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与左宗棠的忘年之交,即使只有一面之缘

林则徐生于1785年(清乾隆五十年),比左宗棠长27岁,但二人之间颇有缘分,有着共同的追求和相同的理念。

二人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地主阶级抵抗派、改革派的典型代表,在国防和发展方面志趣相投。左宗棠继承了林则徐的衣钵,在诸多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林则徐,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既有“虎门销烟”的英雄壮举,也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名言传世。

左宗棠,福州马尾船政的创办者,既举办中国第一家造船厂马尾船厂,又远赴边疆夺回六分之一国土,被梁启超誉为“五百年以来第一伟人”。

左宗棠从小就崇拜林则徐,林则徐虎门销烟,抗击英军,在左宗棠心里就是超级英雄。

1848年,胡林翼曾推荐“湘中士类第一”左宗棠“襄赞”林则徐,左宗棠虽因故未果行。但左宗棠在给胡林翼的复信中,表达了他对林则徐长期仰慕之情。

唯一一次见面

1850年1月3日,林则徐到达长沙,停舟朱张渡口,约见左宗棠,这是二人唯一的一次谋面。

据说,左宗棠见林则徐时,因为心情十分激动,还一脚踏空,掉进了水里。

他们在湘江船上彻夜长谈,直至天明。

他们谈了很多内容,包括古今形势、西部地区安全问题、可用人才,戍守边疆等问题,主要集中在“海防”与“塞防”两大主题。

林则徐还给左宗棠出示了一大摞译稿与图片(后来魏源受林则徐嘱托在此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这是他在广东组织十多位译手幕僚,翻译的外国文献资料,内容包括地理、文化、风情、科技和政治法律等。

分手时,林则徐书赠一副对联: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邱。”

左宗棠回赠一副述志联:“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

两人相同的牵挂:新疆与福州

林则徐曾经遣戍新疆,对西北被侵略情况非常焦虑。林则徐告病还乡后,对英人进驻福州的形势“倡驱夷议”,“虑其以炮船来海口恐吓,数乘扁舟至虎门、闽安诸海口阅视形势,函商疆吏”。

福州马尾造船厂旧址

左宗棠收复新疆,开设福州船政局。福州也是林则徐的老家。

这两个地方,都牵扯到国家的边防安全,主张用武力解决问题。

光绪二年(1876),左宗棠在《答刘毅斋书》里称:

忆三十年前,弟曾与林文忠公谈及皮西城时务。文忠言:“西域屯政不修,地利未尽,以致沃饶之区,不能富强。言及道光十九(1839)年洋务遣戍时,曾于伊拉里克及各城办理屯务,大兴水利,功未告藏,已经伊犁将军布彦泰奏增赋额二十余万两,而已旋蒙恩旨入关,颇以未竟其事为憾。”

左宗棠抵御外侮、收复新疆,充分体现了对林则徐遗志的继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利国   襄赞   湘江   伊犁   光绪   马尾   卧龙   西城   虎门   忘年之交   海口   造船厂   福州   新疆   边疆   形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