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男孩,就像种树!父母给足这6种营养,他会越来越优秀

作者:枫子

来源:男孩派(ID: boy666dj)

男孩未来的样子,藏在父母的养育方式里。


《养育男孩》一书说:

“在我们生活的今天,女孩更能把握自己,她们积极向上,工作努力。但是,男孩在生活中却经常不思进取:学习成绩不佳、与同学关系不和谐、容易暴躁、容易染上酗酒吸毒等恶习。”

男孩的养育,对父母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男孩天生是个倔脾气,父母说东他偏往西,越是严格控制他越叛逆;


男孩虽事事粗心,大大咧咧,但却有着一颗敏感的心,很容易受伤;


男孩不开窍,作业写的潦草不说,还错误百出,怎么教都不会;

……


但如果耐心了解男孩的生理特点、成长规律和性格发展,我们就会发现:


男孩就像一棵树,养育男孩就像种树。


只要在男孩成长的过程中,注意以下6个细节,就能培养出一个独立担当且内心强大的男子汉。


01

很多父母觉得,男孩就是大大咧咧,不需要用太多细腻的成分来教育他们。


我们会在男孩受挫时,传递“男子汉就该坚强”的观念;


甚至在男孩脆弱时,不许男孩哭,也不拥抱男孩。


但其实,男孩要比我们想象的脆弱,也比我们以为的更需要温柔以待。


在《妈妈是超人》中有一幕,霍思燕负责当小朋友们的“一日园长”,要照顾孩子们一天。


期间,霍思燕因为照顾众多孩子,不免忽略了嗯哼。


嗯哼感觉到委屈,一气之下就要闹着要离家出走。

面对嗯哼的任性、闹脾气,霍思燕没讲什么大道理,只是接纳、理解、解释,就让嗯哼没了情绪。


其实,这就是小男孩。


他们大脑前额叶发育比女孩缓慢,自制力相对较弱,容易冲动,所以更需要循循善诱;


他们不擅表达,有更多的“孩子气”,情绪、想法都是通过肢体语言和行为动作表现出来的,所以需要父母更多的观察和耐心。


从小被温柔以待的男孩,才能懂得爱、学会爱,成为一个温暖的男孩。


02

《养育男孩》一书说:“如果你只能给儿子一样东西,那就给他尊重。”


教育家爱默生·艾格里奇博士曾分享过一个真实案例:


一个妈妈看到儿子60分的试卷,感到非常愤怒,因为她知道儿子根本没有用心学习。


以往她都会大发雷霆,骂儿子一顿,但一直没有效果。


这次她按着博士的建议,对儿子说:


“我现在很生气,所以我先不说太多的话,我生气是因为我知道你的能力有多大,但是这次考出来的结果真的配不上你的能力。


我很尊重你,也相信你能解决这个60分的问题。”


儿子很惊讶,虽然看见妈妈很生气,但他也听到了妈妈对他的尊重和信心。


于是男孩保证自己会解决这个问题。果然下一次考试时,他的分数提高到了90多分!


来自父母的尊重与信任,最触动男孩的心。


因为尊严,是男孩们骨子里的需求。


父母若是一味地用权威控制打压和羞辱男孩,往往只会激发出男孩天生的攻击性。


导致他们要么向外攻击,与父母对着干;要么向内攻击自我,变得自暴自弃。


反之,给予尊重却能很好地激发出男孩内心的能量,让他学会自我负责,自我成长。

03

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熊孩子都是男孩子?


道理其实很简单,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反骨。而是因为,受睾丸激素的影响,男孩天生爱打打闹闹,容易表现出粗暴、好斗。


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多,老是静不下来,更容易冲动和冒险,攻击性强。


所以,家有男孩,一定不能听之任之,任其发展。他们有不当行为时,必须要父母及时引导和纠正。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


有一个7岁男孩,每天放学时总喜欢用石头扔同学,家长多次教导,男孩就是屡教不改。


于是,家长便惩罚男孩抱着大石头走20分钟,这下效果立竿见影。


男孩边哭边保证:“我永远都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俗话说:小树在砍,孩子在管。


调皮是男孩的天性,但管教是父母的责任。


所以,当男孩不守规矩时,必须要管教,让他知道行为的边界。


当男孩没有教养时,必须要惩罚,让他知道做人的底线。


有管有教,有惩有罚,男孩才会心存敬畏、坚守底线,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样的男孩,走向社会时,才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04

心理专家李玫瑾说:


“人在早年吃的苦越多,他到后来承受力就越好。


家里的孩子,尤其有儿子,一定要苦着养,千万不要照顾太周到。”


