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后期汉阴县治-江上

今《汉阴县志》,保存最早的是明代1618年的,清代、民国、直到2020年的《县志》,记载的汉阴县政府所在地(县治),只有今汉阴县城位置明确,建置时间明确:公元1132年。之前的安阳县、安康县,唐至德二年至宋仁宗皇祐四年的汉阴县及北宋后期的汉阴县政府所在地,均不明确。

前有《汉阴县治考—社溪》,主要考证唐至德二年至宋仁宗皇祐四年(1132年)的汉阴县政府所在地,《北宋后期汉阴县治——江上》主要介绍北宋社溪汉阴县县署漂没之后的汉阴县政府所在地。作简要介绍,暂不作详细考证。

一、错漏的“江上”汉阴县治

今汉阴县城,《宋史》记载的地名为新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汉阴县治迁新店。自何地而迁来,未记载。而历次《汉阴县志》也未记载1054年至1132年的汉阴县治,缺少近80年的历史。《县志》虽有引用《寰宇记》的“汉阴县”,但是,注解存误,与原意不符。

1991年《汉阴县志》记载有〔安康故城〕:

“晋太康一年(280),改安阳县为安康县。《读史方舆纪要》载:“迁治于今汉阴县北二十里”。而康熙《陕西通志》载:“安阳城在汉阴县西二十里,安阳即安康。”两书同一时期而记载不一。据1985年安康地区文物普查资料载:汉阴县城西北9.7公里的高梁乡政府附近有汉代至明代村落1处,面积约3850平方米,与记载颇近(此时安康县治所存疑待考)。

南朝宋(420)将县治迁到敖头。《水经注》载:“汉水迳平阳城,……又东历敖头。旧立仓储之所,傍山通道,水陆崄凑,魏兴安康县治。”平阳城即今西乡县治,敖头的方位在西乡县城与石泉池河(直水)之间,即今石泉县城附近。

北周时(557),安康县治迁至今石泉县南偏东120里的汉江南岸,即直州故城、汉阴故城,迁治时间,嘉庆《重修一统志》载:“宇文周始从旧县移于今所”。至于城址,《陕西名胜古迹》一书中认为在今石泉县石泉嘴,似觉不确。按《宋史·地理志》载:“绍兴二年迁县治于新店,以旧县为镇。”说明这个地方县治迁走后仍是集镇,所以应是汉阳坪。况石泉嘴与汉阳坪仅一溪之隔,只有数户人家,当时可能联在一起。另从地名上看,汉阳坪位于汉江南岸,本应为汉阴坪,因与县名同而改阴为阳,恰与县名阴阳颠倒(是否与史吻合,存疑待考)。

唐至德二年(757),安康县改名汉阴县,县治未迁。即是北周后的安康故城。民国《汉阴县志.宋代社溪行香院碑文》载:“宋皇祐四年(1052)六月九日,汉水大溢,邑署漂没。请于郡,迁署于尉厅(县尉衙门)东方。至和一年(1054)冬,而城始完。”这里只记县署湮投,可见县城只湮部分,同时尉厅与县署不会相隔很远,故新筑之城是在原址上进行修复,并将县署向东迁移重建。此城至南宋绍兴二年(1132)迁治于新店后,改为集镇。”

看《汉阴县志》〔安康故城〕可知:

其一,对《寰宇记》的汉阴县,方位理解错误。

汉水东流,逆向为西。《水经注.沔水》也多为“东过”某某地。

其二,未分清《寰宇记》是北宋的地理书,虽有言是北宋之书,但思考问题时定位在南宋。

其三,以南宋汉阴县城“西二十四里”来推定安康县治位置,就到了高粱铺,大错特错。

其四,对中国古代历史陌生。只有《明史》记载池河属于石泉县,明代之前池河属于汉阴县、安康县,池河马岭关以西才属于石泉县,直到黄金峡,清代石泉县北划出五十里到宁陕县。汉阳坪本来就包括石泉咀。汉阳坪名称就源于1054年汉阴县治迁汉江之北的江上,汉水之北为阳,但保留了汉阴,以阳为阴,故改原汉阴为阳,名汉阳坪汉阳镇。《水经注》的“直水、直城、莲花渡、千渡、蛤蟆渡、敖头、安阳(安康)县城、汉阳潕口、彭溪、宁都县、广城县”都属于安康县,也属于汉阴县地。考察古书的古地名,就要以当时的时代而论。

