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市场“大而强”如何实现?全国政协委员、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董事长许礼进建议合力挺进高端市场


“我国工业机器人出货量虽大,但‘量变’还未形成‘质变’。”全国政协委员、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董事长许礼进近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目前处在市场逐步培育、技术逐步成熟、生态逐步形成的发展阶段,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让产品走出低水平局面向高端市场进军,将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

许礼进建议,重点攻关机器人智能核心部件与器件、机器人共性核心算法等目前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强化政府政策引导,实施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典型高端行业应用示范工程。

全国政协委员、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董事长许礼进 图片来源:公司供图


打破零散创新局面


近年来,全球制造业格局加速调整,新旧动能转化提速。在此背景下,我国连续九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工业机器人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创新能力标志着行业领先水平。“近年来我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已取得长足进步。”许礼进认为,“但机器人企业的自主创新呈现零散创新局面,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方面难以形成合力,机器人产业尚未建立起成熟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研发体系,这导致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落后。”

“这个行业必须要整合更多资源,靠单个企业很难干好。”许礼进说。为此,他建议,建立市场导向、产业主导、院所协作、多元投资、军民融合、成果共享的创新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共性、基础性和前沿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问题,联合行业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和创新资源,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重点攻关机器人智能核心部件与器件、机器人共性核心算法等目前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全球化开放创新平台。

许礼进还谈道,我国工业互联网从无到有,有力促进了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基础工业软件等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亟需突破。他建议,加快布局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联合体,突破工业大数据分析、工业机理建模和开源平台等核心技术。


加快推进高端应用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累计完成产量44.3万套。许礼进介绍,近年来,我国企业凭借稳定的技术和快速服务响应的本地化优势,在国内五金、家电、陶瓷等行业自动化空白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许礼进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机械、电子、航空航天等高端行业需求释放,我国工业机器人产品也要走出低水平局面,打造产业链高附加值产品生态。我国工业机器人产品进军高端市场面临的挑战,包括国产工业机器人运行速度、精度及稳定性等性能指标无法满足高端领域应用需求;国产机器人企业高端领域应用经验缺失,缺乏在高端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等。

他建议,在政府引导下,实施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典型高端行业应用示范工程,通过市场应用加快迭代进程,加快突破机器人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在中高端领域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场景和示范案例。依托有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产业技术企业,加强高端领域应用标准化研究,重点在汽车、半导体、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应用领域,开展工艺流程、专用算法、安全数据模型等标准的研制与推广。

许礼进还提出,以机器人高端应用行业细分深化为导向,打造多层次人才培养高地。“高端研发人才、市场推广人才、应用操作人才、设备维护人才,这个行业都需要。”

编辑:张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机器人   芜湖   工业   市场   共性   政协委员   合力   董事长   领域   建议   我国   产业   集团   人才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