男孩要在社会上立足,不仅仅需要知识和技能,更需要一种能吃苦的精神。


我老家有个男孩,出生时早产,所以从小就被妈妈捧在手心里长大,没吃过一点苦,受一点罪。


男孩初二时就辍学了,离校后亲戚介绍他去一家电子厂上班。因为有关系,给他安排了一个比较轻松的活。


但他还是干了三个月就辞职了,原因是太苦了。


之后又断断续续上了一年的班,也都因为吃不了苦,做不下去,现在就一直在家啃老。


能不能吃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男孩的人生成败。


父母再爱,也别溺爱男孩,而要让他:

吃学习的苦,在坚持中学会自律;吃劳动的苦,在动手中学会独立;吃挫折的苦,在困难中坚毅性格。

只有经历过苦,才能生出强硬的铠甲,去抵御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

05

有人说:你永远没法明白,男孩的脑袋瓜里都在想什么。


男孩子生性活泼好动,爱冒险,喜欢爬上爬下,从高处往下跳……简直就是什么刺激就玩什么。


因此,很多妈妈会习惯性地打击男孩的冒险欲:


为了不让男孩受伤,限制他靠近一切动作激烈的游戏;


为了不让男孩闯祸,禁止他参加所有莽撞、冲动、危险的户外活动。


作家刘继荣曾有一位朋友,就是这样的妈妈。


直到朋友发现,儿子性格变得内向胆小,做什么事都畏畏缩缩,她才幡然醒悟:让爸爸带着儿子去释放天性,去冒险,去尝试各种新鲜事物。


在户外,男孩跟着爸爸肆无忌惮的淋雨、踩水、叫喊。


在度假村,男孩跟着爸爸下水、抓鱼、爬树,在草地上打滚。


一段时间下来,虽然儿子的胳膊受伤了,脚也磨出水泡了,全身还到处是蚊子咬的包。


但妈妈发现,儿子变得勇敢自信了,不再怕黑,怕虫子,动不动就哭鼻子。


权威杂志《大西洋月刊》曾向公众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以安全之名的过度保护,将独立、冒险和探索精神从孩子们的童年中剥离,然而孩子们实际上并没有变得更安全。”

所以,与其死板地去约束男孩的行为,不妨给他们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去释放精力和好奇心。


孩子的冒险欲里,藏着他性格阳光的钥匙。


06

毫不夸张的说,男孩妈妈都有一部血泪史,那就是男孩在学习上的不开窍。


上课爱搞小动作,不爱学习不爱阅读,作业写的稀里糊涂,满脑子都是玩玩玩。


而这都是因为,男孩大脑发育相对迟缓,所以在理解能力、语言能力、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各方面都表现的比较差。


但这些差异会在男孩上中学以后慢慢缩小,甚至追上来。


所以,父母只有放下焦虑,遵循男孩的成长规律,允许他慢慢来,才是对男孩最好的帮助。


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给男孩多一点的鼓励,帮助他树立良好的心态:


就像钟南山,哪怕他从小就顽皮,经常逃学,学习很差,还留过两次级,但妈妈从不责骂他,反而总是鼓励他。


父母还可以根据男孩的特性来帮助他们学习:


比如,让男孩学习前先运动半小时,发泄掉由于睾丸激素给他带来的烦躁,以及血液中多余的多巴胺,便可以让男孩更集中注意力学习。


利用男孩的竞争心理,把学习变成挑战,激发男孩的学习兴趣。


最后,父母要坚定不移地相信男孩,让他变成自信。


就像知乎上一位妈妈,儿子是学渣,但她一直不放弃。


还告诉儿子,他是锅大,所以水开的慢,可能现在不如别人,但以后会比别人做的更好。


最终,男孩真的逆袭考上人大。


父母的耐心,就是男孩成长的最好养料,最终帮助他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07


《养育男孩》一书说:


“千万不要觉得你家的小宝贝还是个孩子,就是这个男孩,他终有一天会成为一位兼具责任感和成熟魅力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这一隐秘而巨大的变化,正发生在你与之共同生活的十几年间。”


男孩未来的样子,就藏在父母现在的养育方式里。


每一个自信、阳光、优秀的男孩背后,一定站着温柔而坚定、智慧又耐心的父母。


哪怕男孩的养育,劳心费力又伤神,他们也一直用心栽培,悉心浇灌,给男孩温暖,给男孩力量,给男孩指引。


最终培养出一棵能为家庭为父母遮风挡雨的大树。


愿每个男孩都能向着阳光,扎根深处,茁壮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父母   男孩   男子汉   耐心   性格   儿子   温柔   营养   能力   妈妈   优秀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