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老汉因儿子参军落选,拿出小学课本说:我就是里面的烈士

前言

1990年,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一户年久失修的土坯房里传来了老人的叹气声,他望着窗外大片的雪花飞扬,心中思绪万千······

儿子在一旁低声说:“爸,您能不能回老部队一趟,去帮我争取争取当兵的事情。”

老人抽着旱烟,眼睛从窗外转向了正在猛烈燃烧的炉火,脸上的表情既严肃又显得无奈。

几天之后,老人在外甥的陪同下从黑龙江省来到了河北保定驻军某部政治部接待室,接待员谢干事望着眼前这位农民打扮,满腮白胡子的老人问:“您来这里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吗?还是要找人?”

老人拿出了一个能证明自己身份的残疾军人证,又拿出了一本小学课本,递给谢干事:“我就是书里面的烈士,我叫李玉安。我是三三五团三连的老战士。”

谢干事翻开了小学课本,看到《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李玉安”三个字的时候,马上安排老人先在警卫室等待,然后自己跑步去向首长汇报。

01

谢干事把情况报告给部队首长后,军史办公室的李淼生主任亲自接待了老英雄。

李淼生握着李玉安的手说:“老英雄,这么多年了,您为什么不早来部队呢?您是国家的功臣,您是我们的榜样啊!”

整整一天的时间,李淼生主任和李玉安一起回忆了曾经的战斗岁月,聊起了让他们永生无法忘记的朝鲜战争中最壮观的战争之一:松骨峰阻击战

1950年11月30日清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八军一一二师三三五团接到紧急任务:马上前往松骨峰阵地,阻断南逃美军第二师第九团。

接到命令以后,战士们拿起装备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了松骨峰阵地。就在他们刚刚赶到的时候,敌军的汽车正在驶过,在这关键时刻,三连副班长李玉安对大家喊道:“依托有利地势进行反击,一个敌人也不放过去。”

100多名战士和300多名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展开了搏杀。

美军30多架飞机疯狂地扔炸弹,地面上的坦克在横冲直撞,炮兵部队向我军发起了排山倒海似的炮击,整个松骨峰山头瞬间变得浓烟滚滚。

战士们拼命地进行射击,敌人倒下的同时,飞机扔下的炸弹也越来越多,山顶上的地面被撕掉了一层皮,战士们被土埋在了里面。被炸死和烧死的战士永远地沉寂在这片燃烧着的土地,受轻伤的战士来不及为死去的战友悲伤,爬起来继续战斗。

几十年后,当李玉安再次回忆起当时的惨烈场景时,老泪纵横:“战士们牺牲的时候,身上枪眼都不止一个,很多战士的身体被炸弹炸出了口子,一边流着血一边拼命地进攻。”

在这座冒着滚滚浓烟的山顶上,战士们用血肉之躯和不屈的斗志与敌人展开了生死搏斗。不断有战士们倒下,不断有战士吹起进攻的号角。

8个小时过后,这100多名战士,抵挡住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子弹没有了,战士们就和敌人拼刺刀;刺刀弯了,战士们就用牙咬;牙齿崩了,战士们就抱着敌人一起滚入火坑同归于尽。

副班长李玉安的表现尤其英勇,他身带烈火扑向敌群,拿着打光子弹的冲锋枪和敌人搏斗,一个人和六个美军厮杀在一起,最后中弹倒在了冲锋的路上。这100多名战士和3倍于己的美军进行对决,以全部阵亡的代价成功完成了阻击任务。

此时,李淼生主任双眼噙满泪水问道:“老英雄,您受了那么重的伤,是怎么活过来的呢?”

李玉安说:“我中弹以后,身上多处地方流血,我忍着剧痛从山头爬到了路边,然后昏迷了。后来被清理战场的朝鲜战士发现后,送到了志愿军某部救治,然后又辗转被送回国内治疗,半年后才完全苏醒过来。”

几十年之后,李玉安对自己受伤的过程轻描淡写,事实上他的伤势十分严重:子弹从右腋下穿过,肋骨断了,颈椎也受伤了。他被送回国内后在牡丹江医院治疗,后来因伤势严重,一直处于昏迷状态,被转到武汉某医院治疗。

医生给他做了开胸手术,当打开胸腔的时候,医生流着泪对身边的护士说:“前胸部有弹片残留,后胸里面已经感染化脓了,如果没有顽强的生命力,估计早已离开人世了。”

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医生给李玉安做了8次手术,他的身体终于慢慢有了好转,然而,前后胸留下的碗口大的伤疤,使他再也不能干重活,甚至连走路快了都会喘不上气来。

松骨峰战斗结束后,李玉安被评为特等功功臣。在此之前,李玉安在四平战役荣立一等功,渡江战役荣立一等功,先后获得了十多次大功。

身体残疾了,无法重新走上战场,李玉安为了不给部队和国家添麻烦,向部队提出转业。1952年,李玉安带着十多枚勋章和残疾的身体转业来到黑龙江省巴彦县成为了一名工人,他把勋章放在家里的角落,从此隐藏功名40年。

故事讲到一半,这时,李玉安和李淼生发现身旁已经站了数十位同志,大家都眼含泪花地看着眼前这位老英雄。

02

李玉安转业以后就再也没有露过面,一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部队的领导和战友都以为李玉安牺牲了,作家魏巍还把他写进著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当中。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被选入中小学教材,李玉安的妻子和孩子们经常问他:“课文里的人是你吗?”

