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本报记者 赵姗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开局之年,是全国各地着力修复新冠病毒感染“疤痕效应”、逆周期政策发力加码之年。自2023年1月初以来,各省份普遍将年度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以上,各地投资计划密集亮相,重大项目建设掀起开工热潮。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台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李海泳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在此积极形势下,更需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为此,他在今年全国两会带来了关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建议,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尽快完成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建立绿色GDP核算与考核体系。建议在“十四五”期间,在长期以来的绿色GDP核算研究和试点工作基础上,最终确定统一的新时代绿色GDP核算体系,并在各级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等权威文件中予以公布,由此牢固树立国民经济绿色发展政绩观,建立考核办法,推动以高质量发展为新导向的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第二,形成浓厚的绿色发展社会氛围。全国有数千家环保公益组织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修复、节能减排等领域起到了助推作用,成为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建议结合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规范、引导、促进环保公益组织健康发展,形成浓厚的绿色发展社会氛围。

第三,培育更多绿色转型市场主体,形成绿色发展的强大活跃内生动力。一是在生态补偿、碳交易等领域促进相关市场中介企业的参与和健康发展。二是在绿色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领域支持科技研发与技术服务型企业的发展,促进环境服务产业新主体、新业态的崛起。三是在信贷、税收、销售(市场)、品牌(媒体宣传)等方面,支持绿色转型企业发展。

第四,引领绿色发展国际合作,提升绿色发展的国际话语权,充分发挥中国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行动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经济社会   中国经济时报   台盟   经济核算   主委   国民经济   浓厚   公益   氛围   生态   体系   领域   精神   组织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