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清之与理宗朝政有何关系呢,一起了解一下吧

朱汉民先生说:“宋儒的德性修养和生存智慧常常是连为一体的,这样,宋儒的 身心之学中就包含了魏晋名士 安心以全身的生存智慧”。而他们的这种智慧也被潜 邸出身官员运用到了皇储、皇子的教育当中。前文也已提及真德秀多次劝告济王赵竑 的“保存之法”。

郑清之也教授理宗诸多“生存之道”。史弥远死后,“怀有中兴宋 室愿望的宋理宗和郑清之,都有改变史弥远擅权时的弊政,但他们也都不能否定赖以 立足的史弥远,因为否定史弥远就是否定他们自己。他们一方面积极改变史弥远时期的弊政,另一方面对史弥远继续追赏及褒奖。”郑清之甚至上书理宗,乞将史弥远配享宁宗。故这也注定了其更化的结局。

郑清之与理宗中期政Z

理宗即位后,“时政柄为史弥远所专,郑清之劝帝深居讲道学”。郑清之讲关于 郑庄王的典故。郑庄公是春秋初期郑国的第三代国君,其母姜氏生庄公、叔段。姜氏生庄公时难产,故庄公不得母亲姜氏喜欢。其父在位时,姜氏就多次请求立叔断为储君。

庄公即位后,姜氏索取京城土地,给叔段做封地,庄公给之。叔段有大修城池, 超越先王之制,缮甲兵,具卒乘。无论大臣怎么劝告,庄公一直隐忍不发,殊不知其 早已做好准备,静待时机。待叔段起兵叛乱之时,趁其不备,平息叛乱。郑清之认为, 郑庄公的政Z智慧表现在遇事能忍耐。同时郑清之讲说《留侯论》,并以此来劝谏理 宗,不可心浮气躁、遇事要忍。

理宗即位后的“十年无为”,除 因自身“先天不足”外,还与郑清之所授的“隐忍之术”密不可分。胡昭曦先生也认 为:“郑清之在担任宰相之前,参与了史弥远废济王立理宗的‘定策’,教育理宗具 备皇帝素养;即位后,帮助理宗在权相史弥远的控驭下‘渊默十年无为’。”

端平元年(1234)对于理宗朝是一个最具有特殊意义的时期。史弥远在前一年去 世,结束了其“皆言相而不言朕”的权相时代;理宗开始亲政,并任命恩师郑清之为 相,部分性的矫正史弥远时期遗害,倡言“更化”。

理宗满怀信心地说:“朕倚卿旧 学,助理万几。”郑清之也则“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师徒二人开始“更化图治”。 理宗朝,史弥远之独权期间,时人只知相而不识君,故其政Z已经成为史弥远的政Z。

针对这种情况,郑清之亦坚持“人主莅权,大臣审权,争臣议权,以天下之责任大臣,以天下之平委台谏,以天下之论负士夫,则人主之权重矣。”在郑清之的帮 助下,“柄归之于上(理宗)”,“独断赫然”。郑清之又提议为济王赵竑恢复爵位,朝堂为之一新。

史弥远时期,贬斥忠直,破坏朝纲。理宗即位后,在郑清之其协助下,理宗 “拔贤黜佞”,贬斥“四木”。且有定策之功的宣缯也遭到理宗冷遇。接着,在理宗的支持下,郑清之“图任旧人”,起用官员真德秀、魏了翁、杜范、李宗勉、徐清叟 等,同时也注意对重用新人,如以正直著称的王迈。故史赞“端平之间,召用正人, 清之之力也。”

同时,针财政混乱,“百物日渐衰耗,小民愁苦,大不聊”,郑清之的对财政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针对史弥远执政期间的贪W成风,郑清之不但予以整治,同时提倡节俭,史载:”公自出爰立,首以清苦变贪W,痛却馈遗,虽族戚杯羹 壶酒不许荐人。”他赞同“士之不廉,犹女之不洁,不洁女虽动容绝人,不足自赎;不廉之人,纵有他美,不足道哉。”

