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之汉文帝

大家好,我是历史爱好者蔡某,这是我发的第一篇文章,我的大纲大概是从汉朝开始将历朝历代中比较有趣或者寓意深远的故事用生动的语言讲出来,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汉文帝。


汉文帝剧照


先介绍一下汉文帝,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7月6日),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弟,母为薄姬。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受封代王。汉高祖去世后,吕后临朝称制,汉惠帝英年早逝,诸吕掌握朝中大权。吕后去世后,太尉周勃联合丞相陈平等人粉碎诸吕势力,迎立代王刘恒进京继位,史称汉文帝。即位之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厉行节俭朴素,废除肉刑,实现国家强盛,百姓小康,开启“文景之治” 的发端。汉文帝谨慎对待诸侯国势力过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问题。对待诸侯王,采用以德服人、以武平乱的态度。对待匈奴,采用和亲止战的方式,营造安定团结、休养生息的政治局面。


后元七年(前157年)驾崩于未央宫,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葬于霸陵。汉文帝曾经亲自为母亲薄太后尝药,深具孝心,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而今天要讲的是汉文帝将要登基时发生的一件趣事,话说周勃等人粉碎诸吕之后,为了不丢失自己的权力,将汉高祖刘邦的儿子筛选了个遍,终于在遥远的代国里找到了理想人选——代王刘恒。为什么他是理想人选呢,第一,刘恒年纪不大不小很合适,不会过早夭折也不会太过有雄心壮志;第二,刘恒的母亲薄姬,也就是未来的薄太后,在刘邦在世的时候并不受宠爱,被诸吕势力吓坏了的王公大臣们希望压制外戚势力,而刘恒就很适合这个角色;第三,刘恒受封弱小的代国,实力弱小,并且通过人们观察,他没有雄心壮志,比较容易被周勃等人控制。究于此等种种原因,刘恒被推上了皇帝的位置。


汉文帝剧照


汉文帝剧照


在刘恒前往长安登基的道路末途,周勃等大臣拦下了车架,并表示欢迎,这时周勃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愿请间。”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周勃请求和汉文帝私下说话,这是什么请求?当然是周勃想和皇帝私下谈谈条件,这可如何是好啊,一位叫宋昌的汉文帝智囊站了出来,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太尉勃乃跪上天子玺。代王谢曰:“至邸而议之。”宋昌的话占理,堵住了太尉周勃的话头,不给人落下口实,堪称急智。


从这个故事可以反思人们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法,如何在不伤他人面子的情况下拒绝别人呢?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能在《史记》记载的只言片语中,感受到中国古代权力更迭时平静表面下的暗潮涌动。


谢谢大家阅读我的文章,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如果可能的话希望您能给我一个关注,我会继续更新有趣且发人深思的历史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汉高祖   太尉   刘邦   雄心壮志   匈奴   太后   剧照   势力   皇帝   故事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