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籍院士概况(1955-2022)

广西籍院士概况(1955-2022)


一个省份有多少院士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教育、科技实力,在某些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前沿科学的发达程度。自1955年新中国评选第一批学部委员(现为“院士”)以来,广西籍的两院院士及外国院士具体名单如下(主要按获得院士时间的先后排序):


1.王 力(1900.8.10—1986.5.3)玉林博白县人,1956年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

1926年考进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赵元任;1927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1931年(民国二十年),以论文《博白方音实验录》获法国文学博士学位;1954年调北京大学任教授;1956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王力一直从事语言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中国语言科学、培养语言学专门人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语言学方面的专著有40多种,论文近200篇,共约1000万余字,内容几乎涉及语言学各个领域,有许多且具有开创性。其代表作有《中国音韵学》、《中国现代语法》等等。中国百年来最卓越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南方日报》评)。


2. 蒲蛰龙(1912.6.12-1997.12.31)原籍广西钦州,生于云南,1980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昆虫学家。

193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1949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中山大学教授、生命科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甘蔗、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的病虫危害病研究。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研究取得成功,并推广到桂、闽、湘、川等省区。与合作者开展利用澳洲瓢虫及孟氏隐唇瓢虫防治介壳虫。60年代起应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蟓及湘西黔阳地区柞蚕放养等科学试验,均在生产上取得显著成绩。70年代,开展水稻害虫综合防治试验,并对危害粮、棉、蔬菜的斜纹夜蛾的核多角体病毒开展了系统的研究。80年代与合作者首次发现赤眼蜂三类病源,为世界各国应用赤眼蜂治虫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3.周同惠(1924.11.8—2020.2.23) 桂林人(籍贯),生于北京市,1991年科学院院士。分析化学、药物分析和色谱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

1944年从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1948年进入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生院求学;1952年获得华盛顿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55年7月回国,同年9月到卫生部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学系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分析研究室主任,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主任;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主要从事药物分析与中草药活性成分分析的基础研究,开展药物代谢及代谢产物的鉴定与分析方法的研究。他领导研究建立了运动员禁用的五大类100种药物的分析及确证方法,筹建了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截至2020年2月,周同惠发表论文100余篇,综述论文报告及著作60余篇(册)。主编与参加编写专著、书籍和词汇7部,其中他主编的《英汉 汉英 分析化学词汇》(第一版和第二版)和他作为编委会主任的《分析化学手册(第二版,1-10分册)》皆为分析化学专业工具书。由他参与编著的《仪器分析及其在生理科学中的应用》一书已成为中国医药界第一部全面介绍分析化学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应用的专著。


4. 韦 钰(1940.2.7-- ) 壮族,桂林市人,1994年工程院院士。电子学专家,1994年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校长。

1961年韦钰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本科毕业后被选拔为该校电子工程系在职硕士研究生;1979年前往西德亚琛工业大学,攻读电机系博士研究生;1981年获西德亚琛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1981年博士毕业后回国,她的研究由电子学转向生物分子电子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学科,并创建了中国国内第一个“生物电子学”博士点;1993年被任命为国家教育委员会(1998年更名为教育部)副部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长期从事微波电子学、生物电子学和分子电子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教育网络建设和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电子学领域工作了40多年,做出了系统的和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生物电子学和建立分子电子学学科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获得了中国国内第一批生物组织的微波CT、超声CT、衍射CT和B/A非线性参量断层图象。她在中国国内建立了第一个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实验室,创建第一个“生物电子学”博士点。在国际上首先系统地阐明了分子器件和分子计算系统的基本特征,并率先采用分子器件分子设计的方法,受到中国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她在电子学领域发表了300多篇论文,在分子组装技术和应用方面获得了多项成果和奖励。


5. 雷啸霖(1938.10.27- ) 桂林市人,1997年科学院院士。材料物理学家,“雷—丁理论”的创立者。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978年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工作;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世纪60年代初,雷啸霖曾与吴杭生教授一道提出超导膜的尺寸非局域效应,建立超导薄膜临界磁场随膜厚度变化的-3/2次方规律(可惜被中断科研十余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雷啸霖与丁秦生教授合作,创立了雷—丁理论;1991年,雷啸霖提出了窄能带材料中电子输运的布拉格散射模型,建立了半导体超晶格微带输运的解析理论,这个理论被国外专家称为是“非常精确的理论”; 1998年,雷啸霖提出了研究强太拉赫兹电磁场中半导体非线性电子输运和光学性质的新的平衡方程理论。


长期从事固体材料中的电子输运和超导电性研究。21世纪初,雷啸霖又发展了光子辅助半导体磁输运的电流控制理论,成功地解释了高迁移率二维系统中微波辐照和电流激发引起的磁阻振荡。在国际一流物理学刊物上发表论文250多篇,出版的主要中英文专著有《半导体输运的平衡方程方法》、《Balance Equation Approach to Electron Transport in Semiconductors》等。


