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谋神毛利元就的传奇人生:从小领主到称霸西国

毛利元就武田信玄、上杉谦信这样知名的战国武将并肩,他被誉为“日本谋神”。

毛利元就


乞食若殿

毛利元就于1497年出生于西日本的安艺国(国在古日本是个行政单位),毛利家一开始也就统治着安艺国的高田郡山城这小一片地方。

1506年,也就是毛利元就10岁那年他父亲就去世了。而他生母也早在五年前就去世了。毛利元就此成了孤儿,父亲死后他的哥哥毛利兴元继承为家督

由于父母早亡,再加上哥哥虽然是家督但年轻软弱,毛利家的家臣井上元盛便把小元就猿挂城占为己有,所以小元就在当时贵族里绝对算贫穷的,还和还有继母跟他相依为命。

正因为小元就被家臣井上元盛欺压,他还获得“乞食若殿”的称号,意思就是乞丐少爷,这足以算是蔑称了。

1511年,井上元盛突然死亡,14岁的元就才夺回猿挂城,但五年后,1516年,他的哥哥毛利家家督毛利兴元英年早逝。只留下2岁的儿子毛利幸松丸

2岁婴儿连生活都不能自理,更何况管理地盘。这时候轮到这个婴儿19岁的叔叔毛利元就来辅政,这时候起元就管理起整个毛利家。

小毛利元就与继母


初阵—击败日本项羽

1517年,毛利元就迎来人生中第一个外敌——武田元繁。这里简单介绍下这个武田元繁,虽然他姓武田,但和大家熟知的武田信玄没半毛钱关系。他是本州西部安艺地区的武田家领袖,距离本州东部的武田家远着呢。

这个武田元繁也是狠角色,光从他的外号就能看出,号称“日本的项羽”。而武田家在安艺占有优势,领地广阔,占有安佐、佐伯两郡,相比毛利家自然兵多将广。

原来武田元繁趁毛利家家督还是2岁小孩,至于毛利元就还是个战场上没听说过的无名小卒,他就兴师动众出动5000人去攻打毛利家,不错过这次扩张机会。

毛利家陷入了空前危机,这时候只能由毛利元就上了,20岁的他便第一次上战场,此战是他初阵。面对武田元繁这样的敌人,毛利元就只有850人,加上援军也就1000人出头。

但毛利元就第一次上战场就发挥了他超常的军事才能,他在有田城击败了武田军,就是武田元繁本人也在战斗中被讨杀。是为有田中井手之战

成为家督

有田中井手之战后,毛利家第一次挺过了亡国危机。但此战毛利家依然弱小,还是当时日本这个棋盘上的小棋子。何况毛利家还是西国(本州西部)霸主尼子家的附庸罢了。

西国局势(本州岛西部)


1523年,毛利家家督毛利幸松丸夭折,年仅9岁。14个毛利家元老拥立26岁的毛利元就为家督,并争得了日本名义统治者室町幕府大将军足利义稙的同意。

毛利元就善于作战,心怀慈悲,家臣都愿意为毛利元就效命。但他的弟弟毛利元纲却不满意,便勾结宗主尼子家打算推翻毛利元就,取而代之。当毛利元就听说后便攻打毛利元纲,随后逼迫他自杀。

之后,毛利元就深深痛恨尼子氏,随后制定了统一安艺的策略。毛利元就和尼子家这个地区霸主决裂,他自然不能凭借一己之力抗衡。所以他不得不找了西国地区另一个靠山大内家,毛利元就便成了大内家附庸。

这听上去和真田昌幸在关东大名间反复倒戈的经历差不多,事实上毛利元就比起真田昌幸更为高明。真田昌幸只能保住自己的地盘,而毛利元就运用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段使得他的地盘越打越大。

1550年,毛利元就灭亡了井上家,欺负过童年毛利元就的井上元盛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死后,他的家族会被毛利元就灭亡。也因此,毛利元就摆脱国人众(小诸侯)身份正式成为大名。

这一年毛利元就已经53岁了,但他还仍是大内的家臣。

毛利元就自然也不会打算一辈子做大内的家臣,当初加入大内就是为了对抗尼子。但就在1551年时,大内家一名叫陶晴贤的重臣杀害了主君大内义隆和他的嫡子。这便是战国历史著名的大宁寺之变

