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事件”后续:当典型被“两会”代表提建议,不让悲剧重来

随着“胡鑫宇事件”新闻发布会的召开,加之时间的远去,这起悲剧也渐渐地被人们所遗忘了。2023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再次提及了“胡鑫宇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022年10月14日,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致远中学15岁的高一学生胡鑫宇,在踏入高中校园的第44天,上晚自习的前夕突然从封闭式的校园内离奇地失踪了。

事发以后,经过互联网的持续发酵,“胡鑫宇失踪事件”引发了当地警方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甚至还专门成立由省市县三级警方联合成立的工作专班。

时隔106天,失踪的胡鑫宇终于在距离铅山致远中学(高中部)直线距离数百米的国家储备粮库内找到了。遗憾的是,他被鞋带吊在了一棵树的树枝上,早已没有了生命的迹象。后经警方调查后认定:胡鑫宇的发现地就是第一案发现场,死因为吊缢(自杀)。

胡鑫宇的结局是一场悲剧,在为他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应该引发全社会对青少年的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陈玮(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九三学社衢州市委员会副主委)在“两会”上建议:为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不要让胡鑫宇事件重来!

陈代表认为:未成年人非意外死亡事件频发,体现出我们对生命教育的缺失。“胡鑫宇事件”暴露出了两大问题:一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二是、网络情绪宣泄。

与此同时,她直言:有人为走红而漠视一个生命的悲剧!

陈代表呼吁:老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生命教育!

她说:我们在生命教育方面,是需要补课的一代家长,但不希望我们的孩子未来也需要补课。

胡鑫宇的结局是一场悲剧,或许他在15岁的年龄承受了她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又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每个人都应该勇敢面对。而不是选择逃避,如此自己可能真的解脱了,但是留给家人的巨大伤害甚至会伴随一辈子。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胡鑫宇失踪以后,胡妈妈撕心裂肺哭泣的样子,就算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他内心的崩溃,在后续的100多天了,她几乎是一夜白头,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

最终官方的调查结果为:胡鑫宇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困难,长时间负面情绪的积累加之自身心理的脆弱,最终导致突然爆发,走向了极端。

由于自身教育、认知、见识等的局限性,使得很多父母不懂得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生命教育,还有家长单纯地认为:把孩子送到了学校,一切教育方面的事情都交给了老师。当孩子出现情绪不稳定时,不能及时地发现并予以正确的引导,不知道事情严重性,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悲剧。

青少年恶性安全事件的发生,不能单方面地将责任归咎于哪一方,如果真要说责任的话,家长、学校、社会都有责任,想要从根本上杜绝这类悲剧的发生,在“成绩为王”的当下,大家都应该改变思维,应该频繁地对孩子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

对此,你们怎么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上饶市   衢州市   两会   铅山县   悲剧   事件   心理健康   警方   全国人大代表   青少年   情绪   典型   家长   生命   代表   孩子   责任   胡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