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需要养儿防老吗?

养儿防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观念,认为子女是父母晚年的依靠和保障。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们观念的更新,这种文化是否还适合今天的时代呢?让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近日,王先生来到浙江遗嘱库订立了一份遗嘱:等自己过世后,由妻子的妹妹作为妻子的监护人,而自己的财产也交给妻妹来继承。

王先生与妻子是大学同学,结婚后恩爱幸福。但去年年初,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故。王先生的妻子因为一次高烧住进了重症病房,抢救回来后,记忆出现问题,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症。

王先生心如刀绞,但更让他失望的是他们唯一的儿子小王。小王大学毕业后开网店,经营不善,背上大量债务。每次回家,并不关心母亲的病情和父亲的辛苦,反而多次向父亲讨要房产。

父子俩有一次还在医院病房起了争执,王先生被气得突发心梗。之后,他意识到自己不能指望这个不孝顺、无情无义的败家子来养老了。

幸运的是,在这个困难时期里有一个人始终陪伴在他们身边——那就是王先生妻子的妹妹小红(化名),她对姐姐一直很关照。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王先生决定将自己名下的房产、存款、保险等财产都留给小红,并让她成为自己过世后妻子的监护人。他认为这样做既可以报答小红对他们夫妇的恩情,也可以保障自己和妻子晚年安稳幸福。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上千年来的一种思想观念。它源于古代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家庭结构,当时人们没有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只能依靠子女来照顾自己的生活和健康。

为了强化这种观念,古人通过各种典故如: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二十四孝等的流传,加深了“养儿防老”的情结。 到了现代,国家《宪法》也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但是,在当今社会,“养儿防老”这种观念是否还适用呢?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自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家庭模式和角色;另一方面,人们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如高房价、低收入、竞争激烈、环境污染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养儿防老”还是一个可靠或者合理的选择吗?

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因为它涉及到很多方面,如经济、社会、文化、道德等。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但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一下“养儿防老”的利弊:

从经济角度来看,“养儿防老”可能并不是一个高效或者稳定的投资方式。因为子女的收入和支出都是不确定的,而且随着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子女可能没有足够的能力或者意愿来赡养父母。而且,如果父母只依赖子女,那么他们就失去了自主和自尊,也容易被子女忽视或者欺负。相反,如果父母能够通过社会保障和个人储蓄来保障自己的养老生活,那么他们就可以更加自由和安心地享受晚年。

从社会角度来看,“养儿防老”可能导致一些社会问题和矛盾。比如,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倾向于生育男孩而非女孩,这就造成了性别比例失衡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违反;另外,由于“养儿防老”的期望值过高,很多父母对子女过分干涉或者索取,这就影响了子女的个人发展和家庭幸福;再者,“养儿防老”也加剧了代际冲突和贫富差距,因为不同年龄段和收入水平的人对于养老问题有着不同的需求和诉求。

从文化角度来看,“养儿防老”也有其积极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家庭和孝道的重视与传承。它也时常提醒着子女要心怀感恩,促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关系。

综上所述,“养儿防老”是一个复杂而又敏感的话题,它既有利也有弊,既有传统也有现实。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盲目跟从,而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理性判断,做出最适合自己和家庭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养儿防老   小王   监护人   遗嘱   晚年   子女   观念   角度   妻子   父母   传统   幸福   家庭   社会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