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六百年18 四朝重臣

17讲 四朝重臣

明朝有一位著名四朝一-永乐、洪熙、宣德、正统的重臣杨士奇,他连续做了43 年内阁辅臣,其中21年为首辅,在明史中为孤例。杨士奇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为官之道又是什么呢?

①为人德善

杨士奇(1366~1444年),名寓,泰和(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人。早孤,随母改嫁罗姓而姓罗,不久归宗仍姓杨。家特贫学勤勉,教书自给。建文初,纂修《明太祖实录》,被召入翰林,充编纂官。永乐帝即位,改编修。不久入阁,典理机务。后进侍讲永乐二年(1404),选士奇做了皇太子朱高炽的老师。

杨士奇像

杨士奇为人:德善器广。人有小过,多为掩饰。广东布政使徐奇带着岭南土产馈送廷臣,有人把所谓受贿名单报给朱棣。朱棣看名单上没有杨士奇的名字,就召他来问,他回答说:徐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得病没有参加,所以没有我。接着劝慰道:徐奇送点土特产答谢诗文赠行的人,应该没有其他意思,况且是否收了也不一定,也没什么值钱的,一点土特产而已。“帝遽命毁籍”。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朱高炽在做太子监国时,不满意御史舒仲成,当了皇帝后就想加罪于他。杨士奇说:陛下即位,诏向忤旨者皆得宥。要是惩治仲成,则言而不信,会有更多人害怕。朱高炽遂作罢。大理少卿弋谦以言事得罪朱高炽。士奇说:“谦应诏陈言,若加之罪,则群臣自此结舌矣。”于是洪熙帝升 谦为副都御史。

宣德时,阁中惟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杨荣疏阔坚毅遇事敢为。在永乐朝曾为内阁首辅,多次随从永乐帝北征,能知边将优劣、厄塞险易远近、敌情顺逆,但他曾接受边将馈送的良马。明宣宗朱瞻基知道后问杨士奇。杨士奇力言:“荣晓畅边务臣等不及,不宜以小过眚(shěng)介意。”朱瞻基笑着说:“杨荣常说你及原吉的坏话,你不报复他?”杨士奇说:“愿陛下以曲容臣者容荣。”意思是希望陛下能像宽容我一样宽容杨荣。这件事后来传到杨荣的耳朵里,杨荣觉得过去愧对杨士奇,于是二人相处融洽。

杨士奇还雅善知人,好推毂(gǔ)寒士,所举荐的有人从未谋面。像于谦、周忧、况钟等都是杨士奇推荐的,都居官一二十年,廉能冠天下,为当世名臣。

②为官尽责

杨士奇为官:尽职尽责。永乐六年(1408),永乐帝北巡命杨士奇等留辅太子高炽。太子喜文辞,赞善王汝玉以诗法进。杨士奇说:殿下当留意《六经》,暇则观两汉诏令。诗词小技不足为也。太子称善。

洪熙帝即位,升杨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帝御便殿,蹇义、夏原吉奏事未退。帝望见士奇,谓二人曰:“新华盖学士来,必有正直之言,咱们一块儿听听。”杨士奇入言:“恩诏减岁供,刚下二日,惜薪司传旨征枣八十万斤,这与前诏相违。”帝立命减其半。

时藩司守令来朝,尚书李庆建议,发军伍余马给有司,让他们按年缴纳马驹。士奇说:“朝廷选贤授官,乃使牧马,是贵畜而贱士也,何以示天下后世!”杨士奇复力言。又不报。过了一段时间,洪熙帝御思善门,召士奇说:朕怎么能真忘了你的谏言呢!听闻吕震、李庆等都不喜欢你,朕念卿孤立,恐为所伤,不便因你的谏言而取消,今有借辞了。说完,手里拿出陕西按察使陈智言养马不便疏,命人起草谕旨,立即执行杨士奇顿首拜谢。这可以看出:杨士奇尽职尽责,洪熙帝极力维护,君臣关系良好。

宣德帝以四方屡有水旱灾害,召杨士奇议商举措。杨士奇请:(juān)逮赋薪刍钱,减官田额,梳理冤案,裁汰工役,以广德意。结果,百姓大悦。两年后,帝问杨士奇说:“恤民诏下已久,今更有可恤者乎?”杨士奇说:“前诏减官田租,户部征收如故。”帝佛然曰:“从今天开始,不执行者,以法处之。”杨士奇再请抚恤逃民,严察贪官,兴举文学,鼓励勇士,并令受极刑家的子孙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又请廷臣大员,各举贤能之人,以备郡守官员。宣德帝皆批准同意。

这个时期,宣德帝励精图治,杨士奇等同心辅佐,“海内号为治平”。

③为臣恭慎

杨士奇为臣:举止恭慎。永乐年间,朱棣为立太子一事,犹豫不决。永乐九年(1411)永乐帝还南京,召杨士奇问太子朱高炽监国的情况。杨士奇以“孝敬”对,说:“殿下天资高,即有过必知,知必改,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永乐帝很高兴。

