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窒息的“紧身连衣裙”事件背后,是无数家庭的悲哀


文 | 萌娱说

编辑 | 萌娱说


前言


前段时间,被热议的“紧身连衣裙”事件,再次撕下了无数“不合格”家庭教育的遮羞布。

本是想跟母亲分享自己买的新裙子,得到的却是劈头盖脸的一顿数落。那满满的分享欲瞬间被击碎。

为什么有些家长总是那么“扫兴”,热衷于给孩子“差评”?

而这种“以爱之名”的打压到底是在教育还是在“摧毁”?


01 一条紧身连衣裙


不久前,一位女生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与母亲“令人窒息”的对话,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共鸣。

于是,一时间评论区成了“吐槽大会”现场。

这位女生买了一个新裙子,她兴高采烈的穿在身上,拍了照片分享给自己的妈妈。而就在她满怀期待的等待着妈妈的夸赞时,一连串的质疑与否定,让她的心瞬间凉了半截。

“难看”。

“不忍直视”。

“不像样”

“你再高个十公分还可以试试”。



即便女儿通过“指责”母亲这是“典型的打压式教育”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获得的依旧是持续的打压:“真的不好看”。

但在这个女生晒出的照片中可以看出,这件衣服并没有母亲说的那么“不堪”,而且还在评论区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这时可能就会有人说了:妈妈那是为你好。毕竟现在有些衣服的确是过于暴露了。

但照片中所展示的女孩的裙子并没有过多暴露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包裹的严严实实”,唯一的“不足”便是把她的好身材给展露了出来。


但在她与妈妈的聊天中可以看出,妈妈在意的并不是这个问题,不然也不会说“让她再高个十公分或许可以试试”。

家长苦口婆心的诉说着自己的真知灼见,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对自己的孩子指指点点。

“不像样,谁家孩子会这么穿。”

在不断的质疑与否定声中,孩子便开始觉得自己或许真的如同他们所说的那么的“不堪”。

培养自信很难,但养成自卑的性格却很简单,只需要不断的打压与批评。


02 她说,“鸡”才这样穿


2021年中国青年报曾做过一项社会调查,调查了两千多名年轻人,其中有90.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曾遭受过父母的言语上的“打压式教育”。

数据一经发布,便在网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教育问题再次被推上的风口浪尖。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与家人分享自己的买了新衣服的喜悦时,不仅没获得他们的关注,反而被嘲“没档次”。

该网友说自己买了一套几百块左右的新衣服,是适合二十多岁年轻人的那种风格,她非常的喜欢,于是便很开心的发给自己的妈妈看,结果妈妈却让她退货,说这是大街上一眼看过去最丑的衣服,非常的没档次。



如果只是这一件事或许不会引起这位网友的不满,在这之前她就曾多次遭受到自己家人的“攻击”。

因为夏天衣服漏了点腰,就被母亲“荡妇羞辱”,说是只有鸡才这样穿。一件娃娃领睡衣,被她“嘲讽”像“日本女优”。

这已经不能算是“教育”了吧,纯粹是打压、羞辱啊。

你可以与孩子有不同的审美观、价值观,但直接全盘否定自己的孩子真的就能让她走上你所希望的那条路吗?

对自己的孩子恶语相向,无论你的初心如何,在一次次的否定中,只会将自己的孩子越推越远。

她说:“好羡慕别人会夸夸的妈妈。”


03 不敢夸奖的家长们


对于国内很多人来说,在童年时或多或少的都听说过“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种话。

于是,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别人家的孩子”一度成为无数孩童“厌恶”的对象。

毕竟“他”听话、学习好、热爱劳动、助人为乐……总之哪哪都好。

然而,就是这样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也没逃过父母“爱的教育”。

在一档综艺中,一个7岁的小男孩引发了热议。


刚上一年级的他,作业量却多的惊人,除了要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外,还有大量的“课外作业”等着他。因为差几分没考满分,于是在一个假期里,就被父母“督促”着做了三百多张试卷。



在别的小朋友都在开心的玩耍时,他已经还埋头在如同“山”一样高的作业中。他虽然抵触写作业,但却没有勇气反抗父母的权威。即便如此他依旧没有得到父母的夸奖。


他说:“她(妈妈)天天说我不好。”

但他的妈妈并非不想夸他,她只是担心“夸赞会让他‘飘了’”。



他的母亲为了他放弃了工作,开始做全职妈妈,所以她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所以一旦看到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她就开始焦虑,更加努力的鞭策孩子。

在节目中,她曾说,在自己的教育理念中,是没有所谓的快乐童年的。



对此,节目嘉宾傅首尔直言:“疯了吗?他才一年级。”

因为他还小,所以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在节目《少年说》中,她是全班、全年级、甚至全校第一,但唯独不是母亲心中的第一。

就是这样一个“学霸”却时常被母亲拿去跟他人比较,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多优秀,别人做得到,你为什么不行?


女孩哭诉着:“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看不到?”

