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农村老人说:“闰月独清明,上坟祸上门”,有道理么?

我们的祖先通过长期的实践,把全年分为24个节气,分别安插在农历12个月里面,每月固定有两个节气:前一个叫“节气”,后一个叫“中气”。

按照这样的划分,十二节令为: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十二中气为: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以农历正月安排有立春和雨水两个节气,农历二月安排有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农历三月安排有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农历三个月,每个季节六个节气,共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三侯,有七十二侯之说!但是,有时候不一定在名称所在的月份。这是因为阴阳历法的关系,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即四季)脱节,会出现闰月的情况。

比如今年农历十三个月,出现了闰二月,即农历一年中出现两个二月,则第二个二月为闰二月。闰二月的出现就是因为农历二月之后的那个月只有节气“清明”,“清明”之后的中气“谷雨”落到下一个月去了。这样,二月之后便出现了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因此便把二月之后的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沿用二月的名称,定为“闰二月”,这就是闰二月的由来。

这就出现比较特殊的一种情况,如农村老人所说:“闰月独清明,上坟祸上门”,也就是说农历二月之后的那个“闰二月”只有节气“清明”,没有中气到月份,也就是所以的“闰月独清明”的情况。

可以说这种情况比较罕见,只有在“阴差阳错”的情况下出现闰二月的年份,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据万年历推算,闰二月在21世纪前后出现的频率中等,一般每隔19年(如2004年、2023年)出现一次。此后,闰二月的出现频率逐渐下降,成为罕见闰月。

那么,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民间老人说:“闰月独清明,上坟祸上门”,也就是闰二月独有清明的情况,上坟不好呢?有道理吗?

清明节气,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与岁时物候相关,常以指导农事,有天朗气清、春耕时宜之意;而且清明节日,也是人们扫墓祭祖、慎终追远的日子;因为二者相融,让清明兼具自然和人文内涵。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这个重要的日子。

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老观念老思想很中,关于清明祭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因此全国各地有不同到诸多讲究。比如民间有:“早清明,晚十一”之说,就是说清明祭祖要赶早不赶晚,而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赶晚不赶早。

而在有的地方,认为出现“闰月独清明”的情况,非常少见,就会出现“少见多怪”的情况,认为上坟不吉利,才会有“上坟祸上门”之说。

实际上,农历闰月的设置,完全是一种人为的适应自然规律的措施,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即四季)脱节。所以,闰二月出现只有清明,中气谷雨落到下一个月出现的情况,有些地区民间出现关于“鬼神”等封建迷信到说法,根本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没有什么科学道理。只是在地方流传下来的一种“老讲究”罢了,更多的只是图一个心安理得罢了。

综上所述:到了清明节,无论是否是“闰月独清明”,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习俗,大家要剔除糟粕,汲取精华,心怀感恩之心,传递弘扬孝道传承。需要注意的是,清明扫墓祭祖,春风暖,天干物燥,要小心火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闰月   清明   回归年   谷雨   惊蛰   春分   节气   立春   农历   罕见   雨水   中气   民间   两个   农村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