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太疯狂!专家为了催你生孩子,使出的招数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不知大家是否发现一个问题,自从去年国家统计局宣布中国人口进入负增长后,全国各地都开始大力宣传二胎、三胎政策,包括如今正在召开的两会,生育相关的话题更是多次被各地代表们提起。

新生儿人口出生率低,结婚率持续下降,这些种种数据可是把国内某些专家学者们给急坏了,纷纷出来筹谋划策。

或许有些专家出发点是好的,希望能够为国家分忧解难,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帮助国家解决民生问题,但有些专家学者们提出的建议,简直让人看完吐血,不仅是纸上谈兵,更是完全不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考虑。

一言一行“天马行空”说,甚至根本不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发展,让人听完顿感可笑之极,真是白瞎了他们的专家学者的称号。

比如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发布的“生二孩三孩中考可以加10分”,这个政策看似是鼓励年轻人生孩子,实则就是以鼓励生育为名,来破坏教育的公平,二胎三胎可以加分,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这公平吗?

没有获得加分的独生子女,相当于平白无故被扣掉10分,这一招真是太损了,小孩读到初中,会不会质问亲妈为何自己“先天不足”,莫名其妙就比同学少10分,说不定就有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落后于人,40多岁再去冒险生一个。

为了催促年轻人多生孩子,看看这些专家学者们想出的“歪招儿”该有多疯狂!

一、为了鼓励年轻人生育,任专家在网上建议:将法定结婚年龄降到18岁。

2月5号,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在网上发文,建议将法定婚龄降低到18岁,保证单身女性生育权。

任专家的意见自然是引起很多人的不适,不少网友调侃:建议经济学家必须年龄50以上,本科211、985毕业,必须全职博士毕业。

也有些网友直接吐槽:为了生孩子,啥招都能想得出来,就像当初不让人生孩子一样。

虽说18岁在法律上已经属于成年人了,但是在父母眼中18岁还仅仅是个刚刚走出高中校园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应该做什么?应该继续求学、拼搏,畅想未来,就算是考不上大学,这个年龄的年轻人正常也会步入社会,无论是寻求其他出路还是就业,唯独不应该去结婚生子。

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可以说心智根本不成熟,自己都是个孩子还怎么去结婚生子,哺育下一代?我们国家《婚姻法》之所以把结婚年龄定在20岁,或许也是考虑到这一点。

现在这个专家为了促进国家人口增长,竟然想出如此荒唐的建议,简直是把女性当成了生育机器,难怪不少网友吐槽:建议专家家的孩子先18岁结婚生子,给民众们打个佯。

二、2月15日起四川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

专家们的提议还没有消停,四川卫健委又丢出一个重磅措施:在其公布的《四川省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办法中》提到,将在2023年2月15日开始取消登记对象是否结婚的限制条件,将“夫妻应当在生育前进行生育登记”更改为“凡生育子女的公民,均应办理生育登记”。

同时,该条目还详细提到:“公民应当在生育前进行生育登记,生育前未登记的,可在生育后补登。”

四川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或许出发点跟任专家一样,都是通过下调结婚规则,来拉动人口的增长,想尽一切办法让年轻人应生尽生。

但就像网友们说的那样:取消了婚姻限制,那么就意味着不结婚也可以生孩子,未来有钱的男性会不会找什么年轻女孩生孩子来扩充家族血脉?反正规定了不需要结婚。年轻女孩会选择那些有钱又长得帅的人生孩子,最后愁的还是那些“穷光蛋”和“丑女”。

如果按照网友们的说法,没有了婚姻限制要求,合法或不合法的生育都被允许,那么社会岂不是要乱套了?

虽然四川卫健委后来出面澄清表示,提出这个政策是为了保护那些“未婚先孕”的人群权益,因为很多未婚妈妈因担心生不了孩子最终会选择去流产。但反向来看,一旦这个政策实施了,是否又会变相的纵容那些不谙世事的女孩子“未婚先孕”?

以前未婚先孕对于女性来说不是件好事,更会引来众人的指指点点,如今想生就生,不结婚也能生,反正有政策兜底,那么这些女孩子,特别是那些还在念书的未成年人会不会深受影响,偷尝禁果?