6. 党鸿辛(1929.6.15-2005.6.10) 玉林北流市人,1997年科学院院士。材料机械摩擦磨损与润滑专家、中国摩擦学学科的开拓者与学术带头人,“两弹一星”功臣。

1949年,考入广西大学化学工程系;1952 年因院系调整到华南工学院学习。1953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 1958工作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党鸿辛是中国固体润滑学科的主要开拓者与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报告190余篇。从事摩擦学及摩擦表面物理与化学的研究,总结了一系列固体润滑和表面物理与化学作用的规律。此外,党鸿辛还破解了中国制造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信号传递问题的技术难关,并参与了“实践一号、二号”和“尖兵一号”等人造卫星的研制,为中国“两弹一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7. 高伯龙(1928.6.29—2017.12.6) 梧州岑溪市人(籍贯) ,出生于南宁市。1997年工程院院士。激光陀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形激光器研究室主任。

1951年清华大学毕业。1970年在长沙工学院物理教研室、激光教研室工作;1978年调任到国防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激光研究室、环形激光器研究室工作。

高伯龙率领团队成功研制了第一代环形激光器实验室原理样机和“全内腔绿色氦氖激光器”,高伯龙和他的同事们填补了中国激光领域的7项空白。


1975年起从事激光陀螺研制,率先对激光陀螺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1978年制成第一代实验室原理样机。他主持并研制成功有关激光陀螺原理样机、实验室样机,为当时中国国内领先;已研制出的新的激光器,使中国成为继美、德之后第三个掌握这种最关键技术水平的国家,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解决激光陀螺研制中高精度光学检测问题,研制出一系列精密检测仪器。截至2018年7月,高伯龙先后撰写、发表了30篇(部)论文和著作,以十余篇(部)论文和专著把中国激光技术的若干理论推到了世界前列,撰有《激光陀螺的物理性能》、《四频差动陀螺的第二类闭锁效应》、《全内腔绿(黄、橙)光He-Ne激光器》等论文。


8. 石耀霖(1944.2.10- )桂林市人,2001年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地热构造学研究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196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6年在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获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地球动力学基础研究工作。在地球动力学基础研究中将地质学、地震学及比较行星学有机联系起来,考虑变形、孔隙流体和热传递复杂耦合作用,从而在地球动力学定量化模拟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对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区域地热特征形成机理,特别是印度板块俯冲剪切生热和藏北热松弛作用作了定量化解释。对大别-苏鲁古老超高压变质带和新西兰现今陆壳俯冲带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二维模型局限性,提出了俯冲洋壳携低密度陆壳窄条俯冲到超高压变质深度的三维动力学模型,探讨了P-T-t轨迹形成的控制条件。共发表论文200余篇,SCI引用500余次。


9. 李京文(1933.1- 2021.3.31) 玉林市陆川县,2001年工程院院士,中共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

1958年8月莫斯科国立经济学院物资技术经济系毕业,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顾问;兼任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和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以及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顾问、中国经济社会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生产力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世界生产率科学院院士。

毕业院校:武汉大学,莫斯科国民经济学院,莫斯科国立经济学院。

李京文长期从事技术经济和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发表内部政策报告一百多篇,主持《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长大干线适用性——宏观技术经济问题》等多项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出版《迎接知识经济新时代》、《科技富国论》等专著40多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五个一工程”奖和10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10、欧阳平凯(1945.8.16-2023.1.30)桂林平乐县人。生物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院长,南京工业大学原校长。

1986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普度大学LORRE实验室;1987年回到南京化工学院生物化工教研室,担任教研室主任;1992年担任南京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系主任;1995年担任南京化工大学校长;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主要科研成就:欧阳平凯组建和领导了国家生物化工技术研究中心;创造性地提出运用组合合成的方法构建与优化生物化工过程,在复杂的酶系中将反应与反应组合、反应与生物膜组合、反应与分离组合,使中国FDP、L-丙氨酸、L-苯丙氨酸、L-苹果酸的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首创了利用反应与分离耦合技术在高固含量拟低共熔体系所实现的单槽过程,大幅度提高了反应速度与产物浓度,缩短了流程,降低了成本;研发了包括气升式等系列高效生物反应器、生物分离等单元操作装置,率先形成批量生产与工程配套能力,促进了中国用生物技术生产专用化学品新领域的发展。


11、金展鹏(1938.11.6- 2020.11.27) 桂林市荔浦县人,2003年科学院院士。粉末冶金专家,“金氏相图测定法”发明人,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

