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湿气克星,把体内的湿气从头到脚除一遍

大家好!今天这篇文章,我们讲一讲脾虚湿气重的问题。

这开春后,很多患者朋友说痰多、咳嗽,一看舌苔:舌体胖大、齿痕严重,舌典型湿气重!

老规矩还是结合一则医案来理解。

相传之前有个老患者,70多岁,从50出头就开始不断的咳嗽,尤其一到冬春季节,就咳嗽痰多,上不来气,异常的胸闷。

舌边有明显的齿痕,舌淡红,苔薄白。细问得知,患者现在食欲不好,大便稀,小便还算正常。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就是脾虚湿盛,上犯于肺。

咳嗽痰多,痰白清稀。这充分说明,有痰湿蕴于肺。痰湿阻肺,肺气宣降失常,所以患者就胸闷、气短。

西医看,这是慢阻肺。病位,无疑就是在肺。

但是中医不这么看。中医认为,肺里的痰湿,没有白来的。它一定有缘由。这个缘由,在脾。脾属土,肺属金。脾土生肺金。脾和肺,是母子关系。脾土要是有问题,很可能传导给子脏肺。这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故而,肺里的痰湿,很可能源于脾。

当时医生给他开了一张方: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黄芩、浙贝母、玄参、炒谷芽。

7天后复诊,患者表示,咳嗽多痰现象明显减轻。原方不变,再投14剂。药后,患者表示基本不再咳嗽多痰。

其实上方就是参苓白术散的加味运用,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这都源于参苓白术散。只不过,加黄芩、浙贝、玄参和炒谷芽。

其中人参健脾,白术健脾益气燥湿,茯苓健脾利湿。这是四君子,是健脾除湿益气的基础剂!好了,本文就分享到这里了,若你也有痰多、咳嗽、脾虚问题可以评论区留言说一说,我将帮你分析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白术   湿气   谷芽   太子参   玄参   砂仁   黄芩   茯苓   桔梗   从头到脚   克星   体内   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