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能力下筷子之前能忍,下了筷子还能注意吃相,邓绥值得我们学习

太后执政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但是东汉特别多,在东汉195年的时间里,先后有六位太后执政。她们分别是:窦太后、邓太后、阎太后、梁太后、董太后、何太后。

在这一群太后天团之中,口碑最差的是梁太后,这个败家娘们可以说是凭一己之力把夫家的那点家业搅合得随时随地都要破产了。评价最高的则是邓绥邓太后,历史上对她的评价是兴灭国,继绝世,这个评价是不是不明觉厉,和儒家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不是有异曲同工的味道?

那么,这么一个传奇女子,就是简简单单的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这么简单吗?她有没有她鲜为人知的立体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剖析她这传奇的一生吧!

邓绥出生在一个贵不可言的家庭,记住是贵而不是富,她爷爷就是光武帝刘秀的好哥们兼左膀右臂邓禹,她爸叫邓训,虽然只是一个护羌校尉,但这不碍事。她那些伯伯们,都很给力,邓震是高密侯、邓袭是昌安侯、邓珍是夷安侯、邓鸿官至度辽将军、行车骑将军。这孩子从一出生就具备轻轻松松实现一个亿的小目标的条件。

但是,出身好只是一个基础,而不能作为最终的结果,你邓绥出身再好,很多事情上,还得靠你自己有天赋、有能力,不然家族背景即使给保送到某个高级平台,你也不一定能有所建树的。

邓绥有天赋吗?相当有,她的天赋就是明事理、通人情。

据说,邓绥从小就是一个美人胚子,深得祖母喜爱。五岁时,有一次祖母给她剪头发,但老人因为年事已高、老眼昏花,所以就没把握好分寸,不小心把她的额头刺破,剪完头发,不知情的老人心满意足地走了。

后来,她妈跑过来一看,只见她额头在流血,便问明了情况,然后心疼地对她说:“额头都被刺破了,你咋就知道喊疼呢?”

邓绥怎么回答的?她说:“额头都刺破了,不痛那自然是假的。但是您要知道,祖母给我剪头发,那是疼爱我呀,我要是喊疼,不就是做实了祖母好心办坏事的事实吗?那样,祖母的不就心里有点不痛快或者内疚了?”

看看,多懂事的小孩!

看看,这是一个正常的五岁小女孩的状态吗?

邓绥这种表现放到一个五岁女孩身上,说得好听点叫从小就善解人意、深明大义,这是天赋。但是说得不好听点,这就叫早熟,违背了正常的人性逻辑,跟后世的孔融让梨一样的。

天资聪慧且家境优渥的邓绥,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六岁能读《史书》,十二岁精通《诗经》、《论语》,才女的名号自此被叫响。

也正是因为邓绥如此野蛮地向上生长,所以她父母有什么事,都会主动和她商议。

只不过,好景不长,将她视为掌上明珠的父亲邓训于永元四年(公元92年)去世了。这一年,她12岁。

也正是这一年,虚岁13的邓绥获得了参加后宫选秀的资格和机会。但因为父亲刚刚去世,她必须为父守孝,所以就放弃了这次机会。

东汉是一个以“孝”治国的朝代,大家看看东汉那些皇帝的谥号和庙号,一般前面都加了一个“孝”字就知道了。邓绥这种身体力行弘扬孝文化的举动,再次帮助她在周围的圈子里打响了名声。

守孝期满之后,经家人调教和安排,她再次参加了后宫选秀,并顺利进入汉和帝的后宫。

后宫之中,步步惊心。邓绥进入后宫之后,她最大的对手和敌人不是别人,就是她的外甥女阴皇后。

阴皇后也是出身名门,是开国皇后阴丽华的后代。但是这个女同志啥都好,就是气量太狭窄了,脾气太暴躁了,脑子太简单了。她一看自己的姨妈邓绥进宫了,而且好像还深得汉和帝的宠爱,便妒火中烧,老是给邓绥找茬。