1981年3月间,金展鹏研究发明了“金氏相图测定法”,奠定了其在国际相图界的权威地位。主要从事相图热力学与相变动力学研究。金展鹏和他指导的学生在国际相图测定与材料设计领域已发表论文170多篇,被SCI收录89篇,被EI收录102篇,这也使由他领导的相图计算和材料设计研究所成为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中心之一。


12、吴以成(1946.11.5-) 玉林市兴业县人,2005年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功能材料专家。

197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非线性光学材料研究和发展工作。在新型非线性光学材料探索、晶体生长及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晶体结构与非线性光学性能相互关系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与合作者一起发明了LiB3O5(简称LBO)、CsB3O5(简称CBO)、La2CaB10O19(简称LCB)等多种非线性光学晶体。LBO晶体已广泛应用于激光技术领域,是最适合用于高平均功率全固态激光器的二、三倍频晶体。


13、莫宣学(1938.12- ) 柳州市融水县人,2009年科学院院士。岩石学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

1960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系。现任The Society of Economic Geologists(经济地质学家学会)副主席(主管亚洲地区),Himalaya Geology杂志Editorial Advisory Board成员。


在岩浆热力学基础研究领域开展了创新性实验研究,首次提出计算任意压力下岩浆氧逸度的公式、含Fe2O3硅酸盐熔体密度预测模型及不同类型岩浆的P-T-αsio2-fO2关系图解,为建立岩浆演化综合热力学模型发挥了关键作用。长期研究青藏高原构造-岩浆作用,应用“岩石探针”的思路与方法,在揭示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时间、青藏高原巨厚陆壳成因与增厚机制、深部壳幔物质运移方面,取得了较系统的新成果。为了国家对矿产的急需,长期致力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特提斯成矿域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的研究,提出“两套成矿系统、三大控矿要素”的理论概括及具体找矿方向,为开拓西南“三江”国家级矿产资源新基地做出了贡献。

在已发表的论著中,有第一、二作者论著170篇/部。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70篇/部;SCI论文58篇,其中,第一及通讯作者论文17篇、第二作者15篇;被SCI检索刊物他引929次,其中第一作者及第二作者论文分别被他引283次、370次;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他引1113次,其中第一及通讯作者401次。主持完成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报告12部。近两年以第一和通讯作者新发表SCI检索论文8篇,出版专著1部,被SCI他引从485次增加到929次。


14、 张肇西(1940.7- )桂林人,粒子物理学家,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0年张肇西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63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的研究生;1999年获得中国物理学会吴有训物理奖。

张肇西主要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在粒子物理领域做过许多原创性工作,以Bc介子的研究闻名于世界。截至2014年10月,张肇西先后发表了SCI收录的文章150余篇。


15. 谢晓亮(1962- )外文名Xiaoliang Sunney Xie,原籍广西北海合浦,出生于北京,生物物理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2016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7年),曾任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终身教授、Mallinckrodt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

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90年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毕业后进入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进入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工作,是PNNL自1965年成立以来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科学家;1999年被聘为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终身教授,是改革开放后哈佛大学聘任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2009年担任哈佛大学Mallinckrodt讲席教授,是改革开放后大陆学者获得哈佛大学冠名讲席教授的第一人;2010年主持创办了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担任主任;2016年组建了北京大学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担任主任;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8年7月正式全职回到北京大学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包含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医学研究三个领域。主要成就:单分子酶学的创始人、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的奠基人之一、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和单细胞基因组学的开拓者。截至2017年4月,谢晓亮教授共发表SCI收录科学论文210余篇。


16、姚斌(1967.10.4- )北海人。微生物与酶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2019年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8年从华中农业大学土壤化学系微生物学专业毕业,并考取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94)。


主要科研成就:姚斌建立了完整、高效的饲料用酶研发体系,开发了系列产品,支撑中国饲料用酶迅速发展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1998年实现了植酸酶的产业化,成为中国饲料用酶国产化的起点。拓展了饲料用酶研究与应用的新领域,成功研发了19种饲料用酶,成为中国市场上的主导产品,实现了饲料用酶的普及应用,并进入了国际市场。

截至2019年11月,姚斌先后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07篇。


17、黄克孙(1928.3.15-2016.9.1)生于广西南宁市,外文名Kerson Huang,美国科学院院士。1953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博士学位。著有物理学论文及专著《统计力学》、《量子场论》等多种。人文方面著作有中译《鲁拜集》、英译《易经》及诗集《沧江集》。

18、白先忠(1936— )广西临桂人,白崇禧第4子。美国工程院院士、福斯特慧勒开发公司总裁。


19、林白中(1942— )原籍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人,后移民美国。美国科学院院士、伯克利大学物理系空间科学实验室主任。


20、黎夏(1962- ) 梧州人,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专家。香港大学博士(1996)、博士后(1998)。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12),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2020)。

