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此人智谋尤胜孔明,曹操曾叹息: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

#历史开讲#​

作者:芒砀山民

在三国,此人智谋尤胜孔明,对此人,曹操曾叹息道:“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

曹操所说之人便是沮授。

沮授(?一200年),广平人,东汉末年袁绍的监军,“少有大志,多权略”。汉灵帝年间,沮授仕州别驾,举茂才,历二县令,少有大志,长于谋略。曾为韩馥别驾,官拜骑都尉。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在韩馥打算出让冀州时,沮授与长史耿武 、别驾闵纯劝谏说:“冀州虽然狭小,能披甲上阵的有百万人,粮食够支撑十年。袁绍以一个外来人和正处穷困的军队,仰我鼻息,好比婴儿在大人的股掌上面,不给他喂奶,立刻可以将其饿死。为什么要把冀州送给他呢?”韩馥没有同意。

袁绍夺取冀州后,辟沮授为从事,接着问沮授:“如今奸臣作乱,陛下四处漂泊。我家历代蒙受汉室恩宠,立志尽自己的力量和生命来振兴恢复刘汉天下。然而齐桓公没有管仲不可能成就霸业,勾践没有范蠡不可能保存越国。现在我想与您同心合力,共同使国家安定,您用什么计策匡正帮助我呢?”

沮授进言说:“将军不到二十岁就被朝廷重用,名声传扬全国。赶上董卓废立皇帝的时机,将军奋然生发忠义之心,只身一人骑马出奔,使董卓心裹恐惧。您渡过黄河向北,勃海的百姓稽首归顺。您拥有一个郡的军队,聚集冀州的人马,威势控制黄河以北,名声为天下推重。假使发兵向东,就可以扫除黄巾;还军攻打黑山,就可以灭掉张燕;掉转兵力向北,就必定捉住 公孙瓒 ;以威势胁迫戎狄地区的人,立刻就可平定匈奴。横扫黄河以北,合并四个州的地盘,网罗英雄人才,拥有百万人马,到长安迎接陛下,恢复在洛阳的宗庙,向天下发号施令,征讨不服从的人。凭藉这样的条件争决胜负,有谁能够抵挡!几年以后,建立功业并无困难。”

袁绍听后大为欢喜,立刻表沮授为监军、 奋威将军 。

兴平二年(195年),汉献帝辗转流亡到河东等地,沮授进谏建议袁绍迎献帝,迁都至邺城 ,挟天子以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袁绍听后打算听从沮授的建议,但淳于琼等人认为要复兴汉室太难,而且迎立汉帝会削弱自己的权力,劝袁绍不要用此计策, 袁绍于是放弃。

次年,曹操却在荀彧的支持下迎献帝迁都 许县 ,成功挟天子以令诸侯。

消灭公孙瓒之后,袁绍坐拥冀、青、幽、并四州,可以说一举成为当时天下最强大的诸侯,没有之一。

原本就十分自负的袁绍,越发踌躇满志,眼中时常流露出一种睥睨天下、舍我其谁的神采。他手下一个叫耿包的主簿,一看老板整天神采飞扬,觉得这是一个献殷勤的大好机会,便私下去见袁绍,建议他应天顺人,登基称帝。

袁绍本来便有此意,一听顿时心痒难耐,于是立刻召集高管们开了一个会,专门讨论称帝的事。不料,议题刚一抛出,所有文武官员异口同声表示反对,都骂耿包大逆不道,应该拉出去砍了。

袁绍暗暗吃了一惊,没想到众人的反对竟会如此强烈,还好,袁绍比他死去的老弟有脑子,像这种没有人支持的事情,那是绝对不能干的。为了澄清自己的立场,表明不称帝的态度,袁绍二话不说,当场就命人把那个耿包拉出去砍了。

这件事告诉我们,拍马屁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要以为摸清老板的心思就够了,还得知道同僚们都在想些什么,否则心血来潮随便乱拍的话,那是会死人的。

袁绍很清楚,众人之所以反对自己称帝,是因为目前时机还不成熟;而时机之所以不成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黄河南边有一个日渐坐大的强劲对手一一曹操。

早几年,袁绍和曹操虽然各怀鬼胎,但起码还维持着表面的同事关系,可自从曹操执天子以令诸侯以来,两人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原本的路中角年便渐渐公开化。而两个月之前发生的“眭固事件”,更是让袁绍怒火中烧,仿佛挨了曹操一记火辣辣的耳光。

