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年八路军政委重伤倒地装死,汉奸发现后对他说:鬼子很快就走

文/夏瑾钰

编辑/夏瑾钰

前言

1943年,一支八路军小分队被日军包围。在突围过程中,一名八路军政委被枪打中倒地不起。为了活命,政委决定装死,等敌人靠近时再引爆藏在身下手榴弹。当政委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时,突然,听到一名汉奸在他耳边轻声说到:

“别动,继续装死,鬼子很快就走。”

这位被汉奸手下留情的政委究竟是谁?最终他有没有脱离危险?

曾被汉奸救过的抗日英雄

这位受伤倒地的八路军英雄叫秦光。他还有两个响亮的名号:“打不死的抗日英雄”“活烈士”

就是这位“打不死的抗日英雄”曾经在战场上被汉奸救过

1943年3月,八路军政委秦光奉上级命令率队转移,途经冠县张柳召村,决定在此处驻地休息一下。

一天清晨,侦察兵率先在驻地东面发现了敌情,还没来得及汇报,紧接着驻地南面也遭受了敌人猛烈的进攻。霎时间,整个驻地被敌人如铁壁般合围了起来。

敌人的数量如此庞大,秦光不敢犹豫,率领驻地的八路军队伍从西面进行反攻。

然而,敌人的进攻实在太猛烈,西面反攻失败了。

在日军丧心病狂的阻击中,秦光眼见着自己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再这样打下去,这支小队很快就会全军覆没的!必须要突围。”

于是秦光迅速制定出一个突围方案,并立刻召集了部队将领,向他们下达最终任务——火力掩护、四面突围、我来断后!

“不行!”一名战士首先站出来,“我们都突围出去了,政委您怎么办?”

秦光紧盯着这名战士,语气坚定地说:“不用管我,你们只管突围,千万不要回头!”沉默了一瞬,秦光又说:“记住!带着部队成功转移!这是任务!”

为了掩护突围小队,秦光决定自己率领个小分队,向敌人发起冲锋,以此来吸引敌人的火力。但这也意味着,秦光和他的冲锋小队,面临的是一场几乎有去无回的血战

秦光从身边战士的手中抢过两颗手榴弹,高高举过头顶,奋力大喊:

“同志们冲啊!打破封锁圈!”

瞬间,战场上扬起大片尘土。当冲到距敌约30米时,秦光果断地向敌群扔出一颗手榴弹,炸倒了一片敌军。正当要投第二颗时,一颗子弹倏地击中他的腰部,秦光摔倒在地,无法动弹。此时八路军大部队已在手榴弹烟尘的掩护下,冲出了包围圈。敌人见铁壁合围失败,便顾不得倒地的秦光,立即火力追杀冲出重围的八路军。

秦光躺在地上,鲜血从他的身体里淌出。他用手摸了一下鸡蛋大的伤口,里面是肋骨,肋骨保护着内脏,内脏并没有受到伤害,因此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他默默盘算着,自己还有一颗手榴弹,还能多杀两个敌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

枪炮声逐渐消散。日军见八路军最后一名战士也倒在血泊中,于是决定开始进行最后的“补刀”环节,不给他们留一丝活下去的机会。

而这个清扫战场和“补刀”的任务,便理所当然地交给了汉奸伪军来做。

秦光见如此情形,料定敌人不会待太久,便决定装死来混淆敌人的判断。待敌人走近,便掏出怀中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我一条命换他们两条命,不亏!”秦光想。

这时,两名伪军发现了秦光身后的枪,于是走过来打算收缴这支枪。然而,这个伪军走近一看,竟发现旁边躺着的八路军,竟然还没死!

秦光的眼睛被血糊住了看不清楚,只凭着声音判断敌人有没有靠近。他听着两名伪军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便抓紧了怀中的手榴弹,将手指钩住保险环,等待着最后一刻的爆发。

突然,一只手按住了秦光。还没等秦光作出反应,很小的声音从他的头顶传来,

“别动,你继续装死,鬼子一会儿就走。”是伪军!他们想干什么?