第二年,永乐帝北征,杨士奇仍辅太子居守。永乐帝还,因为迎驾迟缓,东宫官黄淮等下狱。杨士奇后至,却宽宥了。召问太子事,杨士奇顿首言:“太子孝敬如初。凡所稽迟,皆臣等罪。”帝意稍解。行在诸大臣竟相弹劾杨士奇不应该单独被宽宥,永乐八年(1410)将其打入锦衣卫狱,但后来就被释放出狱了。

永乐十四年(1416),帝还京师,微闻汉王夺嫡密谋及其不轨情状,便问蹇义。蹇义不答,又问杨士奇。杨士奇说:“臣与义俱侍东宫,外人无敢为臣两人言汉王事者。然汉王两遣就藩皆不肯行,今知陛下将徙都,辄请留守南京。惟陛下熟察其意。永乐帝不说话,便回宫了。

在这场夺嫡风波中,才华横溢的解丢了性命,而沉着老成的杨士奇却拥立太子成功。

当时有上书颂扬太平者,永乐帝出示给诸大臣看,大家都深以为然。杨士奇独说:“陛下虽泽被天下,但是,流徙尚未归,疮赛尚未复,民食尚艰难。如果再休息数年,天下太平可期。”帝曰:“然。”因对赛义等曰:“朕待卿等以至诚,望匡弼。惟士奇曾五上章,卿等皆无一言。岂果朝无阙政,天下太平耶?”诸臣惭愧谢罪。

宣德元年(1426),汉王朱高煦谋反。宣德帝亲征,平息之师还,途经献县单家桥,侍郎陈山迎谒,言汉、赵二王实同心请乘势袭击彰德擒赵王。杨荣极力赞成。杨士奇说:“事当有实,天地鬼神可欺乎?”杨荣厉声道:“你要阻挠大计吗!今逆党言赵王实际与其共谋,何谓无辞?”杨士奇说:“太宗皇帝三子,今上惟两叔父。有罪者不可赦,其无罪者宜厚待之,疑则防之,使无虞而已。何遽加兵,伤皇祖在天意乎?”这时惟杨薄与杨士奇合。

将入谏,荣先入,士奇继之,者不纳。寻召义、原吉入.二人以士奇言于帝。帝初无罪赵意,出兵事不再提了。直到还京,帝思杨士奇言,谓曰:“今议者多言赵王事,奈何?”士奇说:“赵王最亲,陛下当保全之,毋惑群言。”帝曰:“吾欲封群臣奏章示王,令自处何如?”士奇说:“善,更得一玺书幸甚。”于是发使奉书至赵。赵王得书大喜。哭泣地说:“吾生矣!”即上表谢且献护卫,言者始息。宣德帝对杨士奇说:“赵王之所以得到保全都是你的功劳啊”,然后赐给他金币。

宣德五年(1430)春,宣德帝奉皇太后谒陵,召英国公张辅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杨薄,朝太后于行殿。太后慰劳之。帝又语杨士奇说:“太后为朕言,先帝在青宫,惟卿不惮触忤,先帝能从,以不败事。又诲朕当受直言。”士奇对曰:“此皇太后盛德之言,愿陛下念之。”

宣德帝尝微行,一天夜里幸杨士奇家。杨士奇仓皇出迎,顿首曰:“陛下奈何以社稷宗庙之身自轻?”帝曰:“朕欲与卿一言,故来耳。”后数日,获二盗,有异谋。帝召杨士奇,告之故。并说:今而后知卿之爱朕也。

宣德帝崩,英宗即位,刚九岁。军国大政奏报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推心任用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有事派太监到内阁商量,然后裁决。三人也自信,能侃侃陈述自己的意见。杨士奇首先请训练士卒,严守边防。又请以次租税,慎刑狱,严核百司。皆允行。正统之初,朝政清明,皆士奇等之力也

是时宦官王振受宠于正统帝,大臣建言,往往下狱。王振借茬整杨荣。杨荣没多久就去世了,此后,杨士奇、杨溥就更加势单力薄了。其明年兴师麓川,库藏耗费,士马死了数万。尤其是太皇太后死后,王振更加嚣张。朝廷大臣,人人惴恐。这时,杨士奇已老,不久病卒,年近八十。

“三杨”退出政坛,标志着明朝结束了“永宣之治”的局面杨士奇身历五朝,辅佐四位皇帝,长期在宫中值守,尚能保住善终他为人、为官、为臣的三个法宝一一德善器广、尽职尽责和举止恭慎,值得后人借鉴。

[明]谢环《杏园雅集图》 (局部) 左起:少詹事王直、少傅杨士奇、大学士杨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官田   先帝   汉王   故宫   宣德   重臣   群臣   尽职尽责   陛下   永乐   大臣   太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