旧爱和新欢干架,最敏感的是谁?自然是她们中间那个男人。

汉和帝本就因他妈窦太后和窦家曾经只手遮天过而对强悍的女人很敏感,于是,阴皇后的种种悍妇言行让他对阴皇后越来越不感冒了。

阴皇后没有搞清楚汉和帝喜欢什么样的女人,或者搞清楚了也不愿意去委屈自己。但邓绥搞清楚了,也愿意委屈自己。

所以,阴皇后越是咄咄逼人,邓绥就越是楚楚可怜。

每次在大型宫廷聚会中,后宫那些妃嫔个个都精心装扮,希望能吸引汉和帝的注意。她们都不知道啥叫同质化竞争,啥叫出奇制胜。只有邓绥一直都是素衣素裙,我看着你们表演,然后也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是“天生丽质难自弃”。

尤其是她永远不会跟阴皇后撞衫撞色,至于她是怎么做到的,大家自行去脑补,背后不下功夫能行吗?

如果某一个场合,阴皇后和她同时在场,阴皇后坐着,她就站着;阴皇后站着,她就蹲着;阴皇后蹲着,她就跪着。看看,人家把姿态放得多低,多知道合理地出让优越感。

据说,阴皇后的个子偏低,所以如果她们同时站着,邓绥就会用半蹲的姿势来衬托阴皇后的身材修长。累不累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必须让阴皇后觉得我比她低一等,得满足她的虚荣心。

有时候,汉和帝也会单独召见她俩,阴皇后不说话,她绝对不先说;你是大我是小,我不当出头鸟。

有一次,邓绥那种思念家人的愁绪被汉和帝知道了,于是便特许她家人来宫中探望。她怎么回应汉和帝的?她跟汉和帝说:“咱难受是难受,但这是小事,我怎么能因为这点小事让陛下为我坏了规矩呢?这不是给陛下招黑吗?没事,我忍忍就过去了。”是不是绝绝子的回答?

后来,汉和帝越来越喜欢邓绥,于是经常想和邓绥彻夜探讨人生。邓绥又是一番推脱,陛下是天下人的陛下,我怎么能独享圣宠呢?得让姐妹们雨露均沾呀!

这样的邓绥和相对比较急躁、骄傲、蛮横、善妒的阴皇后,如果你是汉和帝,你会更喜欢谁?

所以,随着邓绥越来越受宠,阴皇后越来越怒不可遏,行为和言语都越来越极端。据说有一次,汉和帝病重,阴皇后没表现出难过忧虑,反而很兴奋,并狠狠地说:“我得意,不令邓氏复有遗类。”

阴皇后这么想也不是在信口开河,若汉和帝真的就这么挂了,她到时候就媳妇熬成婆,成了太后了,还真有这个能力去报复邓绥。

但是一个人在八字还没有一撇的时候就开始嘚瑟,一般都不会好结果的。

阴皇后这番话,最终被一个平时比较支持和感激邓绥的侍女给带到邓绥耳中了。

邓绥一听,很绝望。自己最大的靠山马上就要倒了,未来的BOSS又准备对我全家赶尽杀绝,那还不如牺牲我一个来保全全家人,于是便准备喝毒药自杀。但是,被宫女赵玉给拦下来了。

如果一个一心求死的人都能被救下来,那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奇迹不会发生,汉和帝刘肇的病马上就好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事后来被汉和帝知道了。汉和帝会怎么想?一个无情加绝情,一个痴情想殉情。这和汉景帝当年废掉栗姬和太子刘荣的情形是不是有点相似?

情况对阴皇后越来越不利!邓绥这边稳如狗,阴皇后那边随时可能崩盘。

没过多久,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发生了。阴皇后和她外祖母邓朱行巫蛊之术被人告发了。

这种触及皇家红线的事情必须要好好查办。于是汉和帝派人调查取证,结果自然是事实确凿。因此,阴氏被废黜皇后,阴家和邓朱家被牵连,死的死,被流放的流放。

后来,阴皇后的父亲也因受不了这样的刺激,自杀了。

阴皇后在被废一年之后,郁郁而终。

阴皇后死了,皇后之位空悬,德贯后宫的邓绥自然是最佳人选了,于是,邓绥就此成了汉和帝的第二任皇后,时年22岁。

如果邓绥的人生就此终止,是不是很多人感觉她多少有点白莲花的味道?但是,不管怎么样,大家要记住,即便你是在演,但是你能演一辈子,那也就不是演了,那是人戏合一,那是级别极高的艺术水准。邓绥真正让人钦佩的地方,其实是她当上皇后之后。

