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哪里不如无锡,为什么无锡是榜眼?

苏州近代以来便一直不如无锡。

无锡人的性格有些类似于浙江人,会做生意,会闯荡,但比浙东地区有优势的是,无锡人还崇文重教,很会读书。苏州则不然。

虽然苏锡常提法的甚嚣尘上,让很多人逐渐忘记了三者之间的差异,但百多年以来的事实证明,苏州人早已不会做生意。小富即安,是苏州府城人的特点,也是苏州和下面几个县级市之间的区别,同时亦是县级市不服苏州,不屑苏州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之一。




和无锡人相比,如今的苏州颇有点躺在功劳簿上逍遥,不思进取的特点了。肥沃的土壤带来了巨量的财富,催生了苏松人民的优越意识,真是老天赏饭吃的地方。

然而松江府靠海,尚有勇于进取的海洋文化的精神面貌,海禁又给松江府人出了难题,锻炼和考验了他们的智慧和魄力,更别说后面西方人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上海地区人们的面貌。

相比之下,苏州府城已然垂老,安躺于舒适狭小的温床,向周边,它看谁都像它的“小弟”,如今的代管县级市是,松江府地盘上的大上海亦是。


苏州古城墙



当时代的车轮滚滚而来,农耕时代宣告了自己寿终正寝,在战争铁蹄的鞭挞之下,苏州沉沦了,一落千丈,一蹶不振。一起沉沦的,还有生意人的能力和魄力。

小农经济的沉默,被大上海五光十色的现代都市之光所盖过。这个时候,一批从上海归来的士绅回到无锡,招商办厂,不亦乐乎,用新的思维和手段创造了写入近代模范发展史册的无锡模式。

无锡继布码头、钱码头之后,一举转型,成了生产型和消费型并举的近代都市,创造了“轻工业发展”模式的传奇。彼时以轻纺为核心的无锡工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到三十年代,无锡的轻工业品已经可以走出国门,远渡重洋,风靡一时。无锡成为仅次于上海的长三角工业重镇,沪宁线上一颗璀璨耀眼的名珠。



在一众由西方殖民或者传统中心城市之中,无锡很显眼,作为一个基本依靠本土士绅力量硬生生托举而起的新兴城市,无锡能够跻身这帮大城市之中,实在是彰显了它的魅力,与众不同,无愧于“民族工业的摇篮”之称。

而苏州既无中心城市之利,其士绅也大多逃散,不愿回乡兴业,其地的风气逐渐萎靡,不复进取之态;又有“府城”高傲的头颅,自然不肯屈就,就这样不上不下,左右顾盼,蹉跎岁月。

无锡原为常州府下一小县,其发展态势之迅猛,一度成为“苏南省”(苏南行政公署区)之首府。解放以后,无锡顺利地拿到了省内第二位的行政编码,这个编码后来运用在了很多地方,比如无锡如今的车牌代码苏B上,紧跟着省会南京。

很多人说,无锡的市区面积在江苏省内,一直是仅次于南京的第二大城市,它的商业繁荣程度也是苏州无法望其项背的。直到今天,苏州由于仍然依靠强县作为门面,其实本质上来说,苏州市区的城市规模和无锡市区相比,仍然差了那么一点点。

大家可以拿两市的经济总量大致减减试试看,会发现大体上,无锡市区仍然可视作江苏第二大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无锡   苏州   府城   苏南   县级市   松江   士绅   榜眼   上海   近代   市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