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孩提生活:端坐书堂中,戏蝶阡陌里,不言苦乐笑人间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儿童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是初升的太阳,浑身上下充满着朝气与活力。只有儿童发展好了,国家才会有一个好的发展轨迹。

儿童承载着成年人最多的祝福,承载着社会的关注,承载着民族的未来。

儿童是相当重要的社会群体,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又是需要被关怀的弱势群体。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非常重视对于儿童的教育和启蒙。在古代社会,儿童启蒙教育也是教育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除此之外,儿童的游戏,儿童的欢笑,儿童的日常生活,都得到了许多的关注。古时候的孩提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儿童作为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欢乐呢?

儿童教育,相当重视

儿童需要接受的教育是启蒙教育的类型,现代人常常把儿童送去早教班和托儿所等场所,使儿童能够系统性地接受系统教育。

古代社会,人们同样重视对于儿童的教育问题。那个时候,古代先贤大师秉持着有教无类的思想,广泛在儿童教育当中发挥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等级和阶级分化十分明显,贵族家庭的儿童有机会前往更加系统性的教育机构学习,而平民百姓家庭的儿童却不具备这样的机会。

如此一来,儿童发展道路的起点就因为阶级固化而产生了明显的差异,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也不符合当时百家争鸣的文化环境。

所以,各类私学纷纷兴起。儒家学说、法家学说和墨家学说等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都在社会范围内开设私学,广泛接纳儿童学习。

比如说孔子,他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

孔子作为周游列国的大师,在民间有着极其崇高的声誉和地位。孔子开设私学之时,不少老百姓趋之若鹜,纷纷主动报名,让自己家的孩子能够接受起点教育。

而孔子在教育过程中一直秉持着有教无类的思想,不管是富贵家庭的孩子,还是贫穷家庭的孩子,他都会一视同仁。

而且,他还会根据孩子们的个人性格特征来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实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教育专家。

孔子的教育成果斐然,他的弟子当中也出现了许多春秋战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他们为孔子著书立说,《论语》这才成为了千百年来中国文化的经典。

封建大一统王朝建立起来之后,民间私学有了更为兴盛的发展。尤其是在唐宋时期,儿童启蒙文化更是得到了进一步地传播。

唐宋本就是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也让民众走上了更为富裕的生活道路。所以,儿童群体普遍能够接受更为系统性的教育,官府也能够允许私学的存在。

宋朝时,接受启蒙教育已经成为了儿童成长过程当中的必经环节。这就像我们今天的幼儿园一样,每一个孩子都会上幼儿园,每一个父母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普遍接受教育,范围更加广泛,这是古代儿童教育呈现出来的发展趋势。

在教育过程当中,启蒙的主题围绕着德之一字。

尚德,这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精髓。不管是对于成年人来说,还是对于儿童来说,品德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要想让孩子培养优良的品德,建立美好的品质,那就应该从打基础的时候重视品德教育,把品德这一核心融入到儿童的教育内容当中。

因此,尚德教育也成了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儒家经典学说,其思想都融入到了一些儿童经典读物当中。通过阅读,儿童能够设身处地地感受到品格教育的重要性,也能够在沉浸式的氛围当中逐渐树立自身的优良品德。

儿童的品德教育与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紧密相连的,这也是在为未来的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儒家学说讲究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宣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尚理念。儿童品德教育,也会以这一崇高的理念为核心。

接受了品德教育的儿童,已经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接纳了儒家思想。未来,他们也会坚定地成为儒家思想的践行者和传播者。所以品德教育,本身也是儒家思想扩大自身影响力的一种手段。

至于儿童启蒙教育的读物,那真是多种多样。

最早的《颜氏家训》,是最经典的儿童启蒙读物之一。《颜氏家训》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其内容通俗易懂,各种形象的小故事更能够被儿童所接受。

通过浅显的书籍来传递深刻的道理,这是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作用。

另外,《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传统读物,同样受到了儿童的广泛喜爱。

这些书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语句较短,韵律较为和谐,而且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念也更容易感染到儿童。

更关键的是,启蒙读物当中还会配上某些生动的插画。画面总是比文字更为形象,也总是比文字更具吸引力。既然是面向儿童的启蒙读物,那这一部分书籍的结构和细节自然会更加适应儿童的需求。

其实这就像我们今天的孩子们所阅读的绘本一样,内容并不多,也并不深奥,但总是能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生动有趣的小故事配上形象的插画,很能起到教育作用。

