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中医治疗

慢性腹泻,临床非常常见,严重者,给工作与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诊断不难(包括西医诊断),但治疗则变化多端。


急性腹泻,是很容易治愈的,其中,因外寒或进食生冷饮食导致的寒泻,予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湿热中阻的热泻,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伤食泻,予保和丸加减治疗。严重腹泻脱水者,注意补液治疗。


但是,由于误治或延误治疗时机,急性腹泻转为慢性,导致迁延难愈。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慢性腹泻,体虚明显,而且虚实、寒热夹杂证较多,因此治疗慢性腹泻时应注意虚、实、寒、热与脏、腑、经、络的兼夹情况。辩虚实寒热是其中关键。常见分型论治要点:


1.脾气虚

症状: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止泻

治疗:参苓白术散加减。


2.脾虚痰湿阻滞

症状:胃脘痞满,食欲不振,口淡乏味,大便稀溏,舌苔白,脉缓

治法:健脾化痰,除湿止泻

治疗: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3.脾阳虚

症状:食后即泻或久泻便溏,怕冷喜温食、腹痛,疲乏无力,纳呆食减,舌苔薄白,脉濡缓而弦细。

治法:健脾温中止泻。

治疗:资生丸加干姜、吴茱萸、补骨脂化裁。


4.肾阳虚

症状: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下完谷,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痠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肾阳,固涩止泻。

治疗:四神丸加减


5.脾肾阳虚

症状: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食后脘闷不舒,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下完谷,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痠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治疗:桂附理中丸合四神丸加减。


6.痰湿阻滞,寒热夹杂

症状:大便稀溏,一日数次,并有胃脘痞满,食欲不振,口干或口苦,或吃肉食后痞满加重,腹鸣时作,舌苔白或黄白腻,脉滑或滑而稍数。

治法:苦辛通降。

治疗:生姜泻心汤加焦白术加减,吃肉食加重者,加焦山楂。


6.痰湿阻滞,上热下寒

症状:大便稀溏,一日数次胃脘痞满,食欲不振,时有脐腹冷痛,或遇冷时腿痛加重,或手足指趾厥冷者,口干、口苦,舌苔黄腻,脉弦缓或弦而稍紧

治法:苦辛通降,清上温下。

治疗:乌梅丸加减:


7.痰湿阻滞,久泻伤阴

症状:大便稀溏,或偶兼黏液便,食欲不振,恶心欲吐或时而少量呕吐,胃脘痞满,五心

烦热,口舌生疮,舌质红,无苔,吃辛辣或咸食则口舌痛,皮肤干燥,烦躁失眠,脉滑数。

治疗:除湿化痰,佐以养阴。

治疗:缩脾饮加麦冬、沙参、枳壳加减:


8.虚实夹杂,积滞不化证

症状:大便稀溏有黏液,一日数次,偶有腹痛和里急后重,食欲不振,吃冷性饮食或遇冷时腹痛加重,舌苔厚,脉沉细弦。

治法:温中导滞。

治疗:理中汤加大黄加减


9. 肝郁脾虚

症状:胁痛,或脐腹一侧疼痛,生气时诸症加重,腹痛则泻,泻后痛减,大便稀溏,脉弦。

治法:疏肝健脾

治疗: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总之,慢性腹泻比较复杂,当详细辩治。目前,西医治疗慢性腹泻,并无有效治疗手段。但是,中医治疗慢性腹泻,疗效却非常满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苦辛   萎黄   泻下   舌苔   寒热   白术   食欲不振   虚实   大便   症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