三、为了“强迫”年轻人生孩子,厦大知名赵教授建议:对不生孩子的年轻人给予一定惩罚。

厦门大学这位知名教授提出的建议简直更过分,他表示可以尝试将生孩子与资本挂钩,出台相关政策,对那些不愿意生孩子的年轻人给予一定的惩罚。

赵教授还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以前家家户户都生好多孩子,是为了让家里多一个劳动力,以增加家庭收入,现在就是因为社会缺少了这种生小孩激励制度,所以才导致生小孩的人收入越来越少。

如果让生孩子与资本挂钩,就能勾起人们生娃的欲望,人们也就更愿意生孩子了,对于那些不想生孩子的,就下调他们的养老金,取消他们的保障房,以此来“惩罚”他们。

赵教授这番独特且疯狂的见解,一将发布就引来全网的群嘲,不少网友气愤的表示要“众筹”去砸他家玻璃,只因为他的话实在是让人无语至极。

如果养孩子很容易的话,我想很多年轻人都会主动去生二胎、三胎,谁不想家里热热闹闹的?年轻人养猫、养狗也是为了陪伴,为什么宁可养宠物也不愿意养娃,还不是因为当今社会养一个娃实属不易。

从女性怀孕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花钱了,怀胎10月到孩子顺利生产,紧接着就是漫长的养娃之路,直到孩子长大成人,短短的十几年时光,将要耗费父母多少的精力和财力,养孩子成本有多高,压力有多大,赵教授肯定没想过,毕竟他作为知名大学教授,随便站在讲台上讲两句不着边际的话,就能每个月领到几万元的工资。

这种用惩罚性措施去强迫年轻人生孩子,而不从实际根源上去帮助年轻人解决生娃养娃困难,就算惩罚的再多,也调动不了年轻人积极性,最终只会适得其反。

四、离谱!政法大学胡教授提出,对于丁克家庭要征收“社会抚养税”。

《新华日报》曾刊发的题为《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的署名文章,建议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尽量实现二孩生育补贴的自我运转。

此文章一出引起网友们广泛讨论,对于建设生育基金制度网友们还是比较赞同的,但随后一个新的问题也出来了:基金的钱从哪里来?

没想到政法大学教授提议:对丁克家庭征收“社会抚养税”。言外之意就是,这个生育基金似乎就要从这些丁克家庭里征收。

不仅如此,这位教授还表示,我国之所以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倡导“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文化,生育文化是传统优秀文化的一个载体,在古代要是一个家族中的男性没有孩子,是进不了家族祠堂的。

胡教授的话里里外外无不透露着一股“封建思想”,提出的意见简直就离谱,有些丁克家庭并非是不愿意生孩子,而是自己生活环境并不好,他们不愿意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跟着自己受苦,所以彼此选择不要孩子。

每个人的生育观念是不同的,我们不应该拿自己的想法去束缚别人,向丁克家庭征收生育税,这不就是强迫丁克家庭生孩子吗?以前人口膨胀时,丁克家庭的出现缓解了人口压力,如今人口缩减,又强迫这群人努力生娃,这岂不是卸磨杀驴?这跟逼着和尚吃肉有什么区别?

写到最后。

如今的专家,他们本职工作不好好做,各行各业都要出来“插一嘴”,彰显自己的能耐,在被无良媒体的追捧下更是沾沾自喜,越说越离谱,他们口口声声关心国家的未来,关心民生,关心年轻人,然而却不肯牺牲半点自己的特权和利益,真可谓是印了央视官方说的那句:何不食肉糜?

要真想帮着国家解决问题,就应该提出一些实际点的建议,比如这次两会上,也有代表提出了跟生育有关的议题,这些代表都是从“补贴二胎、三胎”、“减免学费”、“加大补贴力度,完善生育政策“等。

这些好的提议才是老百姓们真正想要看到的,而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满嘴”荒唐言“。#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专家   难以置信   专家学者   招数   教授   年轻人   疯狂   建议   孩子   政策   家庭   网友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