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之乱-开闽圣王的那些反其道行之的不孝子

唐朝自安史之乱之后,天下就进入了大乱时期,各地藩镇割据,农民起义不断。河南光州有兄弟三人分别是王潮、王审邽和王审知,他们兄弟三人在当地被称作“三龙”。

此时天下已经大乱,安徽寿州王绪拉拢起一支队伍攻打光州,于是王潮兄弟加入了王绪的队伍。

王绪的队伍本来实力就不强,因此很快就退出了争夺中原的竞赛,转而南下逐步就进入福建,因为王绪多疑,于是王潮兄弟夺取了军队控制权,此后兄弟同心在福建建立起自己的基业。

王潮后来去世,因为王审知知人善任,能力出众,故此王潮舍弃儿子,将自己的位子直接传给了王审知。

王审知从此在福建南征北战,最终占领了福建全境,从而在混乱的唐朝末年天下大乱中占据了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最终在后梁时代被封为闽王,从而得到了中原王朝的认可。

王审知能够从乱世中建立闽国,屹立于五代十国之中,靠的是兄弟同心,家族团结,同时他自己没有太大的野心,他的目标就是占据福建保境安民,故此在他统治福建期间,闽国大治,原本落后的福建得到进一步开发,而他也被誉为开闽圣王。

不过王审知死后二十多年,闽国就灭亡了,而闽国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他的儿子走上了和王审知截然相反的道路,兄弟互相猜忌内斗,不顾实力的野心,一个接一个都是昏君,最终将王审知努力几十年的成果毁于一旦。

后唐同光三年,王审知病重,于是他将一切权力都移交给长子王延翰,不久死去。

王审知并没有称帝,他一直对中原王朝称臣,他的爵位是中原王朝册封的,因此王延翰并不能马上继承王审知的职位和爵位,他只能自称“威武留后”,这是唐末五代时期地方军阀自立的的称呼。

此时的后唐皇帝唐庄宗,在接到王审知死后的消息后, 不知什么原因只让王延翰继承了威武军节度使的职位,并没有把闽王的爵位给他,因此引起了王延翰的不满,本来就处于独立于后唐朝廷之外的事实,他心中有了称王称帝的野心。

不久之后,后唐庄宗因为内乱被杀,明宗继位,中原一片混乱,为了拉拢支持者给了王延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位,这个职位表示王延翰成了宰相。

不过王延翰可不稀罕这个宰相,毕竟一个虚名没什么用。你们不给我闽王,老子自己当。

于是王延翰找来自己的手下拿出《史记》,翻开其中的《东越列传》里关于闽越王无诸的记载,表示闽自古就“闽,自古王国也,吾今不王,何待之有?

老大这样说了,手下自然不会反对,于是一直拥戴王延翰称王,于是王延翰自称闽王,修建宫殿,设置百官,礼仪细节以及礼乐典章制度都效仿天子,正式独立于后唐朝廷之外。

对于王延翰的自立为王,后唐明宗自然很生气,但是也无可奈何,毕竟双方远隔千里,中间还有别的割据政权,实在无法打击,只能生闷气。

王延翰自立为王后,感到自己的愿望已经满足了,于是他不在关注怎么治理国家,认为自己大业已成,于是整天忙于享乐,修造宫殿。

同时王延翰对于自己的兄弟也不放在眼里,他随便找个借口将二弟王延钧赶出了都城福州,出任泉州刺史,这让王延钧大怒,于是他心怀不满准备造反。

王延钧知道自己实力不足,于是找到了另一位大哥,也就是王审知的养子王延禀,这位老兄早年恨王延翰,一听王延钧要造反,马上答应,二人准备造反。

很快王延钧和王延禀起兵造反,王延翰仓促应战很快被打得溃不成军,王延禀直接打进福州生擒王延翰,随后公布王延翰的罪行,并表示王审知就是王延翰毒死的,随后将王延翰斩首。

王延翰死后,王延钧带兵来到福州,王延禀因为自己是养子,故此推举王延钧为新一任闽王。

不过王延禀并不是心甘情愿让位的,他只是想将王延钧当成傀儡,自己实际掌权。

王延钧自然不想当这个傀儡,于是在共同的敌人没有后,二人迅速成了对手,很快王延禀战败被杀,王延钧成为闽国真正的第一人。

王延钧继位后改名王鏻,他一反其兄的政策,再次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并且表示“楚王马殷、吴越王钱镠皆为尚书令,今皆已薨,请授臣尚书令。”但是后唐没有给,于是王延钧一气之下断绝和后唐的关系,就像他的哥哥一样,你不给,我就直接自己当,不过他哥哥只敢称王,他是直接自立为帝。于是王延钧改元龙启,国号“大闽”。

然而王延钧在称帝后居然也同他的哥哥一样志骄意满,从此不再关注朝政,反而崇信鬼神,轻视将士,并且肆意杀害忠良,弄得人心涣散。

王延钧不理朝政整天享乐,将大权都交给了长子王继鹏,然而他万万没想到他最后会死在这个儿子手上。

王延钧身边有个婢女李春燕长得很漂亮,被其长子王继鹏看上,于是王继鹏找到嫡母陈金凤要求父亲将李春燕给自己。

王延钧因为陈金凤的原因十分不高兴的将李春燕给了王继鹏,可是这件事让王延钧的次子王继韬不满,他一向和王继鹏不和,因此他想要借这件事杀了王继鹏。

王继鹏得知后,感觉不能这样坐以待毙,于是找到手下李仿商量对策,最后决定先发制人杀了王继韬。

不过他们还没动手,就因为李仿趁着王延钧生病杀了自己的死敌李可殷,被王延钧知道了,为了自保王继鹏和李仿直接带兵杀进宫中,王延钧混乱中被士兵打成重伤躲藏,因为受伤严重痛不欲生直接被杀死。

