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业绰号“杨无敌”,为何兵败被擒,是谁将他俘虏的?

杨业原名杨继业,是北宋初年的名将,他原是北汉的将领,担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名于世。当时,北汉与北宋为敌,杨业屡建战功,官至建雄军节度使,因“所向克捷”,人们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名为“无敌”。杨业归宋后,多次击败辽军,威震塞北。然而,杨业最终却败给辽军,还被辽军擒获,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宋太宗的昏招

986年,宋太宗赵光义发起“雍熙北伐”,派出数路军队北上。其中西路军的主将是潘美,副将是杨业,另外还有一个监军,名叫王侁。北伐之初,西路军屡战屡胜,先后攻取了云、应、寰、朔四州。然而此时传来消息,曹彬率领的东路军几乎全军覆没,这就意味着北伐已经失败,于是潘美、杨业准备率领西路军撤退。

就在这个时候,宋太宗的旨意到了,“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宋太宗为了“面子”,让潘美、杨业将云、应、寰、朔四州的百姓迁到内地。事实证明,宋太宗的旨意是个昏招,因为宋军以步兵为主,再加上四州的百姓,行军速度肯定会很慢,而辽军以骑兵为主,正在马不停蹄地向这里杀来。

二、潘美没有接应

在商讨军情时,杨业认为应该“遣强弩千人列于谷口,以骑士援于中路,则三州之众,保万全矣”。监军王侁却不以为然,他说道:“领数万精兵而畏懦如此。但趋雁门北川中,鼓行而往。”杨业表示反对,认为这是“必败之势”。王侁讥讽道:“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杨业非常气愤,当即表示,“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之后杨业与潘美分兵,他在临行前对潘美说道:“诸君于此(陈家谷口)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 最初潘美还在陈家谷口等待了一段时间, 后来王侁率军撤退,潘美也没有制止。当杨业来到陈家谷口的时候,发现没有援军,他只好率军与辽军死战。

三、杨业不屈而死

再说辽军方面的情况,萧太后派名将耶律斜轸为山西路兵马都统。耶律斜轸善于用兵,在进入山西后屡战屡胜,宋军望风而逃。辽军的情报工作很厉害,耶律斜轸得知杨业进兵的消息后,立即派“萧挞凛伏兵于路”。第二天,在与宋军交战时,耶律斜轸故意战败,将杨业引入埋伏圈,之后“伏兵发,斜轸进攻,继业败走”。

追到陈家谷口时,潘美早已率军撤退,杨业麾下只剩下百余人,他让众人突围而去,“众皆感泣不肯去”。杨业率军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杨业乘马藏匿在树林之中,被辽将耶律奚低发现,“奚低望袍影而射,继业堕马”。杨业被擒后,“乃不食,三日死”。射伤杨业的耶律奚低并没有得到奖赏,因为“军令须生擒继业”。最后简单介绍一下耶律奚低,他出身辽国宗室,武艺出众,特别善于射箭,“凡战必以身先,矢无虚发”,随萧太后南征,屡建战功,后因病而死。

参考资料:1.《宋史》;2.《辽史》

#历史开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宋史   屡战屡胜   谷口   战功   山西   旨意   步兵   北宋   太后   绰号   名将   俘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