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观众需要怎样的刑侦剧?专访《他是谁》导演鲍成志

又一部颇有质感的悬疑剧,正在释放着不俗的热度。

从开篇的割喉抛尸案到暴雨中的黑色神秘雨衣男,再到8年后的碎尸案。正在央视、优酷播出的《他是谁》,通过一个个迷雾重重的案件,将浓厚的悬疑感带到观众面前。

《他是谁》是丁黑监制,鲍成志执导,张译主演的一部悬疑剧。

近日,导演鲍成志接受了红星新闻记者专访。他表示,这部剧最打动他的是对卫国平在内一众刑警的塑造,不只是在讲破案,而是换一个角度讲刑警的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他们平凡,但也是守护和平的英雄。”

《他是谁》的故事从1988年的宁江市讲起。

刚刚走上警察岗位的卫国平(张译 饰),第一次出警就是恶性杀人碎尸案的抛尸现场。作案手法凶狠,“职场新人”卫国平看到尸体心里一紧张,手忙脚乱中差点破坏现场。

镜头切换,在一次雨夜的追捕中,没什么抓捕经验的卫国平不仅眼看凶手逃走,还目睹了好友陈山河的牺牲。

时间一晃过了八年。这八年间,卫国平已经成长为宁江市赫赫有名的刑警队长,但他心里始终有一块石头放不下——那个杀死陈山河的凶手还在逃,而当年的连环杀手也还逍遥法外。他们是否是同一个人?为什么突然消失多年?

然而,一起碎尸案在八年之后又发生了,而且似乎与以前的连环杀人案有诸多关联。

预感“是他回来了”,轴劲儿上来的卫国平开始在堆积如山的垃圾处理站搜索证据。探案的复杂艰辛,让故事充满疑点和看点。

刑侦与悬疑并重,紧张、刺激、烧脑的剧情让观众的心揪在了一起。

说到导演鲍成志,不少观众并不太熟悉。但他早在2000年就跟随知名导演丁黑学习,从副导演做到导演。梳理鲍成志参与的作品,包括《玉观音》《长恨歌》《关中枪声》《大秦帝国之纵横》《大秦帝国之崛起》等。

鲍成志的上一部作品,就是豆瓣8.5的《警察荣誉》。这部剧被认为充满了市井烟火气,这些社区民警没有主角光环,也并非身怀绝技,但人人有血肉,鲜活又亲切。

早在2021年,鲍成志看到了《他是谁》的剧本。当时这部剧还叫《平凡英雄》,由青年编剧吴迪、李芳创作。“拿到这个剧本的时候就觉得它跟其他刑侦剧不太一样,它更像一个纪实文学,就是特别朴实,用了一种白描的方式来讲案件,讲案件的侦破过程。”

彼时,鲍成志刚刚和师傅丁黑结束了《警察荣誉》的拍摄,在他看来,《警察荣誉》主要讲的是社区民警的故事,充满了烟火气和市井气,《他是谁》则讲的是一线刑侦民警的故事,案件更激烈,更具有冲突性。

打动鲍成志的,还有剧本中对卫国平在内一众刑警的塑造,“不只是在讲破案,其实是换了一个角度在讲刑警的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

在鲍成志看来,卫国平是一个非典型的主角。他最早是电机厂保卫科的工作人员,经过他师傅的帮助,走上了警察的道路。但刚一当上警察,就因为在一次行动中目睹了好友陈山河的牺牲,让他受到了特别大的打击。迫使他必须马上成长起来,然后去揪出真凶,侦破这起案子。

到了1996年,卫国平已经是刑警队队长,但伤疤一直都在,“陈山河的牺牲,始终是他背负的包袱,是内心很疼痛的地方。卫国平其实特别需要安慰,但是又怕有人安慰,所有的问题只能自己去克服。”鲍成志认为,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部剧其实也是希望通过展现卫国平的困境,来告诉大家应该如何面对困境解决问题。

这样一个丰富而又立体的角色,谁来演?片方和鲍成志立即就想到了张译,“必须是一个经验丰富,且有扎实演技的演员,那张译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鲍成志回忆,张译在看到剧本后也很喜欢,两人还在一起聊了很久,张译当时提了很多建议和想法,“张译是一个特别认真,特别用功的人,他对戏有极致的要求。他的坚持其实和卫国平身上有很多共通的地方。”

而在拍摄现场,张译也经常有一些有意思的点子蹦出来。鲍成志还记得,在播出的第一集中,卫国平和同事们伪装成黑帮人士和另一方接头,结果在交接时发现对方竟然同样是伪装前来破案的同事宋哲等人。

卫国平当时很生气,两人回到队里后,端着的茶喝水的卫国平一下就把茶泼到宋哲的头上,两个人就扭打了起来。“泼茶的这个动作就是张译现场想出来的,不过考虑到整体节奏的原因,把那一段给拿掉了。”

《他是谁》从1988年的多起连环杀人案讲起,再到1996年的碎尸案。这些惊悚的案件背后是否有原型,也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好奇。

对此,鲍成志坦言,剧中的案件主要还是来自于编剧的创作和设计。在创作时,他们去了很多刑警队采风,了解他们的工作,搜集到了了案例作为参考。“没有固定的原型,剧中的案件都是综合真实生活中不同的案例,经过艺术加工而来。”

对于当下的刑侦剧创作,鲍成志认为,观众喜欢看刑侦剧,看的就是那种真实的质感。不过,对于他来说,不管是什么样的风格和侧重,人物的塑造永远是第一位的,“一个有血有肉,能让人产生共鸣的人物更可信、真实。”

《他是谁》播出后,张译、丁勇岱等人的表演,剧中丝丝入扣的破案过程以及悬念迭起的故事都获得了不少好评,除此之外,“滴滴滴”的传呼机、游戏厅内的“拳皇”广告灯、汇集各色人等的滑冰场……都构筑了一个上世纪80、90年代的时代气息。

鲍成志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那个时代正是社会变化很大的时期,一些凶案也接连发生。对于警察来说,受制于时代和侦破手段、思路,那个时候破案有很多难点和盲区,需要慢慢去走访调查。

“现在有了很多高科技的手段,但那个时候没有,特别原始,我们也是想要展现这种变迁感。”鲍成志说,比如剧中张译等人在垃圾场里寻找被害者的人体组织,不放过每一袋垃圾。

鲍成志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事实上,拍摄这一段戏的时候也特别难。剧中的垃圾场,是在一个废弃的工地搭建的,但所有的垃圾都是真实的生活垃圾,从各处大概运来了六七十车的生活垃圾倒在这里。

拍的时候,又赶上了当地最冷的时节,不仅还下了雨,还下了一场特别大的雪,整个垃圾场的垃圾都被泡过。

“为了要这种真实的质感,尤其是会对演员表演带来刺激。只有在那个环境当中,他的一些反应、动作才可信。”鲍成志说,最初也想过用一些特效的方式,但最终还是觉得这样的真实效果会更好一点。

在鲍成志看来,这样的镜头语言和故事,也是希望致敬这些平凡的英雄,让当下的观众们看到他们的坚持和奉献。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编辑 邱峻峰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连环   红星   观众   新闻记者   刑警   山河   剧中   专访   案件   导演   警察   真实   鲍成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