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青岛蓝谷露营赏梅吧!3月18日寿山梅谷露营赏花会开营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坐落在青岛蓝谷天柱山脚下的寿山梅谷万株梅花争先开放。伴随花期而来的“2023寿山梅谷露营赏花会”暨首届蓝谷山海露营大会也将于3月18日正式拉开帷幕,让青岛的春季休闲度假活动将更加缤纷多彩。据介绍,寿山梅谷露营地是蓝谷区计划全力打造的“蓝谷露营”文旅度假品牌的第一个启动项目。

首届露营赏花会由青岛蓝谷管理局、即墨区文化与旅游局、鳌山卫街道办事处指导,斯维登集团与青岛以琳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活动主会场选址青岛蓝谷核心区蓝鳌路南侧的天柱山寿山梅谷园区。园区内栽培种植了4万余株梅花、近1万株樱花、20多万株映山红,随着梅花盛花期的临近,“梅下露营”“睡在花海”将成为现实。

活动期间,主办方将在寿山梅谷山间平缓地块划定专业、可控区域,搭建户外露营营位,配套基础露营服务设备设施,制定露营度假产品安全保障方案及运营管理规范,与国内一线专业露营组织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承接国内外露营度假客群的露营休闲体验需求。一期拟搭建固定营位90组,其中:标准营位(大帐篷、可过夜)22组,天幕、露天自助营位(不过夜)100组。所有营位均采取线上预约销售模式,游客可在官方渠道通过登记预约抢购,营区单日最大接待量限制在500人次以内。

露营赏花会期间,自助寻香赏梅、梅花文创产品体验、青梅煮酒煮茶、赏梅主题汉服秀、“梅好时光”主题摄影大赛及摄影展、百岁梅花捐赠百岁老人等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也将同步展开。青岛市自媒体联盟还将在“寿山梅谷”举办赏花视频比赛,将比赛的成果适时通过线上、直播等方式让大众线上欣赏到梅谷的盛景。

据介绍,青岛市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是继实体经济振兴发展行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行动之后,青岛市开启的又一重要攻坚行动。

青岛蓝谷是青岛市委、市政府助推海洋强国战略打造的以海洋为主要特色的高科技研发及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域。青岛蓝谷坐拥鳌山湾,依山傍海,气候温和湿润,区域内旅游资源众多,温泉、海洋、科技、山体、农业是青岛蓝谷旅游资源的核心构成。蓝谷海水溴盐温泉独具特色、山海湾岛资源禀赋良好、文化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海洋科教资源最为雄厚、旅游产业要素不断集聚。青岛蓝谷,拥有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优势。滨海一线是蓝谷最具活力的区域,43.9公里海岸线是大自然赐予蓝谷的黄金海岸线。

2022年8月成立青岛蓝谷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发起文旅产业起势攻坚战,统筹推动蓝谷文旅产业发展,蓝谷文旅产业蓄势待发。目前,小管岛项目已列入青岛市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正在有序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品位、专题化的海岛旅游组团,构建山、海、湾、岛、城旅游共同体,借势融入青岛海滨旅游传统市场,造势崛起崂鳌一体青岛东部旅游全新板块;打造近海旅游精品项目,加快推进电竞产业园、矿晶博物馆项目等滨海旅游项目开发;推动人才公园三期、滨河公园、大任河公园三个绿地公园项目建设,依托轻轨11号线蓝谷段的10个站点,构建一站一景线性公园,投资建设轻轨“云中栈道”项目,完善旅游标识,活化城市功能;启动七沟岸线旅游开发,引进国内民俗文化特色美食标杆——陕西袁家村运营团队,打造以胶东渔家宴、渔村民宿、海滩赶海为特色的渔家风情美食街,“鳌湾仙境,最美渔乡”,体验最原生的山海景观、最乡愁的渔乡。

作为全国海洋科技创新要素聚集地,青岛蓝谷还充分发挥海洋科研平台集聚优势,结合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的实际需求,鼓励、支持、引导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探索科普、研学等海洋教育机制,孵化、衍生出一批高质量研学游的企业、单位,全力打造海洋科普研学新高地。目前已争创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2家,青少年科学教育基地2家,青岛市科普教育基地7家,开展研学活动单位23家。蓝谷结合自身科研平台优势,大力鼓励、支持、引导科普研学活动发展,抢抓国家推广中小学生研学游的机遇,探索开发海洋科普研学游市场,使海洋科普研学产业成为蓝谷的“活跃分子”。

2023年,蓝谷将锚定“打造最美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目标任务,聚焦产业策划引领、重点项目突破、运营品牌提升三方面发力,围绕“海洋旅游活动力提升行动”,实现蓝谷文旅产业可持续高品质快速发展,构建“三海岸、两翼、一线、一中心”的滨海旅游发展框架,以点带面、以线连片,完善蓝谷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肖芳 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青岛   滨海   青岛市   旅游资源   梅花   海洋   公园   产业   项目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