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皇帝的一句戏言,宠妃闷死皇帝,却没有被治罪为何?

公元396年九月十二日晚上,晋孝武帝司马曜与后宫中号称“千杯不醉”的宠妃张贵人饮酒作乐,喝着喝着,司马曜便醉醺醺地对年近30的张贵人说:“你老了,我要废了你,再找个年轻的来伺候朕!”

司马曜不过是酒后胡言乱语,然而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张贵人趁着司马曜酩酊大醉之际,竟然让贴身侍女用被子蒙住司马曜的脸,将一国之君活活闷死。

更有趣的是,当太子登基之后,竟然并没有治张贵人的罪,这其中究竟有何隐情?


东晋那些皇帝和士族们

司马曜嗜酒如命,并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是在东晋历史上,他却是难得有希望能重振皇室威严、巩固皇权的皇帝。

这还得从他的那些父祖们说起。

1.门阀政治

西晋因八王之乱而分崩离析,最终导致五胡乱华的悲剧,而这八王中显然是没有琅琊王司马睿的。

因为,司马睿只是八王中东海王司马越的一个小弟,他还没有资格踏入权力之争的中心。

公元307年,八王之乱后,司马睿听从王导的建议迁镇到建康,获得吴地世族的拥护,这就是所谓的“衣冠南渡”。


而后,随着北方五胡乱华的动乱,不断有北方世族以及皇族南渡,在王导的号召下共同支持司马睿。

公元317年,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庭,史称东晋。

东晋小朝廷的建立,从开始就是在侨姓世族(原北方世族)、吴姓世族(南方土著世族)的拥护下形成的一个复杂政权,皇室实力弱小,只能靠平衡各世族间的实力,来维持脆弱的安宁。

所以,从司马睿开始,东晋的皇帝其实权力一直不大。

2.东晋北伐

东晋在历史上跟南宋差不多,整体都是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政权。

但是,这两个朝代也是有差别的,东晋自始至终,还是一直有人在不断坚持北伐的,只是最终大多都以失败告终。


最早开始北伐的是名将祖逖,从东晋建立之初,便开始北伐大业,数年间,收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领土。后来因军功巨大,遭到东晋小朝廷的忌惮,朝廷派人前去牵制祖逖,这才导致北伐大业功败垂成。

祖逖死后,中原之地尽失,晋成帝时期的庾亮、庾翼兄弟开始主持北伐大业,由于朝廷抵制,尚未开始,庾亮兄弟便先后去世。

晋穆帝时期,桓温讨伐成汉,声威大震,再次引起世族的忌惮,朝廷改派殷浩负责北伐。

当殷浩北伐数次失败之后,朝廷才再次启用桓温,桓温数次北伐,终于在356年收复洛阳。

公元358年,桓温建议迁都洛阳,但是遭到世族反对,这才作罢。

公元369年,桓温再次率兵讨伐前燕,两军相峙之时,桓温因兵粮耗尽而惨遭大败。


3.桓温废立

桓温这一次兵败之后,对朝廷心灰意冷,开始擅行废立。

公元371年,桓温带兵入朝,废除皇帝司马奕,立司马昱为帝,是为简文帝。

简文帝仅在位八个月,便忧愤而亡,临终前立司马曜为皇太子,并继承皇位,是为孝武帝。

从晋元帝开始,一直到简文帝,虽然只有一位皇帝被废,但是大部分皇帝都手无实权,从王导、王敦的王家开始,诸世家大族轮番执掌朝政,却又受到其他士族的制约,总算勉强维持了一个平衡。

直到晋孝武帝司马曜时,由于桓温之死,这才导致权力中空,皇帝再一次品尝到了绝对权力的滋味。


司马曜被毒杀

在简文帝时期,由于他是桓温一手扶持起来的,皇权不振、士族专权的局面到达了极点,历史上将这一特殊情况称为“政由桓氏,祭则寡人”。

本来,若是就是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必定走上“禅位”的道路。

可惜的是,其他世家大族并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简文帝登基八个月后,忧愤而亡,就在晋室命悬一线、不绝如缕的关键时刻,各世家大族再次同心协力、联手阻止了桓温篡晋的阴谋,确保了司马曜的顺利继位。

司马曜继位三个月,又发生道教徒卢悚率领300与人攻入建康,以复辟司马奕为由,发动叛乱,而这场叛乱的矛头直指桓温,让桓温更加受到世家大族的忌惮,被联合抵制。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权力最大的桓温被排挤出了建康,取而代之的是,权力转移到了太原王氏,以及陈郡谢氏手中。

公元375年,太原王氏的当家人王坦之病死,谢安独大,但是谢安却没有可靠的军事力量在手。

公元377年,谢安推举自己的侄儿谢玄为兖州刺史,两年后,又兼领徐州刺史,并在此期间,组建了赫赫有名的“北府兵”。

公元383年,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淝水之战”爆发,前秦苻坚统一北方之后,率领号称90万大军南下,东晋总兵力才8万,在宰相谢安的主持下,以北府兵为主力,最终获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

