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退休水利专家王守刚:为海南水库移民政策“把脉”

文海南日报记者 孙慧

王守刚是位地地道道的河南人,自2019年9月受聘协助做好红岭水库移民安置工作,次年到省水务厅重大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工作协调小组帮忙,近3年多来,他几乎走遍了屯昌、琼中、儋州、澄迈、东方、万宁等市县的山山水水。跑工地、进库区、走访移民安置点,在迈湾、天角潭、红岭水库、牛路岭灌区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现场调研指导,他成为一名积极散发余热的“新海南人”。

王守刚(右三)在屯昌县一移民安置点调研督导。受访者供图

为海南水库移民政策“把脉”

在王守刚家,摆放着三双鞋,一双皮鞋、一双帆布鞋、一双运动鞋。这三双鞋,有不同的用处,如果去办公室他就穿皮鞋,如果跑工地、去村里,他就穿运动鞋或帆布鞋。相较于皮鞋,另外两双鞋总是灰扑扑的。

“水库移民工作可不简单,包括调研走访、制定补偿标准、寻找安置点、兴建房屋、分配土地、确定产业发展政策等,一个水库移民项目至少要持续20多年才能完成。”王守刚说,水库移民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成效。

退休前,王守刚在河南省水利厅工作多年,先后参加过南水北调水利工程丹江口库区、小浪底水利工程库区等水库移民工作,并因工作成绩突出立二等功、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是当地水利行业有名的专家型干部。

到现场去,是王守刚遵循的工作守则,“去库区了解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移民搬迁方案”。

2022年4月,迈湾水利枢纽工程5个移民安置点已启动建设,王守刚随相关领导走访调研发现,一些安置点的设计不合理,存在大挖大填等情况,有的安置点区域填挖高度大于5米,个别地方甚至高达12米。

“移民安置点的设计要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大填大挖会导致投资增加、工期延长。”王守刚建议由省水务厅牵头组织专家举办移民安置点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研讨培训班,让涉及移民安置工作的单位汇报工作情况,专家组给出指导建议。

最后,专家组综合收集到的情况,撰写了一份关于进一步优化迈湾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点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建议,被地方政府、相关企业采纳。

王守刚。受访者供图

在工地一住就是一两个星期

虽然几年前已在临高买了养老房,但自从受聘为顾问专家后,王守刚很少回自己的房子里居住。尤其是被借调到省水务厅后,为了方便工作,他还在海口租了房。

“老伴儿回老家帮忙带孙子了,现在就我一个人在海南,孤单是孤单了点,但每天忙忙碌碌,生活也很充实。”王守刚介绍,他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迈湾、天角潭、牛路岭灌区等水利工程建设现场调研,有时在工地一住就是一两个星期甚至一个多月。

“移民干部群众提出的问题,符不符合政策,在规划报告哪章哪节有规定,他都知道。”王守刚的一位同事说,王守刚的工作笔记做得特别好,对移民政策很熟悉。为了方便基层干部、企业负责人工作实操,王守刚特地梳理制作了征地移民安置工作常见问题处理经验课件,给海南水利行业管理者、从业者授课。他还结合自己的调研成果撰写论文,总结出海南水库移民安置管理的五大特点。

王守刚的电脑里,保存着近几年省水务厅发给他的感谢信。他说,每次打开信,胸中都涌动着对水利事业和海南这方山水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海南   临高   水库   移民   水利   政策   水利枢纽   灌区   受访者   库区   水务   水利工程   工地   皮鞋   周刊   专家   工作   王守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