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母亲到江汉路去吃点东西

□夏元秀

地铁七号线刚刚延伸到我们小镇的时候,我带母亲体验过一次,她老人家严重晕车,所以我们只敢试着坐一站,没想到母亲坐地铁居然一点都不晕,并对售票处自动找零、地铁站的庞大、以及还有可饮用的免费温开水都表现出了强大好奇。

“天嘞,这机子真聪明嚯!它还认得零钱呐。”“娘哎!这站真大哟,抠这么大的眼(读ǎn音),这得花多少钱啰,我们国家有钱啦,我们国家钱多得很!”母亲用她怎么也忘不了的纯正乡音,极其夸张地表达这世界变化太快,用她特殊的情感方式,表达作为中国人,她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

“妈,我带您坐地铁到江汉路吃点东西吧!”当听说江汉路在汉口时,母亲连连摆手,“还跑到汉口去吃点东西?不去不去,太远了。”母亲虽然嘴里这么说,但心里是很乐意思的,毕竟,她这辈子,这才是第二次去汉口。

第一次去汉口是上世纪70年代初,母亲怕早产的我身体有什么毛病,决定抱着我到她心目中最好的医院——汉口儿童医院全面检查身体。

那时我们住在咸宁乡下,严重晕车的母亲抱着我挤公交转了几趟车,到汉口时已是下午。怕医生下班了,又饿又累又晕的母亲顾不上喘口气,赶紧抱着我先检查身体,直到医生说娃的身体好着呢,她才终于放下心来。但因为太晚没有回家的班车,母亲只好带着我在医院旁边的小旅馆住了一夜,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回到家中。

那次去一趟汉口用了两天一夜的时间,这就是母亲不肯到江汉路吃东西的原因。

上世纪80年代,我们搬到了现在居住的小镇,虽然离汉口近了一点,但去一趟也是不容易的,记得上初一时,因为学校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一本英汉词典,而我们小镇买不到,我便与同学相约周末去汉口航空路的新华书店买。“快!快!跟上,晚了就没车了。”那一路,我们即使一直都是在小跑,但回到家还是天黑了。母亲焦急地站在湾口盼着我,生怕几个小家伙走丢了……

“乘客您好!江汉路到啦!”往事还没聊完,江汉路就到了。“我的爹(念yá)嘞,坐地铁真快。”母亲又开始感叹。

我带母亲逛了汉口江滩,吃了很多母亲从前没吃过的美食,中餐西餐网红餐都有,但母亲最喜欢的还是蔡林记热干面。她说,那年在汉口儿童医院,对面的小吃店也有热干面,她闻到了芝麻酱的浓香,但没舍得买,一碗面5角钱,再加5角钱就可以买张车票了。

我带母亲在江汉路转了老大一圈,见时间尚早,回程的路上又带母亲游了黄鹤楼。站在楼上远眺长江,母亲喃喃自语:“你爸没福气,几多好东西都没看到、没吃到哟。”

风扬起母亲花白的头发,不知道是不是父亲听到了她念念不忘的牵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儿童医院   乡音   小吃店   汉口   母亲   东西   芝麻酱   江滩   小镇   下午   身体   同学   时间   医院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