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生花一路歌!六地媒体联动共话“一带一路”新时代新征程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十年来,这一倡议为沿线各地外贸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一路生花一路歌,10年里朋友圈不断扩大,累计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合作文件。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合作共兴共融、文化交流精彩丰富、民生改善硕果累累。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一带一路”发展前景越来越好。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陕苏沪新闽渝六地媒体联动,华商报、现代快报、新民晚报新民网、新疆日报、海峡都市报、上游新闻邀请代表委员共话“一带一路”新时代新征程,跨越山河大海,共建繁荣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吕建中:

高质量共建“数字丝绸之路”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大唐西市集团董事局主席吕建中建议,要着眼于高质量共建“数字丝绸之路”,让陕西为中国发声。

吕建中表示,陕西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义务联合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协同发展,截至目前,正积极协调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82个国家的218个团体会员,依托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和基础设施,联合创建多国链、多品种、多语种、多币种的“文化数字丝绸之路”。

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迫在眉睫,建成后能为各国艺术品的交流交易提供便利,为其进行确权、确真、确价、确序、确信,换言之就是让艺术品拥有“身份证”,让艺术品可溯源,解决了艺术品鉴定难、估价难和非标准化的三大痛点。下一步就是将这些艺术品链接到具有线上线下艺术品国际交易资质的交易平台上,最终形成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大数据中心、结算中心、国际文化贸易中心。这四个中心的建立,能够让“中国指数”在国际艺术品交易市场上形成规模。

“这是一系列的平台建设方向,能够促进具有时代价值、应用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审美价值、市场价值的国际文化艺术品,高效、便捷地在全球艺术品市场交易流通。”吕建中说。

在“一带一路”的五通中,民心相通是最基础、最深入、最持久的互联互通。因此,他建议通过建设“文化数字丝绸之路”,为艺术品、数字艺术品搭建交易流通的大平台,更好展示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也可以为国际多元文化交流融合搭建新平台,进而促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经贸合作,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国政协委员祁志峰:

打造“中欧艺术班列”,推进交流合作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天龙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会长祁志峰说,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扎实推进,经贸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2021年全国两会,祁志峰提交了关于建设“一带一路”国家(陕西)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基地的提案,在他的积极参与推动下,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中国(陕西)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陕西)知识产权展示中心相继成立,为陕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提供强劲动力。

多年来深耕文化艺术领域,祁志峰一直致力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艺术交流。他介绍,中欧班列目前已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新平台,如果以此为依托,打造“中欧艺术班列”,对于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有着重要意义。

经过长期走访调研,祁志峰与多国企业商会展开密切沟通,希望以“一带一路”作为纽带,加强文化艺术的交流互通。通过“中欧艺术班列”,让陕北剪纸、耀州瓷、户县农民画等优秀非遗走出国门,用艺术品的流通,带动其背后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同时也将国外优秀文化引进来,增进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绘就更多文明交融的美好画卷。

祁志峰还提出,希望在西安建立国际艺术品交易拍卖中心,承接“中欧艺术班列”带来的艺术品流通,“点线结合”打造专业化平台,加快推动陕西文化艺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张晓宏:

依托高校境外办学机构

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

高等教育在推进不同国家民心相通中,具有黏合剂和催化剂的功能,可以发挥破冰攻坚作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张晓宏建议,依托高校境外办学机构,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

据《“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发展调查报告》显示,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的本科院校数占境外办学本科院校总数的41%,较多来自东部地区高校。高职院校境外办学以校企合作为主,75%集中在“一带一路”国家。

需要看到的是,我国高校境外办学仍面临两方面现实困境,如境外办学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合作资金可持续发展面临困难,以及高校境外办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因此,对如何推进高校境外办学机构建设,张晓宏带来了系列建议。

一是助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多维度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如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资源投入由粗放向精准转变;构建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学科专业;立足特色学科专业发展需求,全力打造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

二是加大对境外办学机构的投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效衔接。具体来说,建议实施“政府项目制”,各层面保障投入,以解决经费问题;建议政府在开展“走出去”重点项目的同时也要考虑多渠道为境外高校融资;以及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资金、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取代传统的直接拨款扶持方式。

三是依托高校境外办学机构创设教育研究高端智库,构建区域性国际化人文交流枢纽。比如,要加强“一带一路”智库平台建设,建立“一带一路”教育大数据共建共享机制;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的调研访谈、案例剖析、数据处理与政策分析;以境外办学机构、智库平台为交流载体,拓展本校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及政府智库等机构的人文交流渠道。