理解有误,推论自然有误,甚至把正确的说成错误。如引文:“民国《汉阴县志.宋代社溪行香院碑文》载:‘宋皇祐四年(1052)六月九日,汉水大溢,邑署漂没。请于郡,迁署于尉厅(县尉衙门)东方。至和一年(1054)冬,而城始完。’这里只记县署湮投,可见县城只湮部分,同时尉厅与县署不会相隔很远,故新筑之城是在原址上进行修复,并将县署向东迁移重建。”

新迁县治“江上”正是在社溪之下游,汉水东流为东,逆向为西。

对《寰宇记》理解有误,就导致“江上”汉阴县治错漏。

二、寻找北宋后期汉阴县治

一寻青龙殿。

2022‎年‎8‎月‎27‎日,大旱未解,热气蒸腾。蒲西中学退休教师李仁忠开车,漩涡中学退休教师吴居林,我们三人从汉阴县城出发,直奔漩涡田堰村,主要目标是查看青龙殿,寻找故迹,无获而归,断定此处无汉阴县旧治。

二寻漩涡田堰村一组。

2023年3月13日一早,陈绪风开车,本来有退休的陈世平与吴居林,二人因事未成行,我们开着车翻越凤凰山直达田堰一组张新宽家。并立即走访查看。

停车在江上,但不知道是北宋汉阴县治。

先沿公路到江边,菜花正隆,走进油菜花中看前花园,汉水发大水最高位在前花园,虽然此处经历考古,但是,不像县政府所在地位置。然后沿公路到江边,2022年修建了一个平台,沙沟古渡旅游停车场,停车场上边过去有小路,路边有水井,路人渴饮处。手上带有有关《寰宇记》的文章,将《寰宇记》有关汉阴县的内容介绍给张新宽,他说可能是上边,上边有个大坪,地里有古砖,他曾经挖出了许多,地下不知道还有多深,没有向下挖。这个地方到江边就是二里,到老街六里,到汉阳坪二十四里,很可能就是这里,他也做出推断。我一听有同感。于是,他骑车,我们一同回他家先吃饭。

饭后,我们到他家房后去查看。房后,是江上老房子大门,有石条,散放在地上,也有古砖,散落在地上。继续向后走,都是荒坡,他指了指他挖出的古砖与地下还有古砖的位置。我拍了几张照片,于是寻找出路。

县治必须有几条宽阔的出路。他指了指右边下江边的路,到江边,到沙沟渡口,到汉阳坪,到冉家坝,都从这条路下去。中间一条小梁,左边一条路下去,有方家牌楼,到漩涡街上。江上向左横过翻山到田沟,到大涨河的道路,大涨河有幺店子,江上到幺店子30里,应当为古驿站。幺店子沿着大涨河上凤凰山,达到汉阴的捷径。

然后又与《寰宇记》对照,觉得文与地符合。当地农民也觉得符合《寰宇记》。

三、位置

1132年从漩涡镇田堰村一组地名江上,迁移到新店的,以下为田堰一组图。

下图一高德地图的“方家牌楼”

“方家牌楼”“方”字前面转弯处,为张家院子,地名江上,江上老房子位置即为北宋后期汉阴县政府所在地。


图二,百度地图方家牌楼位置

百度地图“方家牌楼”位置正是“江上”,到江边二里路,坎下有前瓜园与后瓜园,有实际的方家牌楼,一条公路到江边停车场,为沙沟古渡旅游而建。

无公路时代,汉阳坪到漩涡老街30里,江上到老街六里,到汉阳坪二十四里,汉阳坪与冉家坝两对面,到冉家坝同样为二十四里,符合《太平寰宇记》汉阴县的地理位置记载:“汉阴县……本汉安阳县,属汉中郡,有安阳故城在今县西二十四里,即今敖口东十里,汉江之北故城是也。晋太康元年(280年)更名安康县。……汉水,在县南二里,东流。”(《太平寰宇记》为北宋中国地理志史,记述了宋朝的疆域版图。明代《汉阴县志》记载了汉阴县治1054年东迁,1055年春在石泉咀旧治立碑)

图三


史书中方山关、敖头、安阳(安康)、1054年汉阴县治位置图

江上下边的汉水边

沙沟古渡停车场,场上牛上边为过去的小路与水井

前瓜园

江上县治故地古砖

江上汉阴县治故地

江上汉阴县治下江边路口

2023年3月14日于汉阴 陈世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汉阴   汉阴县   石泉   方家   汉水   安康   康县   县志   县治   寰宇   北宋   后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