主要科研成就:长期在地理元胞自动机、多智能体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地理模拟系统理论框架及实现平台、模型纠正和转换规则的知识发现、城市与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模拟、协同空间模拟与优化等方面进行理论和方法研究;在地理过程模拟及决策支持模型、耦合群智能与多智能、多目标空间优化等核心研究内容方面获得了研究成果。


21、成奂庭(1927— )原籍广西玉林。后入籍加拿大。加拿大麻醉科学院院士(1972)、加拿大雷芝达市总医院麻醉科副主任。


22、潘炜初(1940—):原籍广西容县,马来西亚华侨。马来西亚科学院院士、马来西亚大学数学系教授,英国物理学院院士。


23、雷式祖(1937.5.10- )广西南宁人。教授、物理学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美国生物物理学会高级会员、美国科学发展协会(AAAS)国际会员、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主要研究成果:1、关于视觉原理的研究,提出利用狭光频脉冲技术可以大规模节约照明能源的理论,并给出脉冲节能的两个公式。2、关于肿瘤生物物理理论的研究,提出从宏观、亚宏观、微观三个层次研究肿瘤的生物物理方法。3、关于NOETHER定理和规范不变性的研究――用量子场论方法,由第一类规范变换可以得出电荷守恒、同位旋守恒等规律,而对于第二类规范变换得出的奈特荷没有新的物理意义,它相当于加上一个‘本底场’,即第二类规范变换对物理过程的实质不产生任何影响。还有关于自旋与相对论协变性、磁荷孤立子、同伦和HIGGS机制、第二类超导电性、高温碳化硅热敏二极管测温仪性能提高的理论研究和关于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学派的研究等。


24、梁学海(1939—)广西容县人。纽约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25、郑志鹏(1940—):广西宁明人。纽约科学院院士。

曾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广西大学校长、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亚洲未来加速器委员会主席。2022年11月,被授予中国物理学会终身贡献奖。


26、许丽生(1940—)广西桂平人。纽约科学院院士。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探测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系统地从事了大气辐射、卫星遥感和辐射与气候等基础理论研究,建立了一系列理论模式,改进和发展了非球形粒子光散射理论;发展了卷云大气的卫星遥感反演理论;提出了新的水云短波辐射参数化方案;提出了位于远红水汽吸收带新的红外探测通道等。


27、苏运霖(1940—)籍贯广西博白人,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纽约科学院院士。

国内外颇具盛名的计算机科学专家。纽约科学院院士。曾任暨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党总支部书记,曾被选为全国电工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电机工程优秀科技工作者。


28、谭永红(1958.7.2—):广西上林人。纽约科学院院士。

比利时根特大学电机工程博士,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博士后。2000-2006,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29、唐志共(1965- ) 桂林全州县人。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流体力学专业博士(2010)。国家高技术863计划重大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理事,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主要研究成就:主持建成基本覆盖高超声速飞行环境的试验设备体系,发展高超声速试验模拟理论和技术,推动风洞试验、数值计算、模型飞行试验三种研究手段融合,完成多型飞行器气动设计。


30、崔屹(1976- ) 广西来宾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学士(1998)、哈佛大学博士(2002)、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2003)。


2004年入选世界顶尖100名青年发明家;2005年进入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任教,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2014年获得首届纳米能源奖;2017年获得布拉瓦尼克青年科学大奖之物质科学与工程技术奖;2018年出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系主任;202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其主要研究内容为纳米材料在能量存储、光伏器件、拓扑绝缘体、生物及环境等方向的应用。


31、陈伟 ( - )玉林博白县人。1978年考上博白县中学(高中),北京大学化学博士。2022年当选为美国发明家科学院院士。德州大学雅灵顿(Arlington)物理系终身教授。


其多年来一直从事前沿纳米技术研究,是国际知名的纳米医学和癌症纳米技术专家。以在癌症纳米技术的研发和深层癌症光动力治疗方面的发明而闻名。


以上31名院士,按籍贯/原籍小计为:桂林9人,玉林9人,南宁3人,北海3人,梧州2人,柳州1人,钦州1人,贵港1人,崇左1人,来宾1人。


可见某地出产文人、院士之多寡,除了个人因素以外,不仅与该地的地理、经济、历史、民俗、文化等因素有关,也与其身处家庭之家风、家教等因素有极大关系。


:1.文中图片来源于百度搜索。

2.广西籍院士名录主要参考广西人物馆数据。外籍院士数据主要参考广西籍华侨华人精英等。

3、因笔者收集数据能力和时间有限,难免有所疏漏。


声明:本文为本人原创作品,首发于本人的公众号。未经本人的许可不得复制、引用或转载,如需转载应事先征询本人的意见,本人同意后应注明为转载本人的作品,并注明出处。否则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本文作者:陆典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广西   院士   中国科学院   北京大学   电子学   美国   中国   科学院   概况   教授   理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