每一次,李玉安都说:“不是我,中国这么多人,当兵的人也那么多,重名的人自然也多。”

在工作岗位中,李玉安兢兢业业,一家8口人,靠着他每个月50元的工资生活,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是,无论有多难,李玉安都没有向组织提出过半点要求。退休之前他有过一次涨工资的机会,但李玉安让给了家里更困难的同事。

很多亲戚说他傻,说他不为儿女着想,再次谈到这件事的时候,李玉安情绪上有些激动地说:“全连100多人都牺牲了,我现在活着,要延续他们的伟大精神,活得必须像一个战士。”

“必须活得像一个战士!”这句掷地有声的话刚刚说完,现场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李淼生主任问李玉安:“老英雄,您这次回部队,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光顾着和您聊往事,都忘记问您了。”

这时,李玉安说:“我有六个孩子,在六个孩子中,小儿子从小就想去当兵,我也想让他继承我的志向,成为一名军人。可是,连续三年报名参军,都因为名额有限,没有被录取。我现在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才来请老部队的首长们帮忙。”

部队首长们听后,经过研究决定,又和当地政府进行了协商,最后以特殊情况接受了李玉安的小儿子入伍。

黑龙江省委书记孙维本等领导同志专程到家中看望李玉安,但是,当他们提出给李玉安的生活提供一些帮助时,李玉安拒绝了。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杨得志也亲切地会见了李玉安。

此时,李玉安的事情被媒体报道出,曾经的抗美援朝“烈士”重新出山给国内外带来了巨大影响。

10月24日,李玉安作为中国人民友好代表团成员,受邀参加朝鲜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40周年活动。朝鲜中央人民委员会授予李玉安“一级国旗勋章”,金日成亲自为其授勋。

03

《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著名作家魏巍得知李玉安依然还健在的消息后,连续几天都无法入睡。

当两位老人在北京相逢后,望着彼此潸然泪下,他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在他们的灵魂深处早已经相识了几十年。

那一夜,两人彻夜长谈,谈松骨峰阻击战,谈这些年的生活。

聊到战役中牺牲的战友时,李玉安百感交集,泪眼婆娑。他用手捂着头好一会才稳定住情绪,然后悲伤地说:“太惨烈了!战友们牺牲时的场景,几十年过去了,都还像在眼前一样。”

魏巍得知李玉安几十年都过着清贫的生活时,内心的触动非常大,打仗时奋不顾身,伤残转业后又隐姓埋名过着清贫的生活,这样的品质怎能不让人心生敬佩呢?

魏巍与李玉安

分别的时候,魏巍把自己写的《东方》和《魏巍散文集》送给了李玉安,并认认真真地在两本书的第一页上写道:“赠送给松骨峰战斗英雄李玉安同志,您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当李玉安转身要离开的时候,魏巍看着身着蓝色旧中山装和磨得发亮的黑裤子时,喊了一句“等一等”。

李玉安停下来看着魏巍,只见魏巍在桌子上认真地写着什么,几分钟后,他把一封信交给李玉安:“你把这封信交给当地政府。”

信中的内容让李玉安非常感动,那是作家魏巍嘱托当地政府照顾他的一封信。信拿回去了,但是,李玉安始终没有把它交给政府

结尾

李玉安和魏巍见面后,新华社播发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烈士’李玉安还活着,40年在平凡岗位默默无闻为国家做贡献”的新闻。几天后,各大媒体争相转发,一时间,李玉安的事迹被更多的人知道了。

很多爱心人士来到李玉安的家里看望他,并给他带来了很多的生活用品,但是,李玉安坚决不肯收。

当地的年轻人来看望李老,他们问李老:“您如果早说出自己的身份,这些年的生活会好很多,而且这些都是您应该得到的待遇。您过了几十年的清贫生活,觉得苦吗?”

这样的问题,李玉安老人听得太多了,他说:“我从来没有把自己看成英雄,当兵打仗是我应该做的。全连100多人都死了,我还活着,我如果向组织提要求,我怎么对得起死去的兄弟们!”

1997年,李玉安在黑龙江省巴彦县病逝,享年73岁。

中国能有如今的盛世,是无数先烈为之奋斗的结果。他们面对强敌奋勇向前,他们以萤火燃炬,他们用自己微弱的光照亮了祖国的未来。

正如魏巍所说,“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他们,永远是我们心目中最最可爱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巴彦县   黑龙江省   朝鲜   志愿军   老汉   烈士   课本   部队   战士   敌人   儿子   老人   可爱   英雄   小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