一个人如果长期被排挤、不如意,那这个人成功之后,最大概率会去做什么?绝大多数人都会放飞自我。但是,邓绥没有,这才是我真正钦佩她的地方。

邓绥坐稳后位之后,汉和帝也经常给她送情人礼物,比如赏赐她的亲人和家族,但邓绥每次都是极力拒绝,人家和陛下谈感情,陛下怎么能和臣妾谈利益呢?

一个能够忍住自己的私欲和情欲的人,是相当可怕的,但也是相当招人稀罕的。汉和帝后来简直感觉有点离不开她了,天天要和她缠缠绵绵绕天涯。

但邓绥一直都没有为汉和帝开枝散叶,所以主动从后宫之中选一些年轻漂亮的小姐姐给汉和帝送过去,咱们感情归感情,陛下您可别耽误了重要任务。

汉和帝被感动得稀里哗啦,这小媳妇咋就这么贴心呢?于是,便多次要给她的娘家人加官进爵,她都委婉推辞了,她的兄长一直都是虎贲中郎将。这个岗位级别不是特别高,但是却特别重要,是保护皇宫和皇帝的禁卫军统领,不是亲信干不了的。

延平元年(公元105年),年仅27岁的汉和帝驾崩了。留给邓绥的是一个生来多病的长子刘胜和一个仅仅一百天的少子刘隆

经过慎重考虑,邓绥最终选择了只有百天的刘隆为皇帝,并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理政。不是我不想立年纪大的长子刘胜,主要是因为刘胜身体不好,咱怕他担不起这千钧重担;也不是我非要代理朝政,而是小皇帝啥也干不了。

结果,刘隆当皇帝之后,仅仅过了220天就夭折了。咱还是一个不满一岁的婴儿,天天被抱来抱去抱上朝,宝宝有点吃不消,不玩了,还是找我爹去。

国不可一日无主,邓绥在刘隆夭折后,又力排众议立好和帝的侄子13岁的刘祜为帝,史称安帝,继续听政。

别问为什么还不立刘胜?都是刘家人,分什么彼此,刘胜身体不好,让他多休息不应该吗?再说,这些人都不是我亲生的,我有必要厚此薄彼吗?我只不过是喜欢未成年的娃娃而已,可塑性强嘛。

汉安帝刘祜还算是比较给力,没让邓绥在操劳国事的同时,还老是要考虑要立谁当皇帝的事。但是,在邓绥去世之前,他也根本不知道真正当皇帝是啥滋味,邓绥帮他代办到底了。

但有一说一,邓绥在处理国事方面还是很有章法的。

比如,延平元年(106年),四颗陨石坠地,37个郡国发生大规模水灾,毁坏庄稼。时人认为水灾发生原因是阴气过盛,归罪于邓绥专政。 自此,东汉连续六年爆发大规模水灾。眼看邓绥就要被舆论绑架,邓绥的应对措施是连续十多年打开帝国粮仓赈济饥民。别动不动给我上纲上线,我是不是一个好人,广大人民群众说了算。

比如,永初元年(107年),因为邓绥不立刘胜,到处又是地震、又是山洪、又是狂风、又是冰雹的,朝中大臣李固认为地震是由于邓太后“越阴之职,专阳之政”所致;大臣刘向认为冰雹是阴盛阳衰的响应,亦归罪于邓太后。 郎中杜根、同时郎、平原郡吏成翊世乃直言进谏邓太后还政于汉安帝,但都遭到了惩处。所以到了这一年十一月,大司空周章计划利用群臣对邓绥的不满发动政变,诛杀邓绥的哥哥邓骘兄弟及郑众、蔡伦,废黜邓太后和汉安帝,改立平原王刘胜为帝。但邓绥嗅觉敏感,及时把这件事给镇压下去了。

