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认为荆州必占,庞统却认为荆州要弃,二人军事水平高下立判

东汉末年,隆中还仅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

于辽阔的中华而言,它会和无数村落一般,终将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因为一场相遇,隆中得以载入史册,陈寿在其史学著作《三国志》当中,将这场相遇命名为“隆中对”。

隆中对因而成为了君臣相遇的代名词,诸葛亮未出山野,已然预判天下局势,敲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隆中对”当中,诸葛亮提到了两处地方。

一处乃刘表守卫的荆州,一处乃是刘璋统治的益州。他建议刘备以此为根据地,与曹操、孙权共争天下。

刘备是一位胸怀大志的人物。

然而,对于天下局势,胸中的战略观到底还差一些。他始终受到“仁义”的牵绊,不是因为他本性如此,而是他不得不如此。

孙权凭借长江天堑,占尽了地利之便,曹操雄踞北方,占尽了天时。

刘备欲与此二人逐鹿天下,只剩下一条“仁义”。

睿智如诸葛亮,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他必须让刘备的仁义遍布于四海,以此招揽人才。

初进入益州之初,刘备便开始着手施行仁义,却不想被诸葛亮直接否决。

刘备不解,诸葛亮提到两次初次坐而论道的时刻,益州的刘璋暗弱,使得此地臣子与百姓不辨恩惠与惩罚。

诸葛亮明白乱世需用重典的道理,在百姓们心中有了一条底线之后,刘备的仁义方才显得弥足珍贵。

这个道理跟民间通俗意义上,给你一巴掌,再给你一颗枣的意思相近。

诸葛亮的手段,使得益州的人心很快被刘备收拢,成为蜀汉最稳固的后方。

接下来,按照“隆中对”的安排,诸葛亮将从荆州出兵,直取北方曹魏。

可惜他终其一生都未实现这个愿望,彼时的益州已然归孙权所有。

因此,有人评论,其六出祁山,劳师远征,却无所收获的原因,和荆州息息相关。

当然,还有人评论,根本原因还是其军事谋略不足,使得蜀汉益发贫弱不堪。如若换成庞统来操作,结果肯定比之前更好。

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庞统的三分策略不同于诸葛亮,他主张直接放弃荆州,将其让与孙权,以达到联合东吴的目的。

只要后方稳定,挥师北上,定然有所建树。

庞统拥有“凤雏”的名号,水镜先生将其放到和“卧龙”诸葛亮同等地位,可见此人绝非泛泛之辈。

只是任何事情都需要放到具体的情景之中,在未拿到益州之前,刘备集团最核心的任务就是拿下一块根据地,庞统的判断丝毫不差。

荆州不适合做为蜀汉的大本营,北方有曹操虎视眈眈,东方又有东吴垂涎三尺。

卧榻之侧,有这样两只凶猛的野兽,刘备岂能睡得安生。

却不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隆中对时,诸葛亮之所以提到先取荆州,主要是其战略位置重要,此地进可攻,退可守。

不然为何曹操南下吞并孙刘时,为何会选择先取荆州?

主要还是荆州的地理位置重要,拿下荆州,就直接破了江东的地利之便。

因而,东吴自然渴望将荆州纳入其领域范围,诸葛亮之所以不愿将其拱手让给东吴,是因为其明白,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长远来看,如蜀汉能拿下荆州,既能与孙权合作,又能挟制东吴,这才是最高明的手段。

做为后来者庞统,他太急于证明自己,以至于一时间有些鼠目寸光。

从这一点来看,庞统还是略显逊色。

网上却有人论断,这是庞统高于诸葛亮的地方,理由是荆州不值得。

庞统若真的那么厉害,为何在落凤坡丢了性命?还是因为太过于冒进。

接下来,我们继续分析荆州的重要性,诸葛亮明白乱世中无朋友,和东吴合作,既是蜀汉的愿望,也是东吴的选择。

双方必须选择合作,才能在三足鼎立站稳脚跟。

因而,刘备才派关羽守卫荆州,目的就是确保荆州无虞。

他们在等待一个机会,一旦后方稳定,就会通过荆州进攻曹魏。可惜天意难测,人终究无法抗得过天意。

荆州最终还是被东吴夺去,刘备为了坚守桃园三结义时候的诺言,几乎倾巢出动,决定一举灭掉东吴。

刘备并非单纯出于冲动,他从来未曾率领过六十万大军,也深知东吴难以抵抗六十万大军。

结果却中了陆逊的计策,六十万大军几乎毁于一旦。

这也是为何诸葛亮一直难以成功的原因,积累数十年,一夕之间荡然无存。

他气恼,却又无奈,只能接手烂摊子继续经营蜀汉。

刘备去世后,蜀汉已无力抢回荆州。

如他在《出师表》中所言: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蜀汉一时间失去了核心,刘禅无法聚拢民心,但国家需要一个核心,诸葛亮只能定下一个“兴复汉室”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只能被迫出征。

东吴和曹魏随时可以吞并蜀汉,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

诸葛亮告知东吴,荆州之事蜀汉不再追究,接下来便安排北征曹魏。他明白,这是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争,但他又不能不出兵。

其一,他答应了先帝,务必恢复两汉荣光;

其二,没有战争,“兴复汉室”的目标就是一句空谈。

若是没有六出祁山,或许蜀汉早就成为其余两个国家的囊中之物。

益州,天府之国,此地之人,贪图安逸,没有战争,很快便会失去奋斗的目标。

而兴复汉室的目标本就是一句空谈,大家更为信服的一句话是,良禽择木而栖。

因而,不能以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失败,而否定隆中对时定下的策略,其策略如若成为现实,天下鹿死谁手,谁都无法预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荆州   益州   蜀汉   东吴   祁山   汉室   仁义   高下   水平   策略   目标   军事   天下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