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提醒:慢性鼻炎折磨人,多数都是因为它,中医内外兼治有妙招

慢性鼻炎在冬春季节是高发期,主要影响人的呼吸系统,典型表现就是“鼻涕不断”。很多人认为慢性鼻炎是由于过敏所引起的,而中医主要从内因和个人体质考虑。

慢性鼻炎,多数是因为受风寒

《黄帝内经》云: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鼻涕也属于人体津液的范畴,中医学认为,慢性鼻炎大多数是因为冬日闭藏不当,受了风邪和寒邪,淤积在体内所致。当我们人体阳气生发时(这种生发包括外界阳气生发的引诱和内在阳气生发的鼓舞),阳气试图把身体里面的风邪和寒邪驱逐到体外。

所以慢性鼻炎患者大都会出现鼻涕不断,可以把这种现象看做正气驱逐邪气的一种表现,就像人感冒会出现发烧一样,不应该去遏制它,反而应该去帮助它把风寒驱逐出体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除。

从寒入手治鼻炎

鼻炎,看起来是局部问题,轻者表现在胃脘部的痞结,是脾胃的运化升降失衡。重者,就有在肚脐四周的痞结,是肺、脾、肝、肾己为寒所困。肾不能为肝提供能量,以至于脾胃不能运化生清,上达脑窍。若腹诊,手指指腹会感受到小腹寒凉。

鼻腔有炎症,口腔或许有口臭,胃部或许喜冷饮,这些都是郁而生热,是假热;小腹的寒凉却是真实,乃一派上热下寒的格局。

从饮食上忌寒冷冰凉之食

《难经·四十九难》:“形寒饮冷则伤肺”从对付外寒入手治鼻炎,首先从饮食上就是忌寒冷冰凉之食。很多人喜欢喝冷饮,喝冷饮首先会使你的胃丧失知觉,这样人就会不知饥饱,长此下去,人就会得肥胖症。

另外喝冷饮就相当于把寒气放入体内,使胃变成一个冰水袋,胃的寒气会通过食管影响你的气管、肺,导致呼吸系统的气血循环功能衰退,出现阳气不足,阴寒内盛的局面,就会使大量寒痰、痰饮蓄积在体内,留在气管里面。

当自己阳气不足的时候,可以相安无事,当阳气生发的时候,阳气出于本能,保护性地想把这些黏液、黏痰排出体外,这就引发了慢性鼻炎。

以辛温之品散寒

其次,从治疗上,“病痰饮者,当用温药和之”,就是用一些辛温、辛热、发散的药,把体内的寒气散出来,比如辛夷花,还有常用的麻黄、桂枝、细辛、苍耳子等等。

针灸疗法

此外,针灸、艾灸、穴位按摩等中医外治疗法,对症治疗鼻炎有一定优势。比如鼻塞时间长,鼻涕多,黏黄或黏白,嗅觉迟钝;检查见鼻内肿胀,呈桑葚样;伴咳嗽痰多,声音重浊,舌资暗红有瘀斑,脉弦细或涩数等,一般可取穴合谷、迎香、印堂、肺俞、脾俞、风池等。

若长期鼻塞,可取穴内鼻、肾上腺、肺、外鼻、神门等。针灸治疗鼻炎疗效确切,但对于不同类型治疗也有差异。

艾条灸法

取穴:阳白、迎香。

方法:用艾条温和灸30分钟,至额部微出汗,针灸距离以患者感到温热为度,每日1~2次,5次一疗程,注意灸后避风。此法对感冒鼻塞、额窦炎也有效。

穴位按摩

按摩一些特定穴位,能起到很好的治疗鼻炎的效果,且还能有效降低鼻炎发作风险。可以用手指交替按摩印堂大约50次,再按摩太阳穴1分钟,之后,中府穴、尺泽穴、合谷穴还有风池穴等都需按摩大约1分钟,这样对治疗鼻炎效果非常好。

按捏鼻子,可每天有空时在鼻子两侧从上往下不断按摩、揉捏,然后再轻轻按住迎香穴一分钟,这样也能够获得辅助治疗的效果。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庄庄

编辑:于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鼻炎   风池   印堂   阳气   穴位   寒气   妙招   体外   针灸   冷饮   鼻涕   中医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