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神话的诸葛亮,上限终究为臣,鹰眼环顾的司马懿,可为主公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句话用来形容司马懿不为过,司马懿可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曹操至死提防此人,留下五员大将,却被不成器侯的曹丕全部干掉,不用司马懿动手,曹操留下的基业已无力回天。



再看诸葛亮,刘备弥留之际,与诸葛亮的对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可惜了诸葛亮一生忠心耿耿,最终落下个可疑之嫌。

江山注定是刘家的江山,临死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诸葛亮啊!




诸葛亮,出生在陇西(今甘肃省天水市),家族属于下层士族,祖上是著名的官吏和学者,但已经没落,家道中落。

诸葛亮从小聪明过人,学富五车,善于诗文,后来投靠刘备,担任其军师,协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他具有极高的智慧和谋略,在战争和政治上屡建奇功,被誉为“千古奇才”。

诸葛亮的功

忠诚于国家和君主。诸葛亮一生都是为了保卫国家、维护君主利益而奋斗的。他曾为蜀汉主持治理,以国家利益为重,不断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战略,使蜀汉能够在困境中坚持下来。他对刘备一心效忠,即使在主公有过失时,他也一直不离不弃。

为人正直廉洁。诸葛亮做官清廉正直,无私无欲,不接受贿赂,严格约束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受到广泛赞誉。他被尊称为“卧龙先生”,是因为他的品德和才能都令人敬佩。

智谋过人。诸葛亮有极高的智慧和谋略,他的军事和政治策略被后人称为“诸葛亮的八十一种计谋”。他制定的战略和计谋,如“空城计”、“草船借箭”、“连环计”等,都被证明是极其成功的,他曾率领军队多次打败强大的敌人,保卫了蜀汉。

诸葛亮的过

七擒七纵失误。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多次派出姜维等人七擒七纵魏军,以期消耗敌军战斗力,但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姜维等人也多次犯错,导致蜀汉军队损失惨重,对北伐形势产生了不良影响。

木牛流马计失利。在诸葛亮与孟获联合抗战期间,他曾经使用了“木牛流马”计划,希望通过模拟动物运动的方式来调度军队,但计划并未得到很好的执行,导致战局进展不顺。

南征失利。在蜀汉和吴国开战期间,诸葛亮曾率军南征,但在夷陵之战中失利,导致蜀汉在江东地区的势力得不到扩张。

空城计。在对抗曹魏的战争中,曹魏大军攻打诸葛亮所驻扎的危险地区,诸葛亮使用了“空城计”来欺骗曹魏大军,此计不得已而为之,已然陷入被动,此计多为杜撰。即便是真实的,后人分析也认为是司马懿不欲杀之。试想,以司马懿的计谋与见识,岂会被这小儿把戏戏弄?这事除了罗贯中,怕无人知晓真实性了。




司马懿出身于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是中国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祖父,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人物之一。

司马懿的家族是东汉末年的一支显赫世族,他的父亲司马防曾任职于汉献帝的官府,司马懿也因此在年轻时得以接触政治和军事的学问。

司马懿的功

镇压青州黄巾起义。在司马懿年轻时,他随曹操镇压了青州黄巾起义,打击了当时的反叛势力,为曹魏统一北方局面奠定了基础。

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在曹魏时期,司马懿主持国家大事,维持国家政治稳定,强化中央集权,对于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功不可没。

抵御外族入侵。在司马懿任期内,曹魏面临外族侵略的威胁,他多次出征击退了来自北方的匈奴和南方的吴国军队,保卫了曹魏的领土安全。

立储传位。在曹魏时期,司马懿被授予丞相之位,之后又辅佐曹髦继位,成为实际上的权力掌控者。之后,他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成功让自己的儿子司马炎继位,建立了晋朝。


司马懿的过

太子之争。在司马懿执政时期,曹髦太子被废黜,曹髦之子曹奂被立为皇帝。这个过程中,司马懿的行动有一定的私心和政治意图,对于太子之争的结果,也让曹魏政治局面不够稳定。

对待异己。在司马懿任期内,他对待异己的手段比较严厉,通过打击异己来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掌控权。这种手段导致了一些无辜的人被牵连和处决,引起了一定的社会不满和反感。

对吴国问题的处理。在司马懿的晚年,吴国的国力逐渐增强,对曹魏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司马懿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采取了一些失策的手段,例如派遣大军攻打东吴,导致了一系列军事和政治问题,最终让晋朝成为了解决问题的主角。




对比两人的经历,诸葛亮一生可谓兢兢业业的打工人,甚至把老板都熬死了,他还不退休,还事事亲力亲为,导致诺大个蜀国,无可用之人,全他丞相一言堂,最终劳累而死。

而司马懿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打工人,一直心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心理,最终成功上位,虽然没有干掉老板,但也为自己的后代安排好了江山霸业。




结语: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上知天文,下懂地理,会摆八卦阵,会点灯续命。却不知天命,欲逆天改命,七出祁山,谈笑间啥也没干成。

同为人臣,司马懿与诸葛亮都卑躬屈膝,而结果却大相径庭。司马懿鹰眼环顾,虎视眈眈,最终成功篡位。有人说司马懿的篡位是历史选择了他,他并无篡位之心。那如果是换作诸葛亮,他有这个胆量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温县   蜀汉   青州   晋朝   江山   异己   吴国   空城计   主公   上限   军队   神话   政治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