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 家长易忽略

不久前,“叛逆”的小宇(化名)被爸爸带着到医院就诊。小宇爸爸说,最近家人发现他看电视声音开得很大,经常对大人的话不理不睬,要大声呵斥,他才听话。医生检查发现,小宇并非叛逆期,而是患了分泌性中耳炎。

清远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陈翠芳表示,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疾病,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也会有孩子出现耳鸣。如果未得到及时的治疗,或反复发作,病情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导致孩子听力下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她提醒,作为家长应关注儿童的日常行为,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儿童更易患中耳疾病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为耳鼻喉科常见疾病。

为什么分泌性中耳炎常“盯上”儿童?陈翠芳解释,儿童的咽鼓管相比成人咽鼓管,长度更短,角度接近水平位,管道更短、平、直,防御作用相对较弱,所以更容易罹患中耳疾病。

“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原因虽然复杂,但在临床主要有以下三种。”陈翠芳说,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咽鼓管是连接鼻咽部与中耳腔的管道,上呼吸道感染后黏膜充血水肿,当累及鼻咽部和咽鼓管后,导致咽鼓管开放和关闭功能障碍,咽鼓管阻塞后可导致中耳腔负压,黏膜水肿,从而形成积液。当病毒和细菌进入中耳腔,导致感染后,也会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如果是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伴有咽鼓管咽口黏膜肿胀也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诱发分泌性中耳炎最常见的因素是急性中耳炎,在罹患急性中耳炎后,积液可能会持续存在,急性期过后持续存在的积液通常是非感染性的,此时的状态就是分泌性中耳炎。进一步往前寻找病因,急性中耳炎的最常见诱发因素是上呼吸道的病毒或细菌感染。

此外,有中耳炎家族史(父母或兄弟姐妹易罹患中耳炎)、奶瓶喂养(相对于母乳喂养)、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暴露于烟草烟雾以及居住环境卫生状况差等是发生分泌性中耳炎和急性中耳炎的重要危险因素。

很多儿童病发时症状不明显

分泌性中耳炎在儿童中的发病率比较高,据统计,90%左右的学龄前儿童都有患过分泌性中耳炎,因为没有耳流脓症状,所以很多家长没有发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听力下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交流。

分泌性中耳炎表现有听力下降、耳闷胀感、耳鸣、自听增强、吞咽时耳内有弹响(气过水音)、耳痛等。

年幼的孩子很多时候不会自行表述听力下降,家长们可以观察平时是否需要多次呼唤才会反应,或看电视、视频等声音需要放大音量才能听到。患儿有时会感到耳内闷胀感,并可能会伴随响声;有些孩子会告诉家长耳朵堵住了或者会说耳朵里面有放鞭炮响、蚊子叫等异常声音。

然而,分泌性中耳炎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很多儿童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这就导致分泌性中耳炎不易被发现。少数情况下,也可能会延误病情,发现时追溯病史可能已持续了数月时间。

“也有部分患儿没有积液、流脓,却确诊中耳炎。”陈翠芳说,事实上,中耳炎有很多分型,有大家都熟悉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等,而这个孩子患的是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又称渗出性中耳炎或浆液性中耳炎,是非化脓性中耳炎,这个分型的中耳炎不会耳流脓,是因为不同原因,导致中耳腔有积液,影响听小骨活动,引发声音传导障碍,从而出现听力下降。

及时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分泌性中耳炎也有很多是一过性的,在没有被发现的情况下,部分在3个月左右可以自愈,所以,我们需要重视它,但并不需要害怕和过于担忧。

分泌性中耳炎经过及时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并且预后良好,明确分泌性中耳炎诊断后,先清除中耳腔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功能,并配合药物控制感染及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对于鼻塞或伴有鼻部症状可加用鼻喷剂或进行抗过敏治疗改善黏膜免疫反应。

对于无言语、语言和学习问题,且听力正常的孩子,通常不需要其他干预,定期随访即可。急性中耳炎急性期过后,1-2周左右建议门诊随诊,明确是否有积液残留,如果有残留,两到三个月后需要再次复诊,评估积液是否已吸收。如果等待观察期间,出现明显听力下降或其他新发症状,需要及时复诊评估。

通过随访观察,仍没有改善,积液持续存在,需要考虑行鼓膜置管。就是切开鼓膜,吸出中耳积液,置入鼓膜通气管。这样可使中耳腔通气,无论咽鼓管是否通畅,鼓膜通气管的存在可以使得中耳内压力与外界平衡,减少积液生成,有助于分泌物引流。

“说到手术,家长们一定非常担心,但鼓膜置管是常规的操作。”陈翠芳介绍,鼓膜通气管通常需要放置4个月到1年半左右,每3个月需要定期到门诊随访,有的孩子的通气管可能会自行脱落,如果没有则需要在门诊取出,取管后大部分穿孔部位可自行愈合,但也有一部分孩子的鼓膜穿孔不能愈合,穿孔长期存在时需要考虑择期进行鼓膜修补术,所以医生并不建议随意进行手术治疗,有指征再考虑手术。

如果分泌性中耳炎是考虑和腺样体肥大和扁桃体肥大压迫咽鼓管咽口相关,保守治疗3个月左右,效果不好,需要考虑行腺样体和扁桃体部分切除术,也可能需要同时行鼓膜置管,这需要医生充分评估病情后再决定。如果孩子有鼻炎、鼻窦炎等鼻部疾病,应积极治疗鼻部疾病。

儿童中耳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和纠正,很有可能会导致永久性听力下降,因为长时间或者反复出现儿童中耳炎会导致孩子出现内耳损伤,从而导致出现神经性耳聋,这种耳聋是不可恢复的,不仅会对听力造成不利影响,还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智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受到影响。

注意保暖‍益于预防疾病

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来说,预防至关重要。陈翠芳建议,平时可以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多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之所以会出现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因为他们的咽鼓管出现感染导致的。所以,在平时要做好孩子保暖工作,从而起到预防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效果。

如有鼻炎、鼻窦炎等相关问题,积极治疗鼻部疾病,必要时定期门诊随诊。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要及时检查过敏原,避免接触过敏原。切勿用力擤鼻涕,正确做法是按压一侧鼻孔轻轻清理鼻腔的分泌物。

而成年人反复出现分泌性中耳炎,也一定要来医院就诊,排除鼻咽部肿瘤,广东省是鼻咽癌高发地区,早期症状就是鼻涕带血、分泌性中耳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肿瘤压迫咽鼓管,可能早期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鼓膜   孩子   中耳炎   中耳   可能会   黏膜   病情   听力   症状   家长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