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所设立的“中外朝”对相权的制衡有多大

#历史开讲#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相,在中国古代历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最早由齐景公所设置的官职,其目的是为了辅佐君王处理国家政务,地位为百官之首。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设立相国,诸如著名的商鞅,张仪,吕不韦等名相,为秦朝统一天下做出巨大贡献。

其后,多个王朝对相这一官职的定位也都是辅佐皇帝处理国务,如此历史悠久的官职为何在汉武帝时期遭到削弱,相是什么原因与皇权发生冲突?

汉承秦制,相权继承

丞相制度最早由大一统的秦王朝所建立,所谓中央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别掌握全国的政务,监察,军队,权力极大。

秦朝因军队的重要性,故秦始皇嬴政只设其官不任其人,这导致实际三公仅二人

丞相字义,丞为承受之意,相为辅佐之意,意为辅佐天子处理全国政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威。

秦朝末年由于苛政各地爆发起义,以汉王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最终的垓下之围而结束,刘邦正式建立大汉王朝,史称西汉。

此时西汉刚刚建立,百废待兴。

摆在刘邦面前的是全新的朝代,秦朝的天下大一统和西楚霸王的分封制度,很显然结局都失败了,该以何种体制过渡到新的王朝,该以何种制度建设新王朝成为刘邦必须面对的问题。

最终,刘邦采用进两步退一步的方针政策,采取汉承秦制的国家官僚制度,地方上采取郡国并行制度,在消灭异姓王后,由同姓王担任各地区诸侯,并由中央配备相国。

相对于秦朝汉初丞相由多位功勋列侯担任,所谓萧规曹随,担任这一重大官职者,皆为功臣,客观上缓和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对一同处理国家政务有积极作用。

西汉地图

汉初丞相,权力日盛

汉初丞相为功勋大臣出身,多有陪伴高祖打天下的能臣。

其功勋卓著,背景深厚,势力庞大,关系网盘根错节,上到中央权臣,下到地方各级官吏都有其亲朋子弟。

因此在这个大背景下,西汉初期的丞相无论是地位,权力,声望都不是秦朝时期可以比拟的。

最重要的就是执政皇帝不是秦始皇那种威及天下的千古一帝,所以在对待丞相态度上,不得不显示尊敬和倚重,而汉初丞相之权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其一,早期汉朝处理国家重大问题采取朝议方式

朝中够级别的重臣集中在一起对国家存在重大问题进行讨论,范围极广。

储君的立嗣、宗庙典礼祭祀、国家刑法问题等......

这一时期丞相为实际会议的领导者,在会议讨论出结果,再由丞相向皇帝复述,裁决权在皇帝手中,但会议方向上掌握相权手中。

其二,汉朝继承秦朝三公九卿制度。

但两者偏向有所不同,秦朝以军事夺取天下,重武重法。

所以设立三公之时,不安排掌握军权的太尉具体何人,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掌控能力,而御史大夫同为三公之一,有监察权,从而一定程度制衡了丞相。

而汉朝没有认识这一点,御史大夫虽为三公之一,但待遇仅秩中两千石。

而太尉和丞相为万石,御史大夫沦为丞相副职,很难做到制衡和监察。

汉初自周亚夫以后,无人担任太尉这一重要军职,此职一段时间由丞相兼职,大大提升了丞相权力。

曹参图片

其三,文景时期汉朝丞相拥有监察百官之权,以及任免下级官吏权力,其将监察与人事权合二为一,这是很可怕的,这种制度下丞相获得了打压群臣,一家独大的可能。

其四,丞相甚至拥有弹劾百官以及诛杀官员之权,前者弹劾百官细说还处于监察范围之内,后者要超出监察之权。

如遇贪官污吏,罪大恶极的官员可以先斩后奏,但问题依旧是,这也可能成为担任丞相者为自己谋取最高利益的工具。

其五,丞相应有各郡国的官员审计考核之权该权力可以使丞相彻底掌握地方晋升的人事大权,恪尽职守的丞相可以为国选拔优良人才。

但丞相仅为职务,具体行使权力还要看人是谁,掌握此等权力很可能使丞相任用提拔自己亲信,以及各地方长官为晋升巴结丞相,与其为一党,危害甚大。

其六,劝谏权如皇帝所做出决定不正确,丞相可以进行劝谏,因此一时期相权势力庞大,因此一定程度上对皇权有制约作用。

其七,属官数量庞大,甚至自成一府,丞相府官员鼎盛时期达362人,麾下官员执掌监察,政务,监察地方等权利。

武帝继位,乾纲独断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的千古一帝,与秦始皇并立为秦皇汉武,其一生做派极其强硬,中央集权,征服西域36国,攻伐越地,推恩令削弱诸侯王,设置13州。

