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一,今日份见闻与思考

如果说,春天是适合去感受自然的季节,那么缩在安乐窝里的我又算什么呢?

花很美,但需要有人赏。一个马上要毕业的小年轻跟我说,世界那么大,为什么一定要缩在一个养老公司里?

那一刻,我其实是有点触动的。曾几何时,我也会有前往世界看看,看美景,看风情。可是,在这些活动实施之前,我总会去想,我的积蓄够不够我去看这个世界,又或者说,我的工作岗位真的可以等我这么久吗?

三年的停滞刚刚复苏,万事万物都在百废待兴,我看到的是无数涌入大城市的青年人,面对求职,有的人或许能很轻易找到期望的工作,但还有很多人只能在无数的海投之后,收获并不值得去做的工作。

工作是为了什么?

很少会有人认为,工作就是拿着连基本生活都难以满足的薪资,干着几个人的活吧?

在我看来,民以食为天。首先,工作要解决的是要人的物质需求,即衣食住行。每年换季时,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新款式衣服出现,就算不买昂贵的大牌衣服,那便宜的衣物总得有吧;不然,成天穿着各式各样的旧衣服,有的还有破了,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想要的吗?再说食,如果省去了衣物这项开支,那么吃饱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人是铁饭是钢,不吃饭就像不喝水一样扯。饭是必须,那么怎么解决,或许有个包吃的工作,那么饭就很容易解决。但是,这份工作不包吃,那么就不得不去自己买。自己做饭,是个好注意,但是首先要有一个能提供你做饭的地方。出去买饭,在大城市一顿二三十;在小县城,饭也不会便宜到哪去。住,工作包住是最好的选择了。如果不包住呢,租房对于在大城市打拼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选项,但是租房的条条框框又太多,少至几百多至几千。可是薪资才多少?出行,对于两点一线的上班族来说,都是经过规划才找到一条兼顾价格于与时间的出行路线。

苦难是不是真的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

在我看来,并不是。

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这些年,见过太多太多的变数了,生活质量确实提高了。那么,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就显得尤为重要。饱腹蔽体这两个基本显然已经差不多解决了,在我身边却有很多人在物欲上并没有这么强烈,那是因为他们开始追求精神富足了。

中国的上层建设其实也在快速发展,但人的欲望也是无限的。从能在书本中与古人对话,到现在的网络新媒体时代,时代的发展很迅速,但需求也在增加。

一份工作,如果薪资仅仅只能勉强维持生活,那么自然而然不会有其他需求,但对于如今见过世面的大学生来讲,一份仅仅只能维持生计的工作,这是不需要大学生文凭的,凭借初中高中的水平也一样能干,那么,辛辛苦苦考进大学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如果说,考入大学是为了学术研究,为了研究文献,那么有了这份经历,又没有考上研,出来工作,真的会有相应的职位相配吗?

很多家长会觉得,那是因为这些孩子没吃过苦,不懂赚钱的辛苦。那就又回到了我先前提出的苦难是不是真的每个人都必须经历。

这批大学生一定会有相适应发岗位,但是碍于国内经济发展,很明显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千千万,可是能给大学生提供的岗位就只有这么些,优胜劣汰下来,位于末尾的双非本科就会求职艰难。而他们就会加入到考研大军之中,明明并不是那么适合,但由于就业环境的艰难,导致他们不得不加入考研,或许会有成功的,但是更多的是失败的。

而失败的这一批,如果仅仅只差那么一点点,再家里条件支持的情况下或许会选择二战。但是,如果差距很大,家庭不富裕,那么这批还在春招的孩子,就会和大批的往届,秋招没过的竞争。

说了这么多,我以为,如果工作仅仅只是为了工作,那么什么条件都可以接受。但,结合现实,需要再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还需要精神需求,这很难,但每个人都值得去尝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薪资   见闻   衣物   中国   大城市   苦难   物质   需求   孩子   今日   大学生   日记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