又比如,一直很老实的南匈奴,眼看东汉多灾多难,就想浑水摸鱼,南匈奴万氏尸逐鞮单于趁机发兵攻汉,同时乌桓的率众王无何、鲜卑首领丘伦等也跟着来凑热闹。邓绥当机立断,派何熙、庞雄、耿夔、梁慬等将领率兵迎击,最后打得南匈奴单于脱帽光脚来请罪、乌桓降附、鲜卑王亲自来朝,并遣120余部入质汉朝。

总的来说,邓绥主政期间,基本上还是能做到重用良臣,如杨震、班昭(女)等;能重视教育和科学,蔡伦造纸、张衡造浑天仪都出现在她执政后期;能重视文史,史书《东观汉记》就是她下令继续修撰的;能坚持廉政,对官员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严禁贪污腐败;能轻徭薄赋、体恤民情、洗刷冤情、赈灾救难、发展农业、兴修水利……历史上对她评价很高,那是实至名归的。

范晔和司马光都对她有高度评价:

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

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

永宁二年(121年),邓绥走了,享年41岁,谥号“和熹”。这个“熹”字,是历史对她一生的盖棺定论,有功于社稷才称“熹”。邓绥主政东汉16年,为东汉王朝呕心沥血,她是当得起这样的评价的。

但是,我们又要聊“但是”了。我觉得大家也不要把邓绥过于圣母化了,她很光辉,但不代表她真的很纯粹。前面的字里行间大家应该也能读出点什么,再举一个例子,邓绥不是一直不愿意提拔自己人吗?那么看看这一连串名单:西平侯邓广宗、叶侯邓广德、西华侯邓忠、阳安侯邓珍、都乡侯邓甫德还有身居要职的邓骘、邓凤、邓豹、邓广宗、邓忠、邓遵、邓畅,这些人是怎么上去的?

当然,这也只是力求客观一点,对邓绥来说,其实是瑕不掩瑜的。

最后,既然我们老说读史是为了以史为鉴,那我们就来看看邓绥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吧?

其实我们人有时候有点欲望、套路、圆滑、虚伪、缺点等等都是很正常的,因为有了这些东西,这个人才会显得真实。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这些东西当成了个性和习惯,要懂得去区分和克制。

邓绥肯定是想当皇后的,但她能够以退为进,这就是她的聪明之处。势不如人的时候你不忍,拿着鸡蛋就硬要往石头上砸,这不是刚烈,而是蠢直。想吃肉很正常,但是你没有能力去下筷子时,必须要学会把自己的口水咽回去,别没有吃到羊肉反而惹到一身臊。

我们现在有很多人,把我行我素当作一种个性在宣扬,我并不反对,但我只想认真负责地告诉大家,只有有资格、有能力的人才能任性。比如你家里有矿,你想上班就上班,不想上班就到处看看,这可以是你的个性;但是如果你家里有垂垂老矣的父母、有嗷嗷待哺和孩子,还有没有还完的房贷、车贷,你任性试试?

个性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有些人的条件具备门槛很高的兜底能力,所以他们可以无所谓。你要讲个性和自由是要根据自己的条件来的。

又比如,不服就怼,这种个性酷不酷?但为什么有些人怼了别人心情愉悦且毫发无伤,有些人则万劫不复?不是还是一个自身条件不一样吗?

程颐说过:“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识量过人者能之。”我们处于逆境的时候,一定要忍字当头,要三思后行,就算我们觉得自己确实接受不了某些事情,能不能先冷静地把事情的方方面面想清楚点再做决定。别像阴皇后一样,受了一点委屈就跟别人要死要活的,还特别喜欢满世界嚷囔,咋了,害怕别人不知道你愤世嫉俗吗?

另外,再说一点,当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或者地位之后,一定要保持谦和,别毫无克制地去放飞自我。假如邓绥当上皇后或者太后之后,就开始忘乎所以,她的结局不一定会大相径庭,但是她的名声和口碑一定会急剧而下。

我们今天有些同志,但凡口袋里有两块钱,或者是当了一官半职,便走到哪里都是能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来,放心,这样的人绝对很难善终,要么没有朋友,要么狠狠跌倒……

能做到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也能做到心满意足时的优雅,这是一种功力。邓绥就是这样的高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单于   延平   东汉   陛下   祖母   后宫   太后   筷子   皇后   皇帝   能力   个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