可以说汉武帝用一生给西汉换取了四周的安宁,以及内部一定程度的稳定,但晚年昏聩致使巫蛊之祸的发生。

不过从种种事迹上我们可以评断出,汉武帝是一个乾纲独断的皇帝,他是不允许有任何权利可以制约皇权干扰皇权,他的这一性格也导致汉朝政体出现了重大改革。

汉武帝继位之初,国家实际权力由窦太后分管。

汉武帝因金屋藏娇深受窦家喜爱,这使得他可以在皇位争夺战中取得胜利,但是弊端则是身为天子要受制于人,无法自由施展权利。

窦太后死后,田蚡担任丞相,因出身高贵,其姐为汉武帝母亲王皇后,因此成为丞相。

但田蚡此人相貌丑陋且骄横跋扈,身居要职却利用手中权利为自己谋取私利,提拔大量自己亲信,招致汉武帝忌惮。

更过分的是,甚至为了扩张住宅地盘要将考工官署划分进来。

开办宴会时必要大肆敛财,住宅豪华程度让人汗颜,院内美女数以百计,惹得汉武帝极为不满,种种劣迹,导致汉武帝最终罢免田蚡。

田蚡图片

虽然田蚡被打压下去,但是丞相制度依旧还在,皇权相权矛盾依旧尖锐,这成了悬在皇帝头上的利剑。

改革政体,置中外朝

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采取中外朝措施,外朝不变,依旧是以丞相为首的各级官员,处理国家日常政务。

随着丞相权力被打压以及中朝(内朝)的建立,使得外朝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甚至沦为政务执行机构。

最早的中朝的人员构造主要为皇帝近臣,这些近臣大多没有多少根基,被皇帝赏识任用提拔,从情感上更愿意对皇帝一人负责,对皇权更加忠诚。

大汉十三州地图

中朝人员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军队方面,汉武帝时期摒弃和亲政策开始组建汉家骑兵军团与匈奴正面交手,汉武帝开始亲自掌握军权,并设置军职军号亲自提拔优秀将领。

霍去病,卫青就是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人物。

霍去病因功被册封冠军侯,为表彰功勋将担任的骠骑将军,破格晋升为仅次于大将军的重号将军。

卫青更是由一个养马的奴仆提升为车骑将军,最终被提拔为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

汉武帝凭借因功授爵的方式获取了一众优秀统帅的心,这些将帅自身没有什么宗族和世家势力作为背景,汉武帝就成了他们的依靠,这就导致军队相当多的将帅效忠于汉武帝个人。

其次就是近臣方面,汉武帝决策的制定需要幕僚从旁协助,相当于参谋的职能。

这些官职包括侍中,左曹,右曹,诸吏,散骑,常侍,给事中等官员,还包括外朝的一些皇帝信任的官员,以及部分九卿和一些还未进入官场的儒生团体。

为了让这些地位不高的人出入皇宫禁地,皇帝特许给这些人加官授予一定的名号。

有此名号虽然地位依旧不高,但是可以为皇帝出谋划策,商讨国家机密,协助皇帝批阅奏章,驳斥外朝一些政策等等,伴随皇帝也是一种晋升渠道。

最后就是少府的一些官员,少府的职能是掌管皇家资金和财务,包括负担皇家的衣食住行,主要就是伺候皇帝和后宫和皇族的机构。

但是由于其常年伴皇帝左右,皇帝对其知根知底,深受皇帝信任,因此近水楼台先得月,这里面很多一批人也因此获得权利,这里面典型就是尚书

中朝制度设立之前,权力范围仅掌握司笔札并局限于皇帝身边,但随着中朝制度的正式确立,尚书地位水涨船高。

少府的尚书负责处理天下奏章,成为朝廷重要中枢职务,很多朝廷重臣如想获取更高权利职只能领录尚书事,可见其地位。

尚书自此有属官和具体职务责任,属于皇帝直属的亲信秘书机关,地位无人可及。

中外朝的形成是中国古代权力分配制度的重大革新,是对皇权的又一强化,目的在削弱相权提高皇权。

内外朝设立后,内朝官员可以不用通过外朝直接听命于皇帝,丞相为首的外朝则沦为执行机构,由头脑地位转化为手脚地位,为日后王朝皇权的加强有很好的借鉴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汉武帝   王朝   皇权   秦朝   丞相   中外   官员   皇帝   权力   地位   制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