后郑清之大力褒奖包拯,树立其廉洁形象,不仅为包拯修葺坟墓,而且还亲自作《包家谱序》。四川制置使郑损以贪W罪,“贬居温州,再削两官,没收家产”,郑清之此举对其余官吏无疑起到警示作用。

故经过一系列的整治,时号“小元祐”。它给垂危的南宋王朝添了一剂“补药”,延缓了南宋走 向覆灭的过程。端平更化虽然挂名理宗,但郑清之是主要策划者和实际操作者。

郑清之颇有中兴之志,对岳飞、魏杞为人一直颇为敬重,并亲自为魏杞扫墓,为岳飞建祠庙。郑清之认识到“淮东安则江南安,江南安则社稷安。”郑清之建议理宗由自己的弟子赵氏兄弟镇守江淮。针对活动于此地的李全集团,史弥远多采取宽容政策,而郑清之及其弟子赵葵、赵范则主张讨伐李全。

在郑清之的建议下,理宗对李全进行直接征讨,而赵氏兄弟自然成为剿灭李全的实际执行者。 金朝灭亡后,蒙古军北撤,但拒绝归还三京。郑清之认为这是实现宋室中兴的天赐良机,作《观王导传作》一诗,“江东老子惠之和,九锡牛车愠蔡婆,不杀伯仁君 信否,淡然推分意如何。”

端平元年,朝议收复三京,赵葵上疏请出战。而理宗“兴于侧微”,也急欲建功立业,稳固统治,故师生二人坚决出兵汴洛。然由于出师仓促,准备不足,致遭惨败。作为此事的主事人郑清之,自然遭遇弹劾。而理宗因潜邸恩情, 只予罢相。

郑清之再相后的理宗朝

郑清之罢相后,仍时常被理宗召回,或被召以讲学,或询问政事。淳祐五年,理宗又赐第郑清之于西湖,以便时常召见。淳祐七年,丞相史嵩之丁母忧,相位空缺,时郑清之已七十一岁高龄,理宗再次任其为相。

此时南宋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先是淳祐年间,蒙古多次进攻南宋。南宋 一方面在沿淮重镇泗州、安丰等地加强城防,一方面对淮河各支流颖口、涡口等实行 重点防控。淳祐七年,蒙古进攻泗州,并形成包围之势,泗州告急。

理宗多次遣使求和,不为所获。理宗深以为忧,欲启用“信任甚笃,不比他人”赵葵及实战经验丰富 的陈韡为帅,以解泗州之围,然二人皆辞。郑清之再相后,力主委派赵葵、陈韡帅军 抗蒙,并“科降辟置无所留难”,使赵葵、陈韡安心受命,帅军抗蒙。后赵葵、陈韡 “战于泗水、涡口、木库,皆以捷闻”。

郑清之执政前期对其家属为官颇为限制。郑清之为相期间,理宗多次欲官其子孙, 皆被郑清之婉拒,改为封赏其先人。淳祐六年,理宗再次“许回授子孙”,郑清之再 次婉拒,后理宗“追封高祖”,“盖异恩也”。

如郑清之独子郑士昌于理宗即位有功, 理宗即位后欲予其以升官赏赐,被郑清之婉拒,故史赞“公就秉钩轴,高下在手,然不以名器私亲,昵莫爱于子,而士昌生前止通直奉祐神祠。”然郑清之年再相厚,年事已高,力有不逮,“久专国柄,老不任事”,“政归妻子”,“政事多出其侄孙太原之手,公论不与,况所汲引入周垣(坦)、陈垓、蔡荣辈,皆小人。”

