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双支柱调控框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银行风险承担在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着更高的金融市场利率和金融监管要求。在双支柱调控框架下,央行货币政策通过宏观审慎政策对信贷市场和资产价格进行调控,同时银监会实施微观审慎监管要求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进行规范。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将会与微观审慎监管政策同时发挥作用,从而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控能力。

一、引言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央行的货币政策都会对宏观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金融危机后,随着金融创新不断深入,金融体系更加复杂,金融结构更加多样化,银行资产负债规模不断增加,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中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提高金融监管能力成为了中央银行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指导原则。宏观审慎管理的提出,将会对商业银行贷款资产的风险暴露程度以及资本充足率进行更为有效的管控,进而促进货币政策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

微观审慎监管是通过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监管来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央行货币政策与银监会微观审慎监管通过作用于市场主体从而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从二者关系来看,央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微观审慎监管则是国家金融稳定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从宏观角度来看,货币政策要兼顾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央银行将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纳入其框架体系中,这说明我国央行对金融风险监测和预防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国经济仍存在着结构性失衡问题和金融体系脆弱性问题。

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结束后,从2009年到2017年全国GDP增长率逐渐降低至5.5%左右的水平,2018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率仅为6.7%。

由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亟需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宏观审慎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银行经营行为的监管和约束,这就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着更高的风险承担行为。

从微观角度来看,微观审慎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具备更高的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等资本监管指标。

2012年《巴塞尔协议III》将商业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标准从原来的8%提升至15%。

与之相对应的是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标准以及附加监管要求: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净额不能低于核心一级资本净额的50%。

可见银监会已经意识到了传统资本监管标准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资本金不足、监管不足等问题。

为此银监会于2017年出台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巴塞尔协议III工作指引》要求各商业银行在过渡期内达到新巴塞尔协议标准。这表明我国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在我国,银行对资产的风险承担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资本充足率、风险加权资产以及银行杠杆率等。

研究发现,资本充足率、杠杆率以及银行监管指标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具有正向关系,资本充足率越高,杠杆率越高,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就越大;而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加强金融机构的资本监管,监管部门一般会采取一些逆周期的政策来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从本质上来讲,商业银行在信贷市场中承担着风险获取收益的职能。在经济下行周期时,由于实体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企业偿债能力下降甚至出现信用违约的现象愈发普遍,从而引发更多的不良贷款。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就需要更多地从金融市场获取流动性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求。

因此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共同作用是抑制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重要机制之一。具体而言,微观审慎监管是为了避免商业银行过度承担风险而采取的监管措施;而宏观审慎政策是为了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而采取的监管措施。

同时,从理论上来讲,金融机构承担了金融体系中大部分风险后都会选择通过出售资产来赚取利润从而实现自我生存,但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监管措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进行调节:

一方面宏观审慎政策通过降低金融机构杠杆率、降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

另一方面微观审慎监管则通过加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和内部控制来达到抑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减少其风险承担行为的目的。

综上可以看出:

第一,从宏观层面来讲,在我国经济下行阶段央行通过降低利率和银行监管来抑制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效果往往不明显;而在经济上行阶段,央行通过提高利率和对银行监管来抑制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则会取得较好效果。

第二,从微观层面来讲,微观审慎监管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进行调节能够有效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而宏观审慎政策则可以通过降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和内部控制来抑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行为。

第三,从政策实施效果来看,宏观审慎政策通过降低金融机构杠杆率和风险加权资产从而降低了银行业整体的风险承担行为;而微观审慎监管通过规范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行为则会有效地抑制银行业整体的风险承担行为。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提出两大假设:1、在双支柱调控框架下,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监管都能够抑制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

2、在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政策同时实施的情况下,能够促进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商业银行   风险   银行   资产负债表   审慎   杠杆   央行   微观   金融机构   货币政策   支柱   抑制   框架   资本   资产   政策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