“我们也是中国人,中国人不杀中国人。”

秦光听见一名伪军轻声说道。

秦光还没有从惊诧中回过神来,这两名伪军已经收缴了秦光的手枪,绕过秦光走远。

秦光依稀听见伪军首领向日军报告着“已经没有活口了,枪械也都已经上缴,皇军放心”,听着他们列队逐渐走远,秦光紧紧扣着保险环的手再也坚持不住,松了下来。

在一片布满烈士鲜血的土地上,秦光眼含热泪,昏死了过去。

再次醒来,他已经被村民们救了下来。村民将秦光安置在一处山洞中,让他安心养伤。尽管秦光活了下来,但他腰部的伤很严重。由于弹片嵌入太深,很难取出,最终医生也只能选择缝合伤口,让弹片留在秦光的身体里。

这些弹片是秦光抗日英雄的“荣誉勋章”,也是日军残暴侵略的铁证

两个汉奸,只是还未泯灭全部良心的汉奸,却被秦光记了一辈子。这些伪军,他们为敌人办事,屠杀中国人,屠杀八路军,可以说是坏事做尽。或许他们自己都没有料到,一个濒死的八路军政委,一个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直至最后一刻的军人,会唤起他们的最后一点良知。

面对记者的采访,秦光回忆道:“其实我没想过自己还能活下来,我的这条命啊,是跟我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士和那两个伪军给我的,我感到幸运。”

在生死边缘徘徊的“活烈士”

这场突围战,不是秦光碰到过的唯一一次生死危机,更不是最危急的一次。在这之前,秦光也曾遇到过很多次。但是每一次,他都从生死的边缘被救了回来。

别人称秦光为“活烈士”,是因为发生在1942年的那场极其惨烈的“苏村阻击战”

1941年初,秦光被派遣至鲁西军区特三营(军区警卫营)当副教导员。彼时,日军企图消灭鲁西地区的所有抗日根据地,整个鲁西地区都笼罩在日军所发动的空前规模“大扫荡”的阴影中。

秦光在到任后不久,就遇上了日寇的“大扫荡”。

秦光率领的特三营刚刚在苏村驻扎好,还没有来得及休整,就看到数辆日寇汽车载着数百名日军向他们飞驰而来。

敌人数量多,势头盛,不能硬碰硬,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

于是秦光决定,先在苏村做好埋伏。等日寇的汽车驶进八路军的包围圈中,再一鼓作气,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很快,敌人的前锋就进入了交叉火力圈。时机成熟,营长举起驳壳枪,一声枪响,开启了八路军对敌人的进攻

可天不遂人愿,敌人的火力太过凶猛,还不断有增援部队加入。而秦光率领的特三营仓促迎战,军备和人手都不及敌军。几场激战下来,双方都损失惨重。

眼见得战友们都一个个倒下,情况愈发危急。敌人的增援部队已布设在苏村周围,他们将整个苏村被围得水泄不通,截断了八路军的退路。

继续打下去?还是率军撤退等待增援?秦光反复构想着各种可能的出路。

打下去,就要做好全军覆没的准备。撤退,可能就意味着八路军又一抗日根据地被消灭,不仅八路军的战略作战可能陷入被动的困境,就连这里的百姓,也会惨遭日军屠手。

“打!”秦光下定决心,“就算是死,也要在战场上死,也要那些鬼子们陪葬!要是撤退,就是贪生怕死!”

一声令下,秦光带着剩下的20多名战士向苏村西南角冲锋。激烈的交火阻挡不了战士们冲锋的步伐。可他们没料到的是,敌人竟将他们包围在苏村西院里,投下了一颗毒气弹!

奸诈的鬼子!可恨的敌人!

瞬间,毒气弥漫笼罩了整个小院。秦光和战士们艰难呼吸,胸口像是压了一块大石头,眼睛也被毒气刺激得生疼。他们在慌乱中找到一瓶醋,打开后一人喝了几口,就打起精神继续与敌人厮杀。

然而,当敌人又向他们扔了一颗毒气弹后,秦光和战士们再也坚持不住,陆续晕了过去。

秦光艰难地睁开眼,发现自己正被敌人五花大绑,用刺刀对着。

毫无人性的日寇,不顾国际法公约,准备对这些受伤中毒的战士们进行残忍屠杀。

没那么多时间!秦光想着。他还要上战场!他还要杀鬼子!他还要除日寇!他不能死!