此外,还要积极参与海外交流活动,提高对外交流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同时,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做强“留学中国”品牌,提升教育竞争力和影响力。

全国人大代表邢正军:

加快打造标杆和示范项目

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可大幅度缩短亚欧之间货运距离,对于巩固提升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继续推进这一通道建设,促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连云港市市长邢正军围绕这一问题带来了系列建议,如将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全面增强通道运输承载能力,推动东中西产业链供应链深度合作,拓展提升通道出海口服务功能,畅通国际国内数据通道等。

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东连日韩、东盟,西接中亚、欧洲,是共建“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之一。连云港地处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方起点,是沟通大陆桥海陆国际联运的重要节点,2022年港口吞吐量突破3亿吨、集装箱运量550万标箱,开行国际班列728列,整车出口22万台、跻身全国三大口岸,在推进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推进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邢正军表示,可以发挥长三角一体化牵引作用,持续深化东中西区域合作,加快长三角劳动密集型、资源能源依托型、内陆消费市场拉动型等产业转移,形成横贯东中西的重要产业走廊,为扩大内需不断拓展新增长空间,促进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为更好推进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高质量发展,邢正军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首先是将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邢正军指出,将建设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作为促进“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可参照西部陆海新通道做法,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研究制定通道建设总体规划及“十四五”实施方案,统筹整合沿线省区资源力量,自东向西布局第二轴线,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共同打造国内第二条横向经济走廊。

其次是全面增强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运输承载能力。支持在连云港等城市布局建设中欧班列陆海集结中心,增加班列发运计划,实现沿海集结中心和内陆集结中心的复合叠加,促进中欧班列开行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发挥连云港海铁水多式联运优势,加强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大力拓展中亚地区回程货源和日韩过境货源,增强通道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第三是推动东中西产业链供应链深度合作。比如,健全区域合作发展利益分享机制,以共建、托管等方式推进“一区多园”建设,发展一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集约集聚的产业园区,在更大区域层次内形成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的产业链条;依托先导区石化、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优势,放大政策叠加效应,以通道促贸易、贸易促产业的方式,加快通道沿线产业合作、互惠发展,形成横贯东中西的重要产业走廊。

此外,邢正军还建议拓展提升通道出海口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连云港港口航道、码头、集疏运体系,做强“海河江、铁公水”多式联运品牌,支持连云港至临沂客运、货运铁路规划建设,推动青岛—连云港—上海铁路连云港段客货分离;建议有效畅通国际国内数据通道,现阶段重点支持打造江苏连云港、新疆霍尔果斯两个重要节点。同时,积极探索形成国际班列通关、作业数据以及国内陆桥沿线各地业务层面数据交互机制,推动通道国内段重点口岸实现信息共享共用,合力推进新亚欧陆海通道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一带一路”标杆和示范项目。

全国政协委员王煜:

“短途高频”加大航班密度,促进民间人文交流往来

几条跑道,就能跨越千山万水,紧密地和世界相连,是最经济也是最见效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表示,在一带一路上,要多发挥民航人的力量,用“短途高频”的方式加大航班密度,促进民间人文交流往来,发挥民航和旅游“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民间外交作用。

“我国现有运输机场254个,与100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签署了双边航空运输协定,构建起了现代的空中丝绸之路。”王煜表示,经济的全球化,着力点最经济最见效的方式,就是航空业。早在疫情前,春秋航空和旅游就紧紧围绕“一带一路”的倡议,增加国际地区航班的比重。航班“高频”又相互促进了民间人文、经济、商贸的交流往来。“一开始,这些航线上大多以旅游客、留学生为主。但是,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联系日益紧密,在部分航线上,国际旅客的占比开始慢慢增多。”王煜说。

今年全国两会上,王煜又带来了大力发展入境游的提案。“一方面,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在我国GDP中占比在5%左右。另外一方面,大力发展入境游既是进一步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需要,又可以更好地发挥‘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民间外交作用,在两国友好往来中发挥民间力量。”

十四五期间,国家还要新建、扩建140个机场,每一条跑道都是现代丝绸之路的起点。王煜说:“我们连通的城市更多更广,和‘一带一路’城市的联系也就更加紧密。”

全国人大代表李兰:

