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时,有5名干部曾遭撤职,他们是谁?后来被授予什么军衔

在人类战争史上,朝鲜战争无论是从参战兵力、地域范围,还是持续时间等方面,都是一场规模不大的局部战争。但是,这场战争却对战后东北亚局势产生了深远地影响,通过这场战争,新中国第一次傲视全球,并成功奠定了大国的地位。

抗美援朝战争是美国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我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和平,期间,也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


当然,没有任何一支军队会永远保持全胜,也没有任何一位将军会常胜不败,在抗美援朝期间,我方就先后有5位干部被火线撤职。

那么,这5名干部都是谁呢?他们后来都被授予什么军衔?

一、第二次战役被免职的三位干部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有3位师级干部是在第二次战役时被免职的,他们即是吴大林、龚杰和季铁中。

吴大林、龚杰是原志愿军第26军88师的干部,他们一个是88师的师长,一个任政委,都是志愿军的高级将领。

吴大林是四川南部人,他1932年参加红军,曾任红军连长、新四军淮海军分区1团团长和华野12纵34旅旅长等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吴师长曾率部坚持在淮北、苏中作战,为华中、华东的解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龚杰政委是湖南平江人,他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历任红军副连长、新四军团政委和三野30军88师副政委等职。

在参加抗美援朝前,吴大林和龚杰皆是30军的主要干部,1950年,30军调归海军,他们才被划归20兵团26军指挥。

第二次战役时,88师奉命跟随军部参加了长津湖战斗,当时,志愿军缺衣少穿,很多战士都被冻伤。

为了打好这一仗,兵团司令员宋时轮便专门将26军做为预备队来使用。

长津湖战役接近尾声时,美陆战1师向下碣隅里等地逃窜,为了堵住敌人,26军军长张仁初派88师赶往独秀峰一带设防。然而,由于关键时刻掉了链子,再加上88师白天行军又遭到美机轮番轰炸,等到全师到达预设阵地时,88师比指定时间晚了15个小时。


战场之上,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因为这个原因,吴大林、龚杰分别被免职。

季铁中是志愿军第42军124师的政委,他是吉林宾县人,参加过宾县反日学生运动和抗联,曾任中共宾县青年团特支书记、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政治指导员和八路军冀南军区第4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季铁中是抗联的老战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回到关内加入八路军,参加了解放华北和东北等战斗。

1946年,季铁中是松江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48年,又荣升为松江省军事部长和辽西军区168师政委,像冀南第一支抗日武装118师游击队,就是在他的领导下组建的。

第二次战役时,季铁中率领124师参加了大同江战斗,然而,由于在迂回过程中没有及时堵住敌人,再加上季铁中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定,没有及时要求124师过江阻敌,战后,季铁中被火线免职。

虽然被火线撤职,但季铁中依旧功勋卓著。回国后,季铁中历任东北军区工程兵部政委、大庆炼油厂副厂长和石油工业部副部长等要职。1955年9月,季铁中被授予大校军衔,1985年4月23日,其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

吴大林和龚杰后来也被授予大校军衔,回国后,吴任辽宁省锦州军分区司令员,龚杰则是镇江军分区的第二政委。1991年,吴大林因病去世,享年80岁。

二、因犹豫而被免职的师长

抗美援朝期间,第四位被火线免职的干部是许诚。

许诚是新中国的开国少将,他1913年出生于江西宁都,参加过长征,曾任红3军团第2师通讯班长、红4军第10师30团团长和八路军129师随营学校教育长等职。许诚是我军中一员文武兼备的猛将,他不仅善于做军事工作,还对通讯和教育十分娴熟,像石家庄、张家口、保定等城市的解放,就有其的一份功劳。

解放战争时期,许是晋察冀军区2纵4旅副旅长,1948年,我军进行整编,其又担任19兵团193师师长兼炮兵部队政委,深得杨得志司令员的信赖。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时,许诚以63军189师师长的身份参加了强渡临津江的战斗,当时,我187师和188师分别围歼英29旅,在这关键时刻,作为预备队的189师却掉了链子。

因为许诚的犹豫不决,189师在强渡临津江的过程中晚渡了几个小时,也正因为如此,后续我渡江部队便遭到了美机的连番轰炸,566团副团长李凯、565团副团长高连喜分别牺牲。

事情发生后,彭老总下令免去了许诚的师长职务,改由政委蔡长元接任师长。

虽然被免职,但许诚后期依旧发挥出色,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结束后,许诚历任解放军67军副军长和天津警备区政委,并于1971年升任为天津市委书记。

1955年,许诚被授予大校军衔,9年后,即1964年,他又荣升少将。1999年12月9日,许诚因病去世,享年86岁。

三、第五次战役被免职的干部

除了许诚,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期间,还有一位师长被免职,他就是原志愿军第60军180师代师长郑其贵。

郑其贵是红四方面军出身的一员战将,他是安徽金寨人,曾任红四方面军红9军医院政治部主任、八路军太行军区第7团政委、晋冀鲁豫军区23旅副政委等职。

郑其贵在入朝前原是180师的副师长,1951年邓仕俊升任60军参谋长后,他才接任代师长。


第五次战役时,第180师作为60军的后卫部队掩护全军转移,然而,由于在途中指挥不力,180师遂在鹰峰山和驾德山遭到敌人包围。

战时,郑其贵在突围和固守问题上犹豫不决,致使后来全军只能分散突围。战后,郑其贵被就地免职,并被接受审查。

郑其贵后来在回国后连任吉林省军区白城军分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授上校,1963年又晋升大校。

1990年1月26日,郑其贵因病在合肥逝世,享年76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宾县   解放战争   干部   军分区   大校   志愿军   军衔   政委   师长   军区   战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