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罗布林卡

#头条创作挑战赛#

罗布林卡位于西藏拉萨市西郊,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始建于18世纪40年代,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被称为“夏宫”,因其环境清幽,风景秀丽,素有“藏区颐和园”的美誉。

在藏语中,“罗布”是宝贝的意思,“林卡”是园林,“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全园面积约36公顷,有房400多间,是一处集园林、宫廷、寺院建筑为一体的别墅式园林,是西藏历史上规模最大、风景最佳、营造时间最长、建筑艺术最精美的历史文化及园林遗产。

园内有植物100多种,不仅有拉萨地区常见的花木,还有取自喜马拉雅山麓的奇花异草,内地移植或国外引进的名贵花木,堪称高原植物园。此外,这里还是藏区动物园,也可以随缘遇见一些小萌物。

而作为藏式园林的代表,罗布林卡集中体现了藏式园林、建筑、绘画、雕塑等方面的建筑成就与艺术风格,200多年的扩建,罗布林卡也具有藏、汉园林艺术的融合之美。

罗布林卡由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旦明久颇章等几组宫殿建筑组成,颇章在藏语中意味“宫殿”。各组建筑均以木、石为主要材料建成,规划整齐,具有明显的藏式建筑风格。主要殿堂内的墙壁上均绘有精美的壁画,此外,罗布林卡内还珍藏有大量的文物和典籍。

▲格桑颇章

▲格桑颇章

▲格桑颇章

▲格桑颇章

格桑颇章在罗布林卡宫苑东区的东南角,是园内建的最早的一座宫殿。主殿设有七世达赖喇嘛的宝座,挂满了珍贵的度母唐卡像和护法神像,有近百幅之多。二楼上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像,两侧有十六罗汉像,墙上壁画记载了**干布等吐蕃藏王的传记故事,里间供奉了一尊八世达赖喇嘛令人塑造的六臂护法神像。

▲金色颇章

▲金色颇章

金色颇章是罗布林卡西部宫苑区,为三层宫殿建筑,底层为大经堂,是十三世达赖接见僧俗官员、社会人士的地方,第二层为受接见人士的休息室,第三层是举行“八解脱律义”宗教仪式的地方。

▲达旦明久颇章

▲达旦明久颇章

达旦明久颇章,又称永恒不变宫,也称新宫,新宫始建于1954年,1956年竣工。达旦明久颇章高二层,由佛堂、护法神殿、修行室、经堂、会客室、卧室、洗澡间等40多间房子组成,此宫殿既有寺庙的建筑特点,又有宫殿、别墅之艺术风格,比其它宫殿更显得富丽堂皇和优雅别致。

罗布林卡园区分为三个部分,东部是前园,中部为宫殿区,是核心部分;西部是以自然丛林野趣为特色的金色林卡。罗布林卡的园林布置,既有西藏高原的特点,又吸取了内地园林传统手法,运用建筑、山石、水面、林木组景,创造出不同的意境。如湖心宫的设计,就有汉族地区古代造园艺术中“一池三山”的痕迹。

▲入口处

▲入口处

罗布林卡的入口,就是藏汉融合的建筑,门上雕梁画栋、色彩艳丽,极尽华美,细看,那些华美的装饰下面是精巧的榫卯。

园林里面则是古树参天,浓密遮天,影影绰绰,郁郁葱葱。参天的古树下是茂密的草皮,草皮上是坐在野餐垫上休闲的人,在百年古树下,吹着高原的风,享受日光城最悠闲的时光,这应该是生活最本真的样子吧。

沿着深黄色的围墙漫步前行,抬头是高原的阳光,远望是巍峨的雪山,色彩鲜明的城墙、湛蓝的晴空与巍峨的雪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饱和度极高的自然画卷,色彩浓烈又相得益彰。

每年藏历7月1日,是西藏“雪顿节”的开始,17世纪开始,雪顿节增加了藏戏演出活动,每年此时,西藏各藏戏流派会聚集在罗布林卡进行表演和比赛,并允许百姓入园观看。经过长久以来的历史积淀,雪顿节已经与藏戏表演、逛林卡等活动结合起来,成为了一种民俗活动。而罗布林卡等藏区园林也因此在雪顿节期间热闹非凡,人山人海。昔日宫殿成为百姓公园,也算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雪顿节,藏语中的“雪顿”是酸奶宴的意思,“雪顿”节本意为吃酸奶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罗布林卡   藏语   藏戏   西藏   护法   宫殿   高原   金色   园林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