前文说过,眭固是原黄巾余部黑山军的首领,后来投靠了张杨。不久前、张杨被部将杨丑所杀,而眭固旋即又杀了杨丑,控制了张杨留下的部众和地盘。之后,眭固打算连人带地盘一块儿归附袁绍,这对袁绍来讲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可是,谁也没想到,曹操很快就得到了情报,遂亲自率部逼近黄河南岸,命大将曹仁、史涣渡过黄河,对驻扎在射犬(今河南沁阳市)的眭固发动攻击。眭固自知不敌,带着部众向北逃窜,却还是被曹仁和史涣追上,当场斩杀。曹操随即渡河,进围射犬,将其逼降,紧接着又拿下野王(今河南沁阳市),就这样把张杨的部众和地盘一口气都给兼并了。

此举无疑是对袁绍赤裸裸的挑衅,袁绍岂能咽下这口恶气?

在袁绍看来,既然他与曹操迟早要有一场对决,那么时间拖得越久,曹操的实力就越强,到时候就越难铲除,所以没必要再等了,不如乘着消灭公孙瓒之余威,一举消灭曹操!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六月,即除掉公孙瓒短短三个月后,袁绍便迅速集结了十万大军,外加一万匹战马,准备渡过黄河,大举进攻许都。

然而,关于是否要在此刻与曹操决战,底下的谋士们却分成了两派,各执一词。

反对者以沮授为代表,他说:“近来讨伐公孙瓒,连年出师,百姓疲惫,仓库空虚,万不可轻动。眼下应该劝课农桑,与民休息,同时遣使入朝,向天子奏捷。曹操若是阻拦,便上表弹劾他,然后出兵进驻黎阳(今河南浚县),对其采取蚕食和袭扰之策,使其不得安宁,而我方则在以逸待劳的同时,修造船舶,训练水军。如此,一旦时机成熟,天下便可轻易平定。”

支持出兵的以郭图和审配为代表。他们针锋相对说:“以明公之神武,率河朔之精民强将。讨伐曹操,可谓易如反掌,何必那么麻烦?”

沮授力争道:“平乱除暴,称为“义兵”;凭借人多势众,称为‘骄兵"。义者无敌,骄者先灭。曹操奉天子以今天下,我军若南下攻击,师出无名。是为不义!而且,胜败是由政治上的谋略决定的。不在于军事上的强弱。鲁操法令严明,士卒精锐,不是公孙瓒那种坐以待毙的人。而今,放弃万无一失的战略,出动没有号召力的军队,我替主公深感恐惧。

郭图却冷笑道:“武王伐纣,能说是‘不义’吗?况且现在讨伐的是挟天子的曹操,岂能说师出无名?主公如今实力正强,将士们也都想在战场上一展身手,若不趁此机会奠定大业,正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这正是当年弱小的越国之所以最终称霸、强大的吴国之所以最终覆灭的原因(意为吴国的错误在于没有趁自身强大之时一举消灭越国)。沮授的方路,固然是沉稳持重,但完全不懂随机应变之道。”

综观双方的意见,沮授重在从政治角度评估,而郭图和审配则是纯粹从军事角度出发,二者因视角的差异自然就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很难说有什么高下对错之分。

在当时,由于曹操捷足先登掌控了天子,所以袁绍在政治上的确处于劣势,不仅号召力和影响力大打折扣,其出兵的正义性与合法性更是先天不足。

沮授正是从这一角度才反对出兵。虽说当时的东汉天下已经是一个军阀割据、诸侯混战的乱世,有兵就是草头王,但这并不意味着单凭武力就能扫灭群雄,定鼎天下。即使是在这样的乱世之中,“道义”“人心”等无形的东西也依然在发挥着强大的作用。比如一度强大的董卓、袁术、公孙瓒等,正是因为失去了道义和人心,才会昙花一现,迅速败亡。

至于吕布、李傕、郭汜之流,更是“失道寡助”的典型例证!他们武力很强,但在政治谋略上一窍不通,在个人修为上又一塌糊涂,结果自然是死得很快,由此可见,沮授坚持站在政治立场上看问题,总体上肯定是对的。

假如袁绍只是想偏安一隅,像刘表那样做一个只求自保、不图扩张的诸侯,那他当然不必说这么多。正因为袁绍志在天下,一心想成就帝王大业,所以必须讲究正义性与合法性,必须师出有名。换言之,只想做军阀,那你一切随意:若想做皇帝,一举一动就都要讲究“政治正确”,否则得不到人心,你也就得不到天下。