加强陆路口岸建设,畅通双循环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有着‘东联西出’‘西引东进’区位优势,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有着显著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强口岸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仅是新疆高质量建设核心区需要,也有利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全国人大代表、乌鲁木齐海关所属阿拉山口海关技术中心副主任李兰说。

过去五年,新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以“一港(乌鲁木齐国际陆港)、两区(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五大中心(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医疗服务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口岸经济带(19个沿边开放口岸)”为主要抓手,全面推动经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产业园区等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李兰表示,当前,口岸对国内稳链固链强链和地区开放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对陆路边境地区而言,持续拓展口岸管理服务的深度与广度,实现开放平台、开放要素、开放资源的优势互补、要素耦合、协同发展,把跨境沿边口岸建设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交接点和发力点,不仅是守牢安全底线的需要,更是开放发展的需要。

“客观来看,我国口岸建设成效总体东强西弱、海空强、公铁弱,陆路边境口岸还存在口岸基础设施薄弱、检测实力不足、现代化建设偏弱等不足。”李兰建议,进一步在规划布局、资金支持、科技应用、通关检测等方面,补齐补强陆路边境口岸基础设施短板和检验检疫能力的不足,提高口岸保安全防风险和通关过货能力,以更高的口岸核心承载力助力开拓中亚、西亚、南亚等新兴市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发挥陆路边境口岸作用。进一步增强陆路边境口岸综合服务能力,推进口岸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优化配置口岸信息系统资源,促进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有序协同,推进口岸数据国际间互联互通。

“陆路边境口岸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国家的统筹规划,也需要当地经济有力支撑,建议对陆路边境地区开展小额贸易、边民互市等业务予以更大政策支持,保障陆路边境口岸更好更可持续地发挥打通供应链、汇聚贸易流的作用。”李兰说。

全国政协委员马华东:

打造喀纳斯论坛,推动丝路沿线国家对话合作

“我建议借用喀纳斯这张新疆‘顶流’风景区名片,逐步培育打造一个中国主导、国际性、综合性、开放性的论坛。形成一个国际性话语权平台,开展全方位的对话交流,共同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新疆区委会主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305项目办公室主任马华东说。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间,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务实合作持续深化拓展,在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合作。随着合作深入,我们需要一个和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高级别对话和智库研讨的平台。”马华东说,这是他提出该项提案的初衷。

中国新疆与中亚、俄罗斯、蒙古国区域科技经贸人文等合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在科教文旅、经贸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逐步形成了长期合作机制,为深化区域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如今,新疆已开通国际道路运输线路118条,占中国总数的1/3。新疆至欧洲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与哈萨克斯坦第二条铁路建成运营,中吉乌、中巴铁路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中欧(中亚)班列货运通道能力稳步提升,过去五年间累计过境2.94万列、年均增长23.6%,累计始发5807列、年均增长9%。连通国内与中亚的油气运输大通道基本形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明显提升。

马华东认为,打造面向国际的“喀纳斯论坛”,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等深入推进,有利于推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建设。西部是未来中国的新增长极,通过国际对话合作论坛,可促使当地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马华东建议,可以尽快启动喀纳斯论坛立项调研论证,以喀纳斯或阿勒泰为永久会址,每年举办一届,就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卫生、体育、资源环境、经贸等领域中各国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开展交流。

全国人大代表秦源:

建议设立国家菌草技术创新中心,让菌草造福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

“菌草技术是我国通过‘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发展起来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它的出现,是一场农业技术的变革,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为促进菌草技术发展,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民革福建省委会副主委秦源提出了设立国家菌草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议。

为了保护珍贵的森林资源,同时寻找到一条能让老百姓脱贫致富的菌业可持续发展新路,我国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研究。1986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可做栽培食药用菌培养基的草本植物——菌草,并经过近40年的努力形成配套综合技术,在国内外广泛推广应用。

自1992年至今,菌草技术已走出国门30年,先后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卢旺达、斐济等多个发展中国家扎根结果,助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当地居民开辟了一条减贫致富新道路。

“菌草技术的定位是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同时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等,发挥国际战略支撑引领作用。”秦源表示,设立国家菌草技术创新中心,可以进一步突破菌草关键技术瓶颈,并构建和完善菌草产业技术体系,有助于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菌草领军企业,推动若干菌草重点领域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服务并满足国内外对发展菌草产业迫切而广泛的需求。