并与上述小人“相表里,以媚宋臣,以罔理庙。”致使其家人“以公朝之官爵,为私门之商货”, 使贪W之风更胜。对于再相后的无所作为,郑清之也深感羞愧,“尝以辅政无状为谢, 穆棱(理宗)自指圣心曰:‘丞相之功在此’!”足见,君臣二人感情之深。

尽管如此,郑清之再相后的诸些举动为后世所诟病。但总体而言,郑清之作为理宗心腹重臣,几十年中对理宗忠诚辅佐,尽心尽力,做出了有利于宋朝社会稳定和继续维持的贡献。故综合郑清之一生,基本上值得肯定,“在南宋中叶犹属良臣。第六节 南宋潜邸出身官员与度宗朝政Z

度宗先天发育不良,是十足的智障儿。故部分大臣疑虑其无法正常执政,故欲太 后垂帘听政。首先,遭到度宗官员时宰执叶梦鼎的反对,言:“母后垂帘,岂是美事?”

于是垂帘争议才停止下来。度宗即位后,贾似道以太子太师及赞协新君之功,自然而 然的掌管一切军政要务,度宗更尊称其为“师相”。与以往君王一样,度宗召回在外 的潜邸官员江万L、王爚、汤汉、马光祖等进J辅政,以便巩固自身统治。

潜邸出身官员与度宗前期政Z

度宗即位后,虽表面上做了诸多以图振兴的文章,但实际上生活极其荒淫,一晚竟御嫔妃三十多人。度宗“初在潜邸时,就荒于酒食”,即位后更加无节制,让人们不由的对这位即位前“终日手不释卷”的皇帝及其潜邸教育着实产生疑惑。 潜邸官 员对于度宗的教育,如杨栋、汤汉、蔡杭多以“正身之说”似乎度宗真的从未理解和接受。南宋后期,理学受朝廷重视,信奉理学成为入仕做官的必要途径,所以南宋后 期的朝野士大夫几乎都自我标榜为理学的信徒。

故度宗潜邸官员也多呈“理学化”之态。他们“以雅流自居,而不屑于俗事”。他们但也多对于革新弊政、安邦定国多无 实际主张,而一味强调“正心诚意”之妙用。甚至一些官员他们的精力不用再挽救、 消弭当时的政Z危机上,而借用理学的名目欺世盗名。”很明显,贾似道则属于此流。

贾似道当国,“士大夫与权奸同朝,自处难矣。”故多数潜邸官员“模棱圆滑”,与 贾似道保持着“暧昧”的态度,不少人甚至依附之。

先是,理宗死后,贾似道自请为总护山陵使。但凡稍稍有点智商的君主,就会借 此机会使“权高震主”的贾似道外任。然度宗这个政Z上的“瘸子”,却已经离不开 贾似道这根“拐杖”。度宗不但没有外任贾似道,反受贾似道要挟。贾似道再次入朝后,度宗却向贾似道行拜见之礼,如此君臣与汉献帝之于曹操又有何不同。而此时, 其潜邸出身官员都毫无主见,听之任之。

胡昭曦先生认为:“度宗在位十年,政权拱手让予贾似道,作为专制君主的至高 无上权、专断权基本丧失,贾似道成为南宋政权的实际主宰者。 随着贾似道“既 专恣日甚,畏人异己”,也有部分潜邸官员对权相及其政Z,采用不积极合作的态度,或予以反对,故两者发生矛盾是无可避免的,潜邸出身官员成为抗权相政Z抗衡重要力量之一,同时也成为权相的重点打击对象之一。

时度宗潜邸官员江万L因“性峭直”,因此,贾似道对江万L记恨在心,不久,授意其鹰犬弹劾江万L,江万L外任。此外,还有度宗另几位官员。徐经孙辅翊东宫(度宗)四年,因触怒贾似道,“闲居 十年”而未得重用。