在押赴刑场的路上,秦光低声对战友们说:

“等会儿准备散开跑!”。

当走到一片开阔地时,秦光大喊“快跑”,大家立即四散跑开。端着枪的日军很快反应过来,慌忙开枪射击。

一粒子弹,穿透了皮肉,撞进了秦光的左肩。秦光痛呼一声,但仍然继续踉跄着跑。但枪炮不长眼,很快,又一颗子弹穿透了他的右背,打穿了他的肺部。秦光一头栽倒在地,汩汩鲜血从身体里涌出。

“不能死!不能死!”秦光的脑海中只剩下这一个支撑他的信念。

他奋力翻过身,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用枪指着自己的敌人。秦光用嘶哑的嗓音喊“打倒日寇军阀!”惊得敌人手一抖,原本指着头部的枪也不稳了,“啪”的一声,子弹从秦光右颈穿入,从左背穿出。秦光倒在血泊中,昏死过去。

再次醒来,秦光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医院里。

他有点不敢相信,自己还能活着。原来那一枪虽伤得重,却不致命。日寇见他颈部被打穿,以为他已经死了,便转身离开。

后来,倒地不起的他被营部的孙玉文发现,战士们和老乡一起把秦光抬到了邻近村庄的隐蔽休养所。经医生抢救,秦光最终得以脱险

他顽强的生命力和意志力支撑着他,在那个医疗条件并不发达的时代,挺了过去,成为了一名更加坚强的战士,也因此有了“活烈士”之称。

在战火纷飞、满目疮痍的年代,许多人端起枪杆消灭敌人,有着救国理想的青年在战场上挥洒热血。秦光也是诸多抗日英雄中的一位。秦光13岁参加工农红军,在他的戎马生涯中,先后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立下赫赫战功。

1955年,秦光被授予上校军衔。对秦光而言,这是对自己战功的肯定,是一辈子的骄傲!

抗日战争中的汉奸群体

看到这里,不知道诸位读者是否也会与小编有着同样的疑问——为什么伪军会帮助秦光,而不是向他“补刀”?这就需要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汉奸”的组成群体。

首先,有一类汉奸,他们是冲着荣华富贵而去,积极主动与日军取得合作,以期获得权力、金钱,比如像汪精卫这样的大汉奸。他们对风雨飘摇的国家置之不顾,也对百姓的安危视而不见,他们没有信仰,出卖同胞,只贪恋虚无缥缈的权力与名声。他们不一定在战场上杀人,但他们每一个人的手上都沾满了同胞的鲜血!

其次,还有一类汉奸,他们是跟着日寇上战场的伪军。这些伪军,有的是在日军的逼迫下,被迫成为傀儡般的“工具人”。如果他们不为日军做事,那么他们甚至他们的家人就会被赶尽杀绝;有的是上世纪初贫弱国家里底层民众的代表,他们往往愚昧无知,对国家和民族没有确切的认知,能够活命便是他们唯一的追求。

秦光在后来的采访中谈到,“我以前也和伪军接触过,也的确有对老百姓不残忍的伪军,但是冒着生命危险留八路军活口的,我是真的怎么也没想到。”也许是秦光比较幸运,他碰到的伪军,很可能是被迫投降的汉奸,或是在战争中逐步觉醒的人。他们或许一开始就是出于不得已而为日军做事,或许是不愿再沾染同胞的鲜血。出于这样的动机,这两名伪军最终还是选择给奄奄一息的秦光一条活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名伪军救了秦光,也是救了他们自己。

结语:

一场战役,映照出近代中国的苦难;一位英雄,书写了中国人民不屈的灵魂。我们敬佩英雄,是他们的精神鼓舞了我们,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守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明。

我们唾弃背叛者,他们的愚昧无知、信仰动摇,助长了肆虐于中国大地上的侵略之火,他们在民族危难关头,将自己藏匿于硝烟之后,用同胞的鲜血换取苟活之道……正因如此,许许多多像秦光一样的抗日英雄就更加值得我们铭记!

向英雄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汉奸   伪军   日寇   手榴弹   军政   驻地   日军   火力   鬼子   重伤   鲜血   战士   敌人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