陶晴贤将成为又一名威胁毛利家存亡的人,而且陶晴贤的战术和势力都远在当年的武田元繁之上。其实陶晴贤也是日本战国风云人物,但这里不多介绍他。

只要记住陶晴贤有个称号名叫“西国无双”,这个称号相当于西日本第一了。日本战国时代另一个西国无双便是立花宗茂

陶晴贤虽然杀害主君以及一批大内家族的人,但是他此时还不想直接灭亡大内家。于是陶晴贤写信给当时的大友宗麟,请求他将弟弟过继到大内家当家督,实际上就是找个傀儡。

大友宗麟为了扩大自己势力便将自己弟弟大友晴英过继到大内家,并改名为大内义长。从此大内家虽然还存在,但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

顺便说下当时大内家代表室町幕府和明朝进行勘合贸易,明朝官方对大内义长的家督位置也不承认。

由于陶晴贤势力大,毛利元就起初也只能向他低头。毛利名分上依然是大内/陶晴贤的臣子,双方一开始也保持着和睦关系。

陶晴贤


后来当陶晴贤对外出兵之际,毛利元就趁机翻盘。陶晴贤听闻后大怒率领三万人大军前往安艺讨伐毛利元就。毛利元就仅率5000人迎战。

最终双方在严岛展开激战,毛利元就再次发挥其高超军事水平,并以奇袭般战术击败了陶军。西国无双陶晴贤也在此战中阵亡,享年35岁。此战是为严岛之战

严岛之战在日本被拿来和织田信长奇袭击杀今川义元的桶狭间之战对比,所以此战绰号叫“西国桶狭间”,实际上他比桶狭间之战早了六年。

严岛之战


毛利元就的三个儿子毛利隆元、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也跟随他参与了此战。这年毛利元就已经58岁了。儿子们也都是二三十岁的青壮年了。

陶晴贤死后,毛利元就获得名义和事实上的独立,意味着此刻他才真正开始以独立大名身份打天下,之前都是附庸身份。毛利元就算是大器晚成。

严岛之战后,毛利元就花了两年时间打灭了大内家,逼死了陶晴贤拥立的傀儡君主大内义长。一口气吞并了周防、长门这两个地方,1557年毛利家的势力扩张至整个中国地区。

对战大友

就在这一年里毛利元就家与大友宗麟签定合约,大友家不干涉毛利家对周防、长门两地的攻略,令毛利家承认北九州(丰前、筑前)地为大友领有,并且不得侵犯。

但就在第二年1558年6月,毛利元就无视和大友宗麟的和约,派出自己的儿子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率兵2万大军袭击了大友家的地盘。

因此毛利元就和大友宗麟从这年开始彻底决裂,并成为敌人,两个人在围绕争夺北九州展开了十年拉锯战。

期间双方在叫门司城的地方有过数次较量,这个门司城地处九州东北角,背靠关门海峡,大家都知道有个《马关条约》,该条约就是在关门海峡一带签署。

间隔本州岛和九州的关门海峡


当然毛利元就的扩张方向不止九州的大友宗麟,还有东边的老对手尼子家。其实大友宗麟已经联合尼子家一同对抗毛利元就。即便如此,大友宗麟在和毛利元就的战争大多数时处于下风

1566年,69岁的毛利元就吞并了尼子家所有地盘。

在毛利元就策划下,1568年2月立花山城的城主主立花鉴载受再次反叛大友家,并将立花山城打包送给了毛利。

立花山城所在位置


到了7月23日,大友军再次成功克复立花山城。城破的立花鉴载只能带着十余人逃亡,他为了不落在道雪手里便只能自裁。立花鉴载的死亡标志着当时立花家血脉已经断绝

而原来负责支援立花鉴载的清水宗治还企图夺下立花山城,并率军继续和道雪作战。双方经过几轮交战,在8月14日清水宗知被道雪给击败,他率领残兵败将逃回毛利领地。

1569年正月,大友宗麟便率领大军向西进攻龙造寺。大军很快包围佐贺城,佐贺城危在旦夕。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毛利元就见大友家主力出征龙造寺。于是他派两个儿子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率领4万人大军进攻大友领地,这次目标依然是立花山城

4月15日,立花山城就深陷毛利大军的包围。就在被围城三天后,大友宗麟听取道雪建议,于是先跟龙造寺和谈,然后开始撤军回援。

因为毛利军的入侵,大友领地内又掀起一阵叛乱,过不多久,立花山城也失陷了。而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也早已在立花山城做好提防大友军反攻的准备。

