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国者必善治水:汉代水利建设中治水观念和哲学思想的珠联璧合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水是万物之源,也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如何有效利用水资源,一直是我们在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对于干旱缺水的河西地区的发展来说,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从历史的长河看,历代管理者在大规模发展水利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河西地区的水利开发、水利管理机构、灌溉制度、水利设施维护等,逐步推动河西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汉代大规模进行的兴修水利的活动,系统地规范了灌溉层,为百姓的生存和发展都打下了良好基础。

而汉代水利建设与治水观念的发展和运用离不开理论思想的引导,水利建设实践和治水观念发展都包含着我国朴素辩证法思想和朴素唯物主义

同时实践的不断改进完善也为汉代哲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借鉴,使得哲学思想的进步有了充分的实践支撑。

一、汉代水利工程为何成果颇丰

汉代关中地区的水利发展以规模之大、效益之高等特点位居全国首位。

西汉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在关中地区开漕通渠,先后修建龙首渠、六辅渠、白渠、成国渠等重大水利工程。

龙首渠是最出名,也是最早修建于关中地区的西汉水利工程。

当时为了使北洛河下游东岸的大量盐碱地得到灌溉,需要抬高饮水渠道,于是因地制宜发明井渠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水下渠道。

这是关中地区在修建水利事业中的创举,也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一个创举,同时对于后来的水利修建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此种开凿方法,也在后来的西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域。带动了亚洲其他干旱地区的农田灌溉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水利工程在国际上的地位。

《汉书》记载:“自郑国渠起,至元鼎六年,百三十六岁,而儿宽为左内史,奏请穿凿六辅渠,以益溉郑国傍高昂之田”,同时修建六辅渠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灌溉农业区。

六辅渠建成之后渭北地区的灌溉面积得以扩大,倪宽制定了定水令。

以广溉田的合理用水制度,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农作物的产量也不断增长,农业不断发展,因此民生得到了良好保障。

白渠位于郑国渠之南,与郑国渠走向基本相似,白渠的灌溉面积远小于郑国渠。

但是由于白渠的存在能够使旱地农区的大型灌溉系统稳定运行,具有合理性,所以白渠在历史上存在了较长时间。

成国渠的长度小于白渠,但是灌溉面积远大于白渠,曾在西汉时期成为重要的灌溉渠道,促进了关中地区的农业发展。

汉代河西地区的水利发展深受自然环境、气候特点的影响,河西地区气候干燥、降水量少且蒸发量大,所以河道储水较为困难,水资源不足,不利于修建水利设施。

从《汉书》记载的:“南山,谷水所出,北至武威入海”“羌谷水出羌中,东北至居延入海”。

就可以看出有不少河流流经河西境内,水量也较为可喜。所以明渠、井渠、干渠等水利工程在统治者和百姓的共同努力下修建了起来。

二、善治国者必善治水

汉武帝时期提倡“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人们在面对水灾时企图通过神的力量来摆脱灾害。

汉代是中国古代历代王朝中发生水旱灾害最多的王朝,灾害的频繁发生给百姓的农业生产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所以人们祈求通过对水神的信仰来治理灾害。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摒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沉重灾难,同时对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打击。

以贾让、王景等人为代表的水利专家,知道黄河、汴渠等河道决口的危害,所以对河道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制定专门的研究方案,疏通黄河、淮河两大流域,使黄河不再泛滥,河定民安。

两种治水观念的对比反映出汉代神学与科学的两代对立派别的差距,前者依靠天神,企图让神来解决一切灾害,其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后者利用科学知识认真分析灾难形成原因,并制定合理可行的方案对河道进行整治,顺利地抵御了灾害。

三、治水观念与哲学思想的珠联璧合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尤其是在关系到自身生存的相关工作上,古人的热情与智慧难以想象。

我国古人在治水过程中往往能够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已有的哲学智慧,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优势,修建水利工程。

治水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哲学思想,至今仍可以给我们很大启发。

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存在于我国的哲学体系中,到了汉代,汉武帝推崇“君权神授”,进一步将神的功能和作用扩大化,忽视人在治水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作为最早在治水方面贯彻天人合一观念的大禹,探索了水流规律,根据水流的自身特点,制定了“高高下下,疏川导滞”的方法,疏导了淤积已久的川流积水。

天人合一的思想虽然被大禹成功运用,但是并不适用于任何情况下的治理。

例如汉武帝听信谗言,黄河决堤也不去治理,不堵决口,不筑堤坝,如此做法所导致的最终结果我们可想而知了。

我们所说的天人合一并不是将所有的希望都寄予于主观思想,而是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达到天与人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程度。

辩证法

我们常说看待事物要从多方面入手,辩证地分析事物,在治水过程中这种辩证的思想也被充分利用。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我国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何利用和保护这些自然资源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考验。

汉代在治水过程中有不少百姓的自发参与,由于当时保护自然的观念薄弱,加之没有科学的保护方法,所以在治水过程中难免会砍伐森林树木,被砍伐的数量多了之后就会造成水土流失。

山水林田都应该是和谐共生的存在,彼此相互制约,相互联系,若是其中一方遭到破坏必然会导致满盘皆输。所以古代劳动人民在治水过程中选择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规律。

以梯田和都江堰为例,二者所在的地理位置并非平原阔地,但是经过合理规划,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系统特殊情况,最终修建而成。

梯田的建成和应用是森林、水流、田地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都江堰坚持“四六分水”的原则,按照内江进水量四成,外江进水量六成的分法,统筹水量的多寡。

这一创举使都江堰两千年来一直在发挥作用,造福百姓至今。梯田和都江堰的成功实践是我国古代治水思想为后人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

天人观和辩证法都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体现,我们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在治水方面将朴素唯物主义作为前提,并且将朴素唯物主义这一理论在治水这一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总结提高。

虽然这一思想在治水实践中所获得的成果不完全尽如人意,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朴素唯物主义的根本精神一直在发展完善,哲学思想的进步离不开治水实践的积累。

结语:

从汉代治水的实践可以看出,治水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治水的核心理念是不变的。

若纵观我国古代治水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古人也是在参考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探索出符合时宜的治水方法。

例如大禹参考鯀,贾让三策则是参考《水经注》及李冰等人的实践,综合考量而得。没有什么实验可以一次成功,就如汉代所用的天人合一思想来治水,思想本身并无弊端。

只是实践者没有正确考量思想核心利弊,没有将最适合治水的部分提取出来,由此随意运用,自然不会取得良好效果。

据此我们可以再次理解“实践出真知”这句话的含义。

从汉代水利建设以及治水观念可以反映出汉代及汉代以前的哲学思想对其的影响,实践与理论向来不可拆分,二者相辅相成。

作为享受到前人智慧的后人,我们既要保护古人的劳动成果,也要学习和借鉴古人从实践中得出来的宝贵理论思想。

总结经验,发展理论,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当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保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


参考文献

《中国科学技术史》

《水经注》

《汉书》

《河防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哲学思想   汉代   关中   都江堰   河西   水利   珠联璧合   水利工程   天人   观念   思想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