“你们老是打击我,我就会一直觉得自己很差。”

这种“激将法”非但没能让她越挫越勇,反而将她所剩无几的自信吞噬殆尽。


但对此她的母亲只是说:“你需要打击,不然你可能会有点飘。”

不知从何时起,“被夸后容易骄傲”成了共识。于是,孩子在不断的打击中痛苦的成长着,家长在“不敢夸奖的心理下”无休止的“贬低着”自己的孩子。

最后,却落得个“两败俱伤”。


04 “生日快乐”成了她的噩梦


不可否认,无论父母是如何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但大多数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的。

所以他们才比任何人都“苛责”,他们不能让你因为一些“夸赞的话”就骄傲了起来,所以,他们开始不断的否定。

或许不少人认为,这种“打压”独属于中式教育,似乎国外教育就是好的?然而,并非如此,如何更好的培育下一代,这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

一位外国女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视频,让无数观看者顿感窒息。

她刚学了一段时间的小提琴,于是,便想在自己母亲生日那天,为她演奏一曲,给她一个惊喜。

然而,就在她兴致勃勃的演奏时,却被母亲打断了。

母亲开始指责她演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开始不断的批评她。

终于,无法忍受的女孩告诉了母亲,自己在祝她生日快乐,这是自己给她的礼物。

但母亲却说:“如果你真的想拉给我听,你不应该这样,你应该做到最好中的最好。”


最终,无可奈何的女孩说了句:“妈妈,生日快乐。”而后失望的转身离开了。


或许,之后她再也没有勇气、也再也不愿意通过这种方式去给母亲送去生日祝福了。

这场“生日惊喜”成了她的“噩梦”。


05 一场“家庭对抗”


随着谷爱凌的迅速蹿红,她的自信与大方也成了让无数国人关注的地方。

她家的教育方式更是让许多人羡慕,在称赞声中成长起来的她,似乎将自信刻在了骨子里。


她的妈妈一直在告诉她:她的出现让自己明白了爱的意义,她是自己的骄傲。

这段截图瞬间便在网络上刷屏,评论区无不在诉说着自己对于,来自父母的“表扬”的渴望。

但事实上,又有多少人能活成“谷爱凌”呢,大多数人都是“金靖”。

在一档节目中,金靖曾讲过“一个趣事”。

当她为了美好的身材,开始在家里跳绳减肥时,被路过的父亲看见,于是父亲便随意的说了一句:“你的腿是不是比你男朋友的腿还粗啊”。


这一句话瞬间让她备受打击,于是她严肃问父亲:

“你知道我为什么永远成不了谷爱凌吗?”

“因为她的妈妈永远不会指着自己女儿的腿,跟她说,你的腿比男的都粗。”

但此时她的父亲显然没有意识到女儿的痛苦,反而反驳道:

“谷爱凌的妈妈说她不好时,她会在采访中讲出来吗。”


在这场“家庭对抗”中,她不出意外的“惨败”。


06 “批评”不等于“打压教育”


行文至此,或许会有很多人反对:现在的孩子难道连说都不能说了?现在的孩子真娇气。


当然并非如此,“批评教育”的方式从来不应当是抨击的对象。一味的指责,或鼓励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不然只会诞生更多的“打压教育”的受害者,或无法无天的“熊孩子”。

“批评”从不等同于“打压”。

就像如今较火的“德云少班主”郭麒麟,在小的时候就没少挨郭德纲的骂,但现在看来他可以说是很优秀了。



或许是过了很多的苦日子,这让郭德纲在教育孩子上非常的严厉,正如他所说的,吃亏要趁早,从小一帆风顺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他会直接在公众平台上指责批评郭麒麟,从不留什么情面。但前提是因为郭麒麟做错了事,没有合理的安排好节目。所以这是“批评”不是“打压”。

我们无法说他的这种教育理念是完全正确的,但不可否认,在郭麒麟身上确实是比较成功的。

正如郭麒麟自己所言:“他的这套教育方法也确实让我很受用。”

也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

所以说,孩子做错事,应该挨骂,但当他有所成绩,即便那个成绩或许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鼓励,可能比一味的斥责更有用。


07 结语


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位被网友戏称为“小蕉太狼”的小朋友,备受观众们的喜爱。而他妈妈的教育方式更是让无数网友称赞。

在他们发布的一则视频中,小朋友问妈妈:

“如果我考上清华呢?”“那我会很骄傲”。

“如果我考上北大呢?”“那我也会很骄傲”。

“那..如果我烤地瓜呢?”“如果你把地瓜烤得又香又甜又软,那妈妈也会为你骄傲。”

“那我以后当个烤地瓜的老板”。“恭喜宝贝有了新的愿望!”


或许童言无忌,他很快就会忘记自己想当“烤地瓜老板”的梦想,但他一定会记得,他的妈妈允许他去“烤地瓜”。

不可否认,在“虎爸狼妈”的严厉教育下,的确培养出了一些人才,但大多数的孩子,却在这种“打压式教育”下深陷自卑的深渊中,即便是长大成人后,这种自卑感依旧如影随形。

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成为那万众瞩目的存在,大多数人过得都只是平凡的一生。

与其用这种方式去赌孩子的未来,为什么不允许他有一个“地瓜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麒麟   作业   地瓜   连衣裙   骄傲   悲哀   批评   母亲   父母   妈妈   事件   孩子   家庭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