王继鹏在得知王延钧死后,自立为帝,不过由于是通过兵变称帝。王继鹏内心十分不安,他十分害怕自己的亲族效仿自己推翻自己,于是开始对宗室大开杀戒。

首先是他的叔父王延武和王延望因为才能出色,威望高,成为王继鹏的首要目标。

王继鹏马上就杀了这两位叔叔以及他们的儿子,对于握有兵权的兄弟直接罢免兵权。

在解除宗室的威胁后,王继鹏也开始了享乐生活,大修宫殿,崇信鬼神,不理朝政,很快他也走上了覆灭道路。

王继鹏每天享乐,喜怒无常,甚至于故意灌酒让大臣宗室出丑然后趁机杀人,弄得人人自危,堂弟王继隆因为喝不了就被杀了,他的另一个叔叔王延羲只为了保命只能装疯卖傻,这样才被软禁在家中保住性命。

王继鹏对于护卫自己的拱宸、控鹤二都十分猜忌,因此惹起回味的不满,后来因为北宫实货的事,王继鹏想要杀了这些护卫,结果惹得护卫造反,王继鹏仓皇逃亡,最后被堂弟王继业抓住最后被杀。

王继鹏死了,王审知的另一个儿子装疯卖傻的王延羲被拥立为皇帝。

闽国自从王审知死后,连着换了三个君主,都是昏君,因此大家都认为这位受过迫害的王延羲会一反前任,做个有道明君,好让王审知瞑目,没想到王延羲是换汤不换药,也是昏君一个。

王延羲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当上皇帝,他继位后生怕皇位会从自己手中溜走,因此他更加猜忌宗室,进一步迫害宗室,先后杀死王继业王继严,在个人生活上骄奢淫逸,同王继鹏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到王延羲这样,他的弟弟肩周此时王延政多次劝谏他,没想到一劝劝出仇来了。王延羲认为弟弟管的太宽了,因此想要弄死弟弟,而王延政因为看不惯哥哥,为了保命不听哥哥的话,于是王延羲认为王延政要造反,马上率兵攻打王延政,结果大败而归。而王延政趁机在建州自立为帝,国号“大殷”,闽国从此分裂。

面对王延政的自立,王延羲无可奈何,他依然在福州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没想喝酒取乐,然后借酒宴趁机杀人,他的侄子王继柔就因为不胜酒力直接被杀,发展到最后想要杀谁就杀谁,使得闽国官场再次人人自危。

当年拥立王延羲杀死王继鹏的拱宸都指挥使朱文进、阁门使连重遇,内心十分不安,他们害怕王延羲会杀死自己,因此他们决定干掉王延羲。

于是朱文进连重遇设局趁王延羲亲临岳父家探病的机会杀死王延羲,然后召集群臣永乐朱文进称帝,将王审知留在福州的子孙五十多人全部杀掉。

朱文进连重遇只是个小角色,弑君篡位自然惹得当年跟随王延羲的旧臣的不满,于是他们再次发动兵变杀死朱文进,此时王审知后人在福州的已经被杀的没有人了,于是他们前往建州迎接王延政回到福州继承闽国皇帝的大位。

对于这个要求,王延政自然求之不得,当名正言顺的闽国皇帝总比当自立的殷国皇帝要好,于是他欣然接受这个请求,直接回到了福州继承皇位。

不过王延政的根基是建州,于是他决定迁都建州,福州改称东都。不过他还没来得及会建州,邻国南唐行动了。

闽国自从王审知死后,陷入了长达二十年的内乱,每一任君主都是非正常继位,都是非正常死亡,因此每一场内乱都消耗了闽国本来就不强的实力,再加上每一任君主都是昏君,自然使得闽国百姓对于王氏政权天怒人怨。

南唐皇帝自从是唐朝皇帝的后代,一直有着恢复唐朝的野心,因此看到闽国王延羲和王延政这最后一场内乱开始后,认为机会来了。

王延政前往福州继承皇位后,南唐马上发兵直接王延政的建州,面对南唐来势汹汹,王延政倒是很冷静,沉着应战,可惜的是闽国已经被内乱耗尽了最后一点血,在建州王延政大败,而驻守福州的守将也主动投降,看到大势已去,王延政只能投降。

南唐皇帝李璟对待王延政还是不错的,授予官职,北宋灭亡南唐后,归降北宋最后封为太师送回漳州养老最后去世。

王审知兄弟三人历经几十年才打下这么一片基业,王审知本人更被誉为开闽圣主,对福建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没想到他的儿子们居然没有一个靠谱的,为了争夺权位互相残杀,不惜分裂,最后被南唐趁虚而入,从而付诸一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后唐   王朝   宗室   中原   南唐   福州   孝子   福建   自立   皇帝   王子   兄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