说法是他当时陷入了感情纠葛,并因此产生了抑郁症,最终导致了他的自杀。

然而,对于这一说法,闻一多的亲友和学生们却表示怀疑。他们认为,闻一多并非一个容易受情感困扰的人,他平时也经常倡导“不为情所困”的思想。同时,闻一多的病历也并没有记录他患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那么,闻一多为何会在这个年龄突然离奇死亡呢?从历史资料和亲友的回忆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线索。首先,闻一多曾经是一位敢言敢做的文学家,他曾经发表过一些批评当时文学圈中一些大师的言论,比如徐志摩和贺知章等人。这些言论曾经引起过不小的争议和风波,而闻一多也因此被视为是一个“不合群”的存在。其次,闻一多的文学成就也曾经受到过不少质疑。

1933年10月19日,徐志摩在美国旧金山领事馆正式与闻一多离婚,同年11月9日,徐志摩从美国返回上海。回国后,徐志摩开始忙于写作和社交活动。然而在12月19日,徐志摩却在返回上海的途中,从轮船上一跃而下,葬身大海。这场轰动的自杀事件引起了当时文坛的广泛关注,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

徐志摩自杀的原因至今仍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是感情问题,也有人认为是生活压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但无论如何,徐志摩生前的所作所为,尤其是他曾经对闻一多的讽刺,都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焦点。因此,本文将从徐志摩的人生经历和他的作品出发,分析他为何会在那个时刻选择了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徐志摩生平经历和个人特点的影响

徐志摩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家庭富裕,自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清华大学求学期间,徐志摩开始接触诗歌和文学,开始写作。之后,他去了美国留学,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之旅。徐志摩的作品以诗歌和散文为主,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当属《再别康桥》和《长恨歌》。徐志摩的作品多以爱情为主题,情感细腻、感人至深,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然而,徐志摩的个性却比较复杂,有些自恋,有些自卑,又有些善变。他喜欢交际,喜欢热闹,经常参加文艺界的聚会和活动,结交了不少名人和文化名流。他的才华和人脉为他在文坛和社交界都赢得了一定的声誉。但另一方面,徐志摩也有些矫情,有时候会表现出一些怪异的行为和想法。他对待感情也比较矛盾,曾经在和闻一多的感情中表现得很霸道,却又因为情感波动而陷入情感困扰。

人们只笑他疯癫偏执,却没看到他的刚正不阿。他放弃生命,不仅仅是时代背弃了他,同样也是他主动与那个年代的诀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客船   上思   长恨歌   大海   文坛   文学作品   诗歌   感情   情感   作品   徐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