此战之后,不仅延续了东晋王朝的命脉,趁着北方大乱之际,小朝廷更是收复了大片领土。

本来在这个时候,谢安已经成为只手遮天的权臣,若是他愿意,完全可以成为下一个王敦、下一个桓温,甚至比他们更有权势。

只是,谢安毕竟不是王敦、也不是桓温,他是一个有名士情节的大臣,不愿意争权夺利,因此在太原王氏的排挤下,主动做出让步,将权力移交给司马曜的弟弟司马道子。


谢安被排挤之后,不久便去世,他的侄子谢玄也被解除兵权,手中的兵权大部分落入司马道子之手。

东晋数代帝王梦寐以求的收归皇权,终于在司马曜手中完成,兄弟俩彻底掌握了朝政大权。

一句酒后戏言,皇帝被弑

皇权终于在司马曜手中再次收回,然而他与弟弟司马道子却并未能妥善运用权力,反而贪图享乐、沉溺酒色,使得朝政日益昏暗。

司马曜是个酒鬼皇帝,不仅他本人如此,连他的皇后王法慧也是一个嗜酒如命的酒鬼。

王法慧出自太原王氏,是尚书左仆射王蕴之女,在桓温掌权时代,谢氏、王氏就是坚决抵制桓温的两大家族,因此这两大家族在孝武帝时期是最显赫的两大世家。

王法慧不仅嗜酒如命,而且性格好妒,连司马曜都管不了了,他不得不将老岳父招入宫中,对他说:“我是管不了了,你亲自管教你女儿吧!”

后性嗜酒骄妒,帝深患之。乃召蕴于东堂,具说后过状,令加训诫。蕴免冠谢焉。——《晋书·列传第二》

司马曜不仅有这么一个好酒的皇后,还有一个号称“千杯不醉”的宠妃,这个宠妃就是张贵人。

公元396年九月十二日,司马曜与张贵人一起喝酒。

自从司马曜重掌皇权之后,便彻底飘了,整日宴饮无数,就没几个时辰是清醒的,一天醉醺醺,自己估计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酒过三巡,司马曜抬着迷蒙的醉眼,望着替自己斟酒的张贵人,突然觉得张贵人也已经芳华不再,于是笑着对她说:“一晃眼你也已经三十了!按照年龄来说,应该要被废黜了,毕竟我更喜欢年轻的!”

张贵人听到司马曜的话后,心中恼怒,却不敢反驳,只是将怒火隐藏在心中。

而张贵人越是隐忍,司马曜却越是得意,玩笑越来越夸张,行为越来越放肆,终于使得张贵人忍无可忍。

张贵人将司马曜灌醉之后,便拿剩下的酒赏赐给其他宦官、宫女,自己与贴身侍女将司马曜抬入寝宫。

在外人全部走开之后,张贵人就露出了那副因怒火中烧而扭曲的面目,下令侍女用被子蒙住司马曜的脸,活活将其捂死在了床上。


庚申,帝与后宫宴,妓乐尽侍;时贵人年近三十,帝戏之曰:“汝以年亦当废矣,吾意更属少者。”贵人潜怒,向夕,帝醉,寝于清暑殿,贵人遍饮宦者酒,散遣之,使婢以被蒙帝面,弑之。——《资治通鉴》

一代帝王,就这么可笑地在睡梦中窒息而亡,年仅35岁。

更令人可笑的是,太子司马德宗继位之后,司马道子专权,这两人一个是司马曜之子,一个是他亲弟弟,却无人为其报仇,根本没有人追究张贵人治罪

时太子暗弱,会稽王道子昏荒,遂不复推问。——《资治通鉴》

为何无人追究张贵人之罪?

其实,在司马曜后期,他虽然从世族手中夺回了权力,但是与弟弟司马道子之间的主相矛盾也越来越深。

司马道子因亲近僧尼、宠幸小人,玩弄朝权而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有人上告孝武帝,令孝武帝也对其心生不满。


公元392年,孝武帝以其子司马德文为琅琊王,原本被封为琅琊王的司马道子徙封会稽王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政治信号,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原本就是琅琊王,第四位皇帝司马岳、第六位皇帝司马丕、第七位皇帝司马奕登基之前,都是琅琊王。

从这里以后,主相间的矛盾就彻底公开化。

到公元396年,司马道子的徐州刺史之职也被解除,也就是在这件事后不久,发生了张贵人弑杀孝武帝一事。

史学家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中换一孝武帝被张贵人所弑杀,是真凶散布的谣言,又确定他是被宫人弑杀无疑,似乎在暗示孝武帝之死与司马道子脱不开关系,所以司马道子自然是不会为其报仇的。

而新上位的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就更不用提了,他的智力残疾程度更甚于晋惠帝司马衷,既不会,也没有能力为父亲报仇。

因此,这才造就了这么一出“后妃弑君,却无人治罪”的奇案。

纵观东晋到司马曜之前,虽然权力一直掌握在世族手中,可是却也维持了一个脆弱的平衡,勉强渡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可是,到司马曜兄弟重振皇权之后,却因二人的腐化,将整个东晋小朝廷彻底带入了深渊,从此再也失去了最后的生机。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世族   皇帝   司马   道子   皇权   东晋   戏言   朝廷   贵人   公元   权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