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打造涉企纠纷化解“终点站”

近年来,滨海县司法局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源头化解,创新调处机制,加大整合力度,打破部门壁垒,探索建立“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矛盾纠纷调处模式,打造涉企纠纷化解“终点站”,为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变“处置”为“预防”,主动服务“面对面”。该局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网格化管理的优势,主动开展政策解读和法治宣讲,指导村(社区)法律顾问走进社区所有中小微企业,引导企业职工遇事依法按程序表达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利,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诚信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截至2月,村(社区)法律顾问和人民调解员“送法进企业”活动累计举办法治讲座500余场次。同时结合纠纷易发多发领域内企业实际情况,定期组织人民调解员和律师深入中小微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推动形成长效规范化服务机制,提高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意识和能力。自活动开展以来,共为22家中小微企业进行了“法治体检”,制作体检报告15份,解决涉企涉工纠纷17件。

变“被动”为“主动”,精准服务“手把手”。为更高效地化解涉企纠纷,该局不断健全完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职责,指导劳动争议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消费者权益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受理、调解、协议履行、回访等工作规范,使调解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信息反馈、告知引导等工作制度,为行业主管部门掌握化解涉企矛盾纠纷程序和制定相应措施提供支撑。2022年共组织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调解员培训4次,覆盖200余人次。同时不断健全完善企业突发性纠纷的应急处置机制,指导纠纷易发多发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健全完善突发纠纷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小分队,指定负责人统筹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纠纷苗头,第一时间掌握纠纷动向,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升级。2022年8月,在滨海县非诉讼服务中心的及时介入下,一起涉及金额2000万元的企业商事纠纷得以化解,一场群体性纠纷也得以避免。

变“独奏”为“合唱”,跟进服务“键对键”。加强司法行政系统内部资源整合,凝聚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力量,并利用好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成立全覆盖、多元化、一站式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形成调解工作合力。不断加强与政法部门、有关行政部门、人民团体及相关社会组织的协作配合,建立定期会商、沟通协作机制,通报有关情况,协调解决调解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充分运用“苏解纷”微信小程序,最大程度地将线下调解资源架构到线上,中小微企业遇到纠纷时,可通过“苏解纷”微信小程序,完成纠纷调解在线申请,目前“苏解纷”平台注册用户已达8万多人。通过“法润滨海”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将全县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相关信息向社会全面公开公示,中小微企业自主选择法律服务人员,满足法律个性化需求。 王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滨海县   纠纷   滨海   终点站   法律服务   专业性   法治   法律顾问   主动   机制   律师   组织   程序   法律   工作   社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