1568年九州局势


这年毛利元就也已经72岁了,算是非常高龄了,就是现代社会不少人72岁能自己行走就不错了,还有甚者神志不清。此刻毛利元就仍还能指挥攻城略地。

在1569年的5月5日,大友宗麟集结3万余人大军在博多湾集合。向北进发重夺立花山城。

这次大友宗麟派遣名叫道雪的将领在多多良滨一带击败了由毛利元就儿子小早川隆景统领的部队。大友军可谓强弩之末,也难以继续攻打城堡,大友宗麟和道雪只能跟毛利两川对峙着。

这时候大友宗麟另一名家臣提了个建议:毛利元就策反我们领地的人闹事,我们也策反他们领地的人闹事。

虽然毛利元就蚕食了大内家的地盘,于是大友宗麟将大内家族的大内辉弘送到原来属于大内,现在属于毛利地盘的周防,并资助他复兴大内家,说白了就是搞事情。

10月份。山中鹿介为首的尼子家复辟势力在毛利地盘内事情越搞越大。毛利元就总算受不了了,他终于决定放弃在九州的战果,然后撤军!

这意味着毛利元就过去十年对大友家取得战果统统都要放弃,在九州的苦心运营也化为泡影。

其实一开始毛利元就也不想撤军,尽管后方越搞越大。但是他的儿子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力谏下才选择撤军。最终毛利元就抽调吉川元春前去平定大内辉弘之乱。

毛利家势力范围


谋神离世

多多良滨之战后,毛利元就没再领兵攻打过大友家,也没再亲自统领其他作战行动。因为身体真的老化了。而他已经将毛利家主位置传给了他的长孙毛利辉元

毛利元就与孙子毛利辉元


毛利辉元已经18岁了,而且还有两个叔叔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辅佐处理毛利家大小事务。所以毛利元就不用操心后事。

所以多多良滨这场败仗成了毛利元就一生中最后一战,他输给了大友家,准确说是“雷神”道雪。道雪使得毛利家染指九州的霸业破碎了。

即便如此,用兵方面毛利元就,根据各种文书的统计,其一生合战次数超过200次,这在战国时代是相当少见的。(当然也有说法把他的合战次数压缩到了48场,其中赢了43场,胜率依旧是最高的),且屡出奇计。

而毛利元就的败仗也是非常少,日本人统计出来只有5场,多多良滨之战是其中一场。而无论是5/48,还是5/200,这在日本战国的失败率都是相当小的。

毛利元就与武田信玄、上杉谦信被人列为战国时代前三杰,但光从胜率而言,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加起来战绩都不及毛利元就。

毛利元就晚年曾找京都名医曲直濑道三为他治病,1571年春天。在名医曲直濑道三的治疗下,毛利元就身体竟然奇迹般康复。为此他非常高兴,还特地举办了一次花宴,邀请各路人士参与。

但就在1571年的夏天,毛利元就身体突然再次恶化,这次一病不起。6月14日,毛利元就病逝于吉田郡山城,享年74岁

一个时代结束了;毛利元就病故后,小早川隆景雇佣了数百名僧人为父亲举办了盛大的葬礼法会。周边大名也纷纷派人吊丧,就是远在关东的上杉谦信也派人悼念。

毛利元就一生主要事迹


毛利家一开始也就统治着安艺国的其中小一片地方,经过毛利元就多年滚打兼并了十余国,使得毛利家成为西日本最强大名,甚至可以尝试统一日本。

毛利元就其一生出奇谋无数,早年甚至有在日本华人朱良范曾为毛利元就观卜面相,称赞他有唐太宗、宋太祖之相,不可小觑。

毛利家后人

毛利元就去世后,他最杰出的儿子毛利隆元英年早逝,所以选择孙子毛利辉元继位为毛利家家督。但由于毛利辉元年轻,毛利家大权还由毛利元就的另外两个儿子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共同执政(俗称“毛利两川”)。

毛利家族


1576年,在废将军足利义昭号召下日本众多诸侯发起了新一次信长包围网,这也是最后一次,这次反信长同盟的盟主是上杉谦信。但实际上包围网主要发起者正是毛利家

毛利家是织田信长后期最强大的对手之一,但被织田信长手下羽柴秀吉给压制,织田信长在本能寺之变败亡后,小早川隆景提议毛利家与秀吉继续结盟,但吉川元春却不愿意,而毛利辉元也赞成小早川隆景提议,于是吉川元春退隐。