秦源认为,福建是“海丝之路”的发源地,具备天然的地理优势与丰富的自然资源。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福建可以发挥“领头羊”“排头兵”的作用,与其他省市分享菌草技术经验的同时,联合其他国家的科技中心及企业共建交流平台,提升菌草技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期待菌草技术通过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技术集成、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手段,保持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让菌草成为造福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幸福草’。”

全国政协委员董希源:

支持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助力海外文化传播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会长董希源建议,支持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海外文化传播作用。

在董希源看来,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中,多数长期、广泛活跃在基层一线从事文艺创作,作品兼具民族性、国际性、时代性等特点;不少有较高国际声望的艺术家,具有丰富的国际文化交流经验、广泛的国际文化传播途径。“更重要的是,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多对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抱有非常积极的心态,他们渴望在其中发挥所长、贡献国家。”

为此,董希源建议有关部门、团体大力组织、积极支持,充分发挥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独特的优势,使他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海外文化传播的作用。

一是建议成立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对外文化传播智库,广泛面向自由职业艺术家征求建议,完善、创新“一带一路”倡议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方式及内容;二是建议相关部委出台具体政策,支持自由职业艺术家广泛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艺术交流工作;三是鼓励并支持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创新表达方式,以“数字信息技术+文化艺术”赋能对外文化交流工作。

此外,“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董希源表示,香港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地域和文化资源优势,希望香港利用国际化特色、发挥超级联系人优势,加快建设成为无可替代的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王志杰:

建议尽早建设广涪柳铁路,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解压

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重庆逐渐从内陆腹地转变为开放前沿。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涪陵被定位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在重庆的两大市域辅枢纽之一。”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涪陵区委书记王志杰说,越来越多的“涪陵造”从这条通道“走出去”,源源不断的原料和商品也从这条通道“请进来”。2020年3月6日,西部陆海新通道涪陵至广西钦州铁海联运班列顺利开通。三年来,涪陵区企业经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货物发运量成倍增长,累计发运集装箱超过6800标箱、货值约15亿元,“涪陵造”实现通江达海。

“我们正着力完善大通道、畅通微循环、提质优服务。”王志杰说,一手抓硬件、一手抓软件,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市域辅枢纽建设。一方面,加快一批高速公路、铁路和码头建设。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涪陵铁海联运班列的始发站——龙头港,提速建设进港铁路专用线、散货码头和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渝东综合服务中心、重庆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龙头港等项目。另一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争创国家品牌,建设国家级临港示范物流园;联合四川地市共同申建国家物流枢纽、国家多式联运示范项目。

“建议加快推进广安经涪陵至柳州铁路建设。”王志杰说,全国两会期间将建议国家发改委、铁路集团等明确牵头单位,加快推进广涪柳铁路前期工作,力争“十四五”期间先期开工建设广安至涪陵段,同步开展涪陵至柳州段相关工作,尽早缓解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主通道渝怀铁路繁忙现状。

全国政协委员张兴海:

建议持续优化物流成本,打通多港出海通道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提升了我们企业‘走出去’的信心,企业的品牌形象也得以提升,以前都是我们找别人,现在主动‘找上门’的更多了。” 全国政协委员、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说。

得益于技术进步,我国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贸易中实现了“弯道超车”。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311万辆,跃升为世界出口第二大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达到68万辆。如何把握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这个窗口期,加快“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参与全球竞争,正成为各大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张兴海介绍:“在重庆,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重要力量,我们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开拓海外市场,也尝到了甜头。”

但海外订单纷至沓来的同时,新能源汽车“出海”也面临诸多挑战。例如,采用铁路运输,却受制于铁路班列运价高昂,比海运高50%;走海运,滚装船舱位紧张、运输周期长。

对此,张兴海建议,一方面协调解决出口运输运费高、运力不足等突出问题,持续优化物流成本,铁运降本,补贴运价。打通多港出海,打通广州南沙港、宁波港等其他港口运输通道。另一方面给予政策技术性指导,为车企在技术交流、海外参展等方面提供便利;帮助车企熟悉海外汽车市场规范等,助力车企开拓“一带一路”在内的全球市场。

华商报记者 李新怡 白仲夏 赵彬

现代快报+记者 项凤华 熊平平 鹿伟 徐苏宁 王晓宇 龙秋利

新民晚报记者 方翔 范洁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陈蔷薇

N海都记者 陈逸之 罗丹凌

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 严薇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中欧   涪陵   连云港   新疆   丝绸之路   沿线   口岸   艺术品   中国   境外   通道   建议   媒体   国家   经济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