由此看来,不管是古代的儿童教育还是现代的儿童教育,两者都是有共通之处的。

中国人对于儿童启蒙领域的探索,始终在继续。

儿童游戏,丰富多彩

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事,但却并不是他们的童年时代唯一的任务。玩乐是孩子的天性,丰富多彩的游戏往往比学习更具有吸引力。

古人在儿童游戏方面,也有许多创造性的发明。

在日常生活当中,古人常常把儿童的游戏与生活细节联系在一起,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给儿童一些道理。

比如说古时候的儿童常常参与的角色扮演类游戏,他们能够从游戏过程中学习许多的社交礼仪,并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扮演类游戏中,书堂游戏往往更受欢迎。有的孩子扮演老师,那就需要提前把老师传递给学生的知识学明白。有的孩子扮演学生,那就需要在游戏扮演过程当中掌握学生对老师的礼节。

通过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游戏,古人可以在情境氛围之下,让儿童掌握各类礼仪和规范,也可以把学习等内容融入到游戏体系当中。

除了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游戏之外,儿童还非常喜欢与身体运动相关的游戏。

运动同样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尤其是活泼的孩子,更是需要在广阔的天地之间舒展自己的身体,挖掘身体的潜能。

运动类游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合作类,一类是竞争类。这两者之间有对立,当然也有重叠。

比如说斗牛游戏,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竞争类游戏。两个参与游戏的小伙伴分别扮演两头牛,在角力当中互相碰撞对方的身体,谁能够坚持到最后,谁就会获得胜利。

再比如说拔河游戏,这就是竞争类游戏和合作类游戏综合的产物。

拔河本身带有竞争性质,位于绳索两端的两个团体必须把绳索的中心向自己的方向拉扯。

但是,每一个团体之间又必须具有合作的能力。孩子们通过团队协作,成功实现目标,这将是非常具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通过游戏,孩子们能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还能够学会在团队当中配合他人。另外,大家也能感受到良性竞争的魅力,感受到通过个人的能力获得胜利之后的成就。

除了运动类游戏之外,文艺类型的游戏往往也很受儿童的欢迎。

猜字谜,拍手歌,唱歌跳舞,绕口令,表演杂技……这些游戏有难度的高低之分,有的需要儿童具有一定的能力,有的却能够让所有儿童参与进来。

文艺类游戏通常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审美,提升孩子们思维的灵活性,也能够让大家在精神放松的状态当中去感受童年的魅力。

童年是只有一次的,时间一旦流逝就不会再回来。正因为童年如此珍贵,儿童游戏才会显得如此重要。

游戏并非玩物丧志,游戏更不是引导儿童走向糟糕结局的路径。事实上,古代儿童的游戏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游戏都能够在寓教于乐的状态当中,教会儿童人生的课题。

儿童苦乐,各有感受

儿童不需要承担巨大的社会责任,也不需要为了衣食住行而操劳,离人生价值之类的追求还非常遥远。他们往往处于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也能够在童年时期为自己的一生留下许多珍贵的回忆。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儿童总是与欢笑挂钩。但实际上,儿童也有自己的苦与乐。

在各类丰富有趣的游戏当中,儿童能够感受到与众不同的生活魅力。

“曲躬牵窗网,略唾拭琴漆。”这是一种形式,儿童玩耍时可以肆意欢笑,可以忘却一切烦恼,可以把最童真和最淳朴的笑容留在人们的印象当中。

这是儿童的喜悦,是成年之后没有办法再重复的喜悦,有时候也会成为一个人一生当中最为温暖的记忆。

但是儿童时期,大家并不总是喜悦的。

“有时看临书,挺立不动膝。”在面对师长之时,在刻苦学习之时,儿童也会背负一定的压力。他们往往会减少自己天性的外在显露,会逼迫着自己端正起来,会用一系列的规矩去扭转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这是儿童的苦,这份苦楚有时候甚至不被成年人所理解,但却确确实实让儿童感受到了负面的情绪。

所以儿童是矛盾的,有欢乐也有辛苦,有笑容也有眼泪,这样的童年往往才是完整的童年。

古代的社会环境,会对儿童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生活在封建社会,儿童又怎么可能只有欢笑,没有泪水呢?

结语:

古时候的孩提生活,其实跟我们今天的儿童生活非常相似。儿童需要接受启蒙教育,需要在一言一行当中学会社会礼仪,学会约束自己。

儿童也可以释放天性,可以在游戏里徜徉,可以肆意欢笑。儿童的小小世界里,有着欢笑也有着苦闷,这是最有魅力的神秘世界。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儿童游戏研究》

《古代儿童启蒙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儒家   孔子   古代   启蒙教育   阡陌   苦乐   孩提   儿童教育   品德   读物   人间   儿童   孩子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