1586年,岛津家入侵秀吉的同盟大友宗麟。秀吉却表示现在无法抽调自己的嫡系部队,只能让同盟毛利家先代表自己援助大友,大友家万万没想到最先拯救自己的竟是昔日死对头毛利家。

最难办的是,羽柴秀吉这次不但要求毛利家支援,而且要求家主毛利辉元,以及重臣毛利两川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三人同时出阵。这个难度就大了。

之前文章提到吉川元春因为对高松城之战时,清水宗治切腹自尽一事耿耿于怀。所以一直憎恨秀吉,吉川元春为了不跟秀吉合作还索性隐居不出,这次秀吉还要求他去让吉川元春出马。

当然秀吉让毛利家先去支援大友家的原因一方面是毛利家是秀吉同盟里距离九州最近的,还有一方面就是测试毛利家的态度,所以额外提出让毛利辉元和毛利两川都出阵,尤其是测试这个吉川元春。

4月10日,秀吉就对毛利家下达出阵命令。毛利辉元和小早川隆景都接受调遣,并开始集结兵马准备出征。果然吉川元春不肯出征,而且还是帮昔日死对头大友家。哪怕毛利辉元向吉川元春陈述利害关系。

最终在毛利辉元和黑田如水的劝说下,吉川元春才肯出阵。最终吉川元春去世于征伐岛津途中,并成功拯救了大友家。

后来丰臣秀吉入侵朝鲜,小早川隆景和毛利辉元都参阵了,侵朝时都属于第六军。日本、韩国一些书籍把日本第七军军长记成毛利辉元实际上毛利辉元在小早川隆景率领的第六军里。而毛利辉元是第七军长这个说法出自《 毛利家文书》。因为小早川隆景原本属于毛利家,但在九州国分后丰臣秀吉破格提拔小早川隆景为独立大名,而且在侵韩过程中让毛利辉元归小早川隆景调配。小早川隆景是昔日毛利家臣,管辖昔日主家,对毛利家而言有些说不过去,于是把毛利辉元改成第七军团长,而第七军团原本是总大将宇喜多秀家所率领日文维基百科已经更正这一错误

毛利军虽然在入侵朝鲜初期没有取得多大战果,毕竟小早川隆景在全罗道,毛利辉元在庆尚道屡屡吃当地义军的亏,但后来在碧蹄馆之战时小早川隆景率领全军击败了明军大将李如松,李如松在此战还差点被活捉。

《明实录》:再遣李如松碧蹄横溃二辱也。

《明实录》:碧蹄一战我师长驱之气已沮。

《官常典节使部》:如松欲遂袭王京大败于碧蹄馆

1595年7月,秀吉让召见家康、毛利、小早川等大名当着自己和儿子秀赖的面宣誓效忠,保证未来服从于秀赖的意志。

小早川隆景和立花宗茂击败李如松


据说秀吉还让秀赖给向他们效忠的大名来磕头,用如此大礼来感激和求他们在未来也效忠丰臣。

秀吉还任命前田利家、德川家康、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毛利辉元五人在他入土后辅佐秀赖母子,这五人俗称五大老。小早川隆景去世后,他的位置由上杉景胜接替。

随着8月18日秀吉离世,日本就由五岁的秀赖统治,而权力落入摄政的五大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胜、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手中,他们都曾发誓在年幼的秀赖长大成人之前维护国内和平。

后来石田三成识破了德川家康谋取丰臣政权的企图,并联合毛利辉元等强势大名组织西军对抗德川家康,毛利辉元还被推举为西军大将,关原之战爆发,但结果是西军败北,德川家康夺取天下。

毛利辉元为了保存家族,而向家康投降,并把责任推给大阪的丰臣秀赖母子和石田三成。9月27日,毛利辉元打开大阪城门迎接家康进入,家康对毛利的处罚是将毛利家的封地从121万石削得只剩下37万石。可以说是削得相当厉害了。

毛利家演变为了长州藩。有意思是这毛利家在关原之战中均未出大力,但藩主还是对德川家族充满仇恨。并且也教育后代也不要忘了对德川家复仇。

在两百多年后的明治维新前,推倒德川幕府的运动就是由长州和毛利两个藩掀起的,毛利和岛津的后人也将当时的德川幕府耍得团团转,犹如当年德川家康玩弄石田三成和丰臣秀赖。萨摩和长州两个藩也成为构建近现代日本的核心。

长州藩(毛利家)


毛利家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家臣   日本   大内   本州   幕府   领主   山城   领地   大名   地盘   儿子   传奇   人生   毛利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