马廷鸾出身寒门,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 年),擢军器监兼左司。寻命兼太子右谕德。升左谕德。理宗崩后,遗诏皇太子赵禥于柩前即皇帝位,是 为度宗。马廷鸾受命草遗诏、登基诏。以东宫旧人,转四官。后丁母忧,咸淳三年(1267)末,起复。后因贾似道等人处处掣肘,以致马廷鸾空有报国热情但无奈壮志难伸而去。

叶梦鼎因任职地方时,政绩突出,后被任命太子詹事。度宗即位后,官至右相。后叶梦鼎见贾似道权力益加膨胀,以“我断不为陈自强”明志。贾似道“改容而有怒色”,并指党羽弹劾而外任。后李伯玉被度宗召回,使任权吏部尚书兼侍读,故面对 无法动摇的权相政Z,不少潜邸官员选择外任及隐退。

潜邸出身官员与宋末政Z

咸淳十年(1274)七月,度宗崩,尸身还未及下葬,蒙古再次发动对宋战争。朝野上下要求追究贾似道“误国罪”。太后谢氏召度宗官员入朝,共商国事。故史载: “以元老入相位,值国势危亡之际,天下所属望也。”

度宗的部分潜邸出身官员也在 召回之列,如马廷鸾、江万L、叶梦鼎、王爚、章鉴等。其中马廷鸾、叶梦鼎、江万 里由于对宋廷的失望,婉拒不赴,于是任命王爚“志誓死报国”,“招募忠义,共图 兴复”,为左丞相,以章鉴为右相。

同年,王爚“言贾似道误国丧师之罪”。于是,宋廷“始降诏切责似道不忠不孝”。 时掌握军权的贾似道党羽韩震上疏请求迁都,王爚“议坚跸,未决,求罢,不允,径 去。”同年,蒙古军队攻至平江,知平江府袁说友不战而逃,王爚力请贬斥袁说友。 同时。王爚“力主(文)天祥迁擢,屡趣天祥入卫”。而王爚的这些主张多数都因陈 宜中的阻挠。

故同年六月,时逢日食,王爚上疏请辞,诚如邹志峰先生言:“王爚之所以采取这种消极对抗的方式也是迫不得己。因 为时军权掌握在韩震手里,又受陈宜中牵制,实际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王爚也把仅有的须些实力也拱手让给了陈宜中等人。”

同年,张世杰出师抗敌,王爚再上言:“请 宜中或梦炎宜一人督师吴门”,但陈宜中等惧而不出,致使二人矛盾更加激化。时太 学生列举陈宜中十大罪,又使太学生攻击陈宜中,“京学生之论,实爚嗾之。”

王爚 被罢,同年十二月,王爚在忧愤中病逝。邹志峰先生说:“德祐年间的王爚虽无政Z 建树,但主张诛杀奸臣贾似道,誓死抗敌。”然王爚与陈宜中的斗争,也确实一步削 弱晚宋力量,加速了南宋政权的灭亡。故史载:“二人自为矛盾,宋事至此危急存亡 之秋,当国者交欢戮力,犹恐不逮,所为若是,何望其能匡济乎?”

此外还有时任右相的章鉴,先是因为惧怕卷入复杂的党争中,“托故径去”,而后太后谢氏遣使亟召还朝。又因为对陈宜中诛杀韩震存有微议,遭陈宜中排挤而罢官,自此章鉴无缘于核 心政Z圈。

同时,南宋灭亡之际,也有部分潜邸出身官员或奋起抗元,或隐居不出及拒绝仕元,或以身殉国。度宗朝江万L“方公之左相于朝也,知宋事已不可为,江万L誓死与国共存亡,故在元军破城之日,携其亲属二百余人跳湖自杀。弟江万顷及侄被俘,大骂不屈而被杀。其弟子文天祥,还有好友张世杰,继续领导宋末抗元的主要领导,最后就义。而马廷鸾及叶梦鼎则隐居不出,拒绝仕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平江   蒙古   朝政   丞相   南宋   理学   一下吧   大臣   同年   出身   官员   时期   关系   郑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