当然,话说回来,光有“政治正确”,没有枪杆子,同样不可能夺取天下。所以,像沮授说的“胜败取决于政治谋略,不在于军事上的强弱”这种话。显然是以偏概全了。人心可以靠无形的政治谋略去获取,可地盘却必须靠实实在在的武力才打得下来,二者是缺一不可。

就此而言,郭图和审配认为现在我强敌弱,应该趁此机会一举消灭曹操、就是有道理的。若再给曹操几年时间去发展壮大,到时候强弱之势或许就易位了。

不过,郭图和审配却过于迷信武力,以为谁的拳头大谁就一定赢,说打曹操“易如反掌”,这显然也是失之偏颇了。曹操现在的军事实力固然比袁绍弱很多,但如果把政治谋略、用人之道、管理方法、用兵之道等软实力都加进去一起评估,那么曹操的综合实力绝不在袁绍之下。就算曹操不像荀荀彧和郭嘉曾经吹捧的那样是个“十项全能”选手,但综合得分略高于袁绍则是毫无疑问的。

遗憾的是,袁绍根本意识不到这一切。

骨子里,袁绍其实也是一个偏于迷信武力的人,当初劝何进召集四方将领进京,就是一个典型的迷信武力、不考虑政治后果的案例。按理说,在“四世三公”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政治悟性和政治敏感度应该很高才对,可不知为何,袁绍在这方面恰恰不比常人高多少。若是再跟曹操一比,那就堪称平庸和迟钝了。所以,面对沮授与郭、审二人的争论,他内心当然是倾向于后者的。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采纳了郭图和审配的意见,下定决心要与曹操一决雌雄!

沮授之前受袁绍重用,担任的是“监护诸将”的职务,拥有对所有将领的监察之权,而且还单独统率了一支兵马,可以说兼有谋士和将领双重身份。

郭图本来便嫉妒他,现在又因此事生出龃龉,遂对袁绍进言道:“沮授监统内外,威震三军,若声势越来越高,何以制约他?人臣的权威等同于人主,这是灭亡之兆啊。而且统兵于外之人,也不宜兼领内务。”

袁绍听信了郭图之言,遂将沮授的部众一分为三,只给他留了三分之一,把另外三分之二的兵力分别给了郭图和淳于琼。

袁绍即将大举进攻的情报,很快就传到了许都。

曹操麾下众将大为震恐,可曹操却很淡定,说:“我了解袁绍,他这个人志向很高,但智谋很低;表面英勇无畏,实则缺乏胆识:对人猜忌刻薄,却树立不起威信;兵力很强,但统率无方;部将骄慢,且政令不一。这样的人,土地虽广,粮食虽丰,不过都是替我储备罢了,到头来都得奉送给我。”

其实,面对马上就要到来的决战,曹操内心肯定不像他表面看起来那么轻松。

但是,身为领袖,必须拥有这种高度自信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论对手是否真的这么一无是处,都必须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只有这样,才能给部众信心和勇气。倘若领导自己先怂了,那就别指望下属们替你打胜仗了。

当然,在战略上藐视敌人的同时,还必须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曹操自然深谙此理。

这年八月,曹操亲自抵达黎阳前线,部署防御:命不久前归降的臧霸率精锐进驻究、徐、青三州交界处的战略要地,防备青州的袁谭;命于禁驻守延津(今河南延津县北),刘延驻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防备袁绍主力;命夏侯惇等人沿敖仓(今河南荥阳市东北)、孟津(今河南洛阳市孟津区东)一线布防,以备策应。

九月,他又命徐晃、张辽率兵万人进驻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

部署停当后,曹操才回到了许都坐镇。

此时,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曹操的境况显然比过去好多了:东边的徐州,他已经拿下;西边的马腾和韩遂,也已经招抚;东南面的袁术,自己玩完了;江东的孙策,暂时也已笼络。所以,眼下最主要的对手,除了北面的袁绍,就只剩下西南面的刘表和张绣了。

简言之,在袁曹对决的这盘大棋中,刘表和张绣这两颗棋子可谓举足轻一他们倒向哪边,哪边就握住了更多胜利的筹码。

随后在官渡之战中,沮授提出缓进战术,不被采纳。

在乌巢被烧前夕,沮授提出外表护粮,又不被采纳。袁绍终于大败,悔之晚矣!沮授被俘获,拒绝投降。后来,沮授又欲回河北,事败被杀。

曹操得之原由后,叹息道:“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孟津   沁阳市   冀州   公孙   黄河   天下   智谋   人心   河南   谋略   政治   孔明   尤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