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长安县何来西安市?讲一讲长安人的乡愁与性格

最近,在关于“长安与西安关系”这样的主题文章时,我们看到有个媒体老师的撰文,分析了长安和西安地缘关系和文化历史渊源。

若无长安县,就没有西安市

文章说:唐朝灭亡之后,后梁的节度使韩建放弃了长安的破败不堪的外廓城与宫城,将原来的皇城作为新城。而长安城开始仅仅以军镇建制规模继续存在。

素材图

明洪武二年3月,徐达占领当时作为元朝陕西行省奉元路首府的长安。不久之后,大明王朝“废黜”了长安之名。为了便于军事防守,在攻占西安不久后,明廷便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这便是西安得名的开始,取义简单明确,即是永葆大明西疆安定之地。

即便是如此,长安之名在明清之际并未消失。尽管明清两代都习惯称原来的长安为西安府。

但是实际上,西安府附郭县为长安咸宁二县。长安在唐代是京兆府长安县,历来文献皆以第一附郭县代指城名,后世也一直沿袭。作为西安府城的“长安城”,依旧保持着“长安”之名,并一直归属于西安府下的长安县管辖。由此可知,虽然“长安”不再是都国之称,却一直保留在县一级的政治区划中,“长安”之名并未废除,并且一直保存至近代。

素材图

直至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当时的陕西省政府议决将省府所在的“长安城”从“长安县”行政管辖中剥离出来,并独立设置“西安市”作为省政府驻地。此后,长安正式更名为西安,而长安再也不是西安。

这位老师的文章观点认为,若没有长安县的一直留存,西安被称为古长安城的历史名号,可能就会在皇家正史里被剔除。

长安人的乡愁

为长安县正名之后,我们再来说说长安的偏见与乡愁。

有个长安的网友曾这样说过,长安作为陕西第一大县,曾经的长安县,然而,西安人对长安县偏见由来已久,主要是,长安南边包围城区,难免冲突。加上那句混账俗语误导,“金周至,银户县,****长安县”。

实际上,长安有3000多年的历史,西周丰镐遗址,自有长安之时,尚且没有西安。根据《长安县志》所载,长安县当年的地域范围:北至渭水,西临咸阳,东接临潼,南踏秦岭,均属长安地界。

素材图

可是如今的长安县,虽然已经升级为长安区,但是在老一辈的眼里,依然觉得长安县最亲切,那是从骨子里流传下来的乡土情结。

而且从地盘上来说,进入新世纪以来,长安区为了配合大西安的发展,在地域范围上做出了巨大牺牲,它东边归了航天新城,西边卖给高新,北边被雁塔蚕食,中部还有个常宁新区,实际隶属于古老长安的县域,已经没有多少了。

地域承载文化,有基因传承,对于那些长安人而言,乡愁寄托,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故乡概念没有!

长安人的性格

另外还有网友讲:作为西安最重要的行政区之一,长安区因为上世纪特殊的行政区划,一度以长安县被人熟知,后来长安融入大西安,成为西安直辖的行政区之后,更名为长安区。但是正宗的长安人,哪怕是新时代的年轻一辈人,从不自称长安区,而且自豪地说,我是长安滴!

因此,如果你听到有人说“我是长安区滴”或者“长安县滴”,那他绝对不是土生土长的长安人,极有可能是后来迁入的。

盛世长安 大鼎

同时,长安人和城六区的人讲方言也有区别,城六区的西安土著已经偏向于普通话,而长安人则更多语调重一些,咬字偏向四声。粗略听来感觉差别不大,但是细细琢磨就会发现二者的差别。

最后,长安人还具有陕西的性格特点,那就是特别豪爽,性情耿直,属于认准了自己的道理,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那种。#头条创作挑战赛#

关于长安与长安人,大家还有哪些看法,欢迎参与讨论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安县   西安市   乡愁   大明   长安